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含硫废水毒性的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多孔聚合物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在厌氧流化床(AFB)反应器中处理含硫废水,研究反应器抗硫化物(S2-)毒性抑制和抗硫酸盐毒性抑制的能力;探索解除 S2-毒性的方法.研究表明,当进料基质 COD浓度为 5000mg/L,HRT为5.2-5.4h,S2-<200mg/L时,反应器去除 COD效果不受影响,S2-350mg/L时,厌氧消化受到明显抑制,反应器可容忍530mg/L S2-浓度而未造成消化系统的破坏;SO42-浓度高达3521mg/L,COD去除率仍可达77%-80%,但SO42-去除率明显下降;当COD/SO42-的比值大于1.45时,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的生长未受到明显抑制,此时容积负荷为22-24kgCOD/(m3>·d),COD去除率为80%,SO42-去除率为58.8%;向反应器投加适量FeCl2可很好地解除S2-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硫酸盐还原菌颗粒污泥形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出高活性的生物相是使其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对硫酸盐还原菌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35 ±1 ℃) 条件下,当进水SO2-4 小于1600mg/L、COD/SO2-4大于3 时,控制反应器污泥负荷大于0.3kgsO2-4/kg Vss·d 、水力负荷为0.2m3/m2·h 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3.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中试研究,探讨了生物膜的形成和水力停留时间及供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比4:1、水力停留时间40min、进水COD150~1000mg/L条件下,平均COD去除率为89%、平均去除容积负荷为10.4kgCOD/m3·d,氧利用率为13%.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采用兼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啤酒废水的工程实例,经兼氧水解,废水中COD去除率高达40%左右,且废水中所含长链、大分子难降解物质经兼氧水解被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再经生物接触氧化,使进水COD在1600mg/L~2000mg/L的情况下,经本系统处理,出水COD<50mg/L,出水达DB21-60-89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超高温厌氧水解酸化特征与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上流式水解反应器中接种经长期驯化的高温厌氧污泥,在 35,55,70℃条件下对淀粉生产废水进行了水解酸化动态和静态试验.对不同温度、不同停留时间的水解酸化效果和 3 个温度下水解酸化过程中 VFA、COD、SS、pH 值、硫酸盐、硫化物、碱度、蛋白质等变化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超高温(70℃)酸化率、酸化速率以及 COD 和硫酸盐去除率均明显高于中温和高温的效果;动态试验中,其酸化率为 28.5%,酸化速率为 0.142h-1,COD 去除率为 24%,SS 去除率达到 86%, SO42-去除率为 32.5%,蛋白质水解率为 89.4%. 2-水解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 36.2kg COD/(m3·d).提出了用酸化率和酸化速率作为水解酸化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唐文伟  曾新平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07,28(9):1993-1997
研究了乳化液废水湿式氧化前后的可生化性和生物毒性变化,并考察了SBR工艺处理湿式氧化后的乳化液废水的效果.实验证明,乳化液废水(COD=48 000 mg/L) BOD5/COD (B/C)为0.072 3,相当于0.120 mg/L氯化汞毒性,属难生化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经湿式氧化处理后,B/C显著上升,温度越高,B/C上升幅度越大,生物毒性降低越多.在220℃和240℃湿式氧化后生物毒性分别降低18.3%和50.8%.SBR对220℃湿式氧化出水具有良好地处理效果,并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当进水COD为1 500~3 000 mg/L时,COD去除率为94.6%~96.1%,进水COD为2 000 mg/L时,出水COD平均为96.0 mg/L.WAO-SBR处理乳化液废水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内电解-Fenton 氧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腈纶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内电解-Fenton 氧化-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腈纶废水.结果表明,在进水Ph 值为3、内电解反应时间2h、H2O2 浓度1500 mg/L、Fe2+浓度600mg/L、Fenton 反应时间2h 的条件下,内电解-Fenton 组合工艺对COD 的去除率为72%,进水COD 从1328mg/L下降到369mg/L,废水BOD5/COD 从0.14 上升到0.33,CN-从8.6mg/L 下降到0.215mg/L,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出水采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在停留时间20h、缺氧搅拌90min、好氧120min 条件下,COD 去除率为80%,NH4+-N 去除率95%,BOD5 去除率92.6%,CN-去除率90.7%.最终出水COD、BOD5、NH4+-N、CN-、SS 分别为61,9.3,2.55,0.02,13mg/L  相似文献   

8.
