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亚平 《中国安防》2014,(22):17-20
正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云存储技术的到来,物联网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物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物联智慧)无疑抓住了这一发展的大好机遇,作为一家成立短短6年的科技公司,物联智慧在物联网领域已是小有成就,颇受同行关注。作为物联网软件平台的提供商,物联智慧不断在"连接技术"和"云端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云生态智未来大华股份·以视频为核心的端到端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移动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的演进下,安防领域开始走向更高智能新阶段。大华股份基于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对物联领域的技术积淀,以海量视频数据为核心,搭建安全开放的视频云生态环境,面向全球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模式为一体的云服务;同时,借力"视频~+"深度布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为城市管理与服务、垂直行业应用及民用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实现业务价值和生活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让社会更安全让生活更智能云生态智未来大华股份·以视频为核心的端到端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移动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的演进下,安防领域开始走向更高智能新阶段.大华股份基于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对物联领域的技术积淀,以海量视频数据为核心,搭建安全开放的视频云生态环境,面向全球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模式为一体的云服务;同时,借力"视频+"深度布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持  相似文献   

4.
<正>物联网是继现代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有效打通了各类行业信息技术的壁垒,实现通信从人与人向人与物、物与物的延伸和拓展,实现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有机结合,使人类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认知世界,并进行管理与控制,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随着人工智能、5G时代的来临,借助5G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连接能力,物联网将获得极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4G及NB-IoT等广域无线网技术的普及,物联网获得了充分的养料,各种应用呈指数增长,在智慧城市、智慧警务、智能工业、智能家具、智能穿戴设备、智能交通等方面,通过大量传感器构建的物联网,正在改变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AI技术进化,5G技术商用,依托于5G低延时、大带宽、万物互联的属性,未来更智能的物联网应用将拥有无限可能,物联网技术将在公安日常管理、应急处置、重大事件应对等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以物联网、大数据、5G通信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浪潮正在驱动各行业开启新一轮的技术革新,物理世界和与之相称的虚拟世界逐步形成两大体系平行发展,相互影响。而“GIS+数字孪生”技术的成熟,更为精准地实现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精准对应和信息同步。在此背景下,按照《公安机关“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关于加强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的指引,我们结合GIS和数字孪生的深度融合的优势特性,进一步拓展和研究如何更好地支撑公共安全领域的实战应用,解决警务实际问题和需求,从而科学促进警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将设置安防设备、消防设施的场所或建筑进行物联,获取设施设备状态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和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安防、消防设施设备布局分散、数据孤岛等难题,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智能、高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消防安全逐渐从"人防"+"物防"的传统模式向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化"+"数据化"防控模式转变。2017年公安部消防局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公消[2017]297号),也明确指出新时代的消防工作要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全面  相似文献   

9.
一、2020年,安防存储市场的发展情况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2020年也是5G技术超大规模部署和应用的一年,5G的超高速、低延迟等优势为安防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也为智能安防产业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消防物联网为核心的智慧消防产业在5G智能时代的大环境下,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的,在日后的消防事业中也定能大放光彩。毫无疑问,随着5G智能信息时代的来临,智慧消防能更好地提升消防整体建设水平。基于此,以下对5G技术在消防救援队伍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安防》2020,(3):72-72
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移动通信技术向下一代演进,5G应运而生。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5G不仅仅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更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紧跟5G全球标准的制定步伐,在5G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5G商用系统和终端产品日趋成熟,在视频监控、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涌现,以5G为平台的全方位信息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正一、5G、AIoT趋势下,带给安防产业的变革与影响2019年是我国的5G商用元年,5G技术将极大地拉动各下游产业的增长,5G与4G、3G、2G不同的是,5G并不是独立的、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现有无线接入技术的演进,以及一些新增的补充性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相较于4G来说5G的断代式特点表现为速率以及多种技术升级等方面。中国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30年各下游行业5G设备支出将超过5200亿元,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和10.6万亿元。5G就是为物联网而生,5G更能为AI的边缘计算算力提供大数据、高带宽、低延时的网络通信传输方案,落地到物联网上能够为智慧社区提供强大赋能。一直以来,受限于视频信号数据量大、带宽资源有限、实时性要求高等问题