根据食品添加剂废水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特点,提出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组合工艺。废水COD从进水2000~7000mg/L降到100mg/L以下,最低为33mg/L,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水解酸化系统使废水平均COD从5290mg/L降到2323mg/L,并使大颗粒难降解分子部分转化为小颗粒可降解分子,为后续的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接触氧化出水平均COD为268mg/L。接触氧化出水含较多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经O3氧化预处理后在COD下降45%的情况下其BOD5/COD由0.3升为0.44,更易于生化降解。废水经曝气生物滤池平均出水COD为66mg/L。中试研究表明,水解酸化系统和臭氧催化氧化(负载MnO2的陶粒为催化剂)-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系统是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聚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中和混凝-厌氧十好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在不同工况和运行参数条件下处理聚醚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中和混凝能有效地降低生物处理的污泥负荷,调节pH值6.7,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l00mg/L时.聚醚废水COD去除率可达28%,当进水的COD为3000~4000mg/L时,聚醚废水经此组合工艺处理后,COD的总去除率达96%以上,出水COD值约150mg/L.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城市废水的中试规模系统,对其缺氧相中的脱氮硫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氮硫杆菌的最高脱氮作用率、氧化Na2S的最高浓度、S2-的最高污泥负荷率和污泥中脱氮硫杆菌的最高含量(MPN)分别为3.6mg-NO3/gVSS·h、1750mg/L、25mg-S2-/gVSS·d和1.1×108/gVSS。脱氮硫杆菌在氧化二价硫成硫酸并还原硝酸为氮气的过程中起着相当有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合生物反应器低溶解氧同步脱氮除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复合生物反应器(HBR)中同时存在的活性污泥和悬浮生物膜混合生物体系,进行了同步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和进水COD/TN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有重要影响.当曝气量(Qair)控制在0.07m3/h时,系统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较好,最大释磷率(释磷结束时溶液中PO3-4-P浓度与初始PO3-4-P浓度百分比)为249%,TN平均去除率为80.0%,PO3-4-P去除率为92.2%.曝气量升高或降低,TN、PO3-4-P去除率均降低.随着COD/TN的升高,系统TN、PO3-4-P去除率也逐渐升高,COD/TN从3.2升高至10.5,系统TN平均去除率从70.3%升高至84.9%,PO3-4-P平均去除率从82.2%高至96.0%.整个试验过程中污泥体积指数(SVI)均小于90 mL/g,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实验采用复合反应器进水后未经过传统脱氮、除磷理论认为所必须的缺氧、厌氧段而直接曝气,仍然取得较高的TN、PO3-4-P去除率.  相似文献   

12.
指示生物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环境监测是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传统的理化监测和单一的理化指标难以测定和反映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利用指示生物开展生物监测,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环境污染的综合生物学效应,是环境监测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田刚  张少凡  吕蓓蓓 《环境科学》2003,24(2):130-133
通过改变进水有机负荷,对两级串联浸没式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性能进行了研究.其内容涉及到:各级反应器的有机物去除分担率、过滤器的作用、单双级生物反应器比较等问题.结果表明:第一、二级反应器分别承担了溶解性有机物去除负荷的76%和24%;砂滤系统对前一级出水COD的去除率高达42%;在相同有机负荷下,相对单级反应器,双级反应器不但有机物去除率高,而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4.
环境生物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具有很大的潜力。主要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在各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 ,并指出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效一体化处理设备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对曝气量和污泥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5℃左右,生物转盘转速为5—15r/min的条件下,系统中COD_cr去除率为84%,NH4+-N去除率为53%,TN去除率为43%,TP去除率达80%。系统运行过程中未对生物转盘系统进行曝气,实现了节能降耗;同时,系统污泥产量低,达到了污泥减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沸石复合填料生物流化床在污水处理中的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沸石复合填料生物流化床的填料为悬浮填料与沸石的有机组合体,该填料表面粗糙比表面积为711~1185m2/m3,是悬浮填料的2~3倍,且在污水处理中,挂膜容易,生物相丰富,且不易脱落;该新型填料生物膜致密,沸石内部的孔穴中长有较多的原生物,有利于氨氮的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流化床深度处理生活污水处于稳定状态时,出水CODCr浓度为15.2~28.7mg/L,去除率为48%~84.5%;出水NH4+-N浓度≤2mg/L,去除率92%~98%.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达到发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17.
啤酒废水治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近年来啤酒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这些方法包括:好氧法、厌氧-好氧法、厌氧法;特别介绍了一些新工艺:SBR,ABF,EGSB,IC等;并对啤酒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生物膜接触氧化法处理苯胺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AN3菌和硝化类细菌构成的复合生物膜降解苯胺 ,研究挂膜过程中苯胺代谢产物的变化情况、生物膜内异养菌与硝化类细菌生态分布情况 ,以及水质条件对苯胺代谢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挂膜期间苯胺中的氮首先被降解成氨 ,然后进一步生成亚硝酸根或硝酸根 .反应器内的稳定生物膜主要由AN3菌构成 ,但靠近出水位置生物膜中的硝化类细菌密度较进水位置高 10 0倍以上 .生物膜代谢的最佳pH值范围是 6 9— 7 5 .重金属离子 ,尤其是Hg2 ,通常会对生物膜的代谢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减轻环境污染和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人们对清洁的土壤、空气和水环境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无不大力发展环境生物技术.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形成发展,着重分析了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评述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脱氮,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方面的现状,结合笔者研究的情况,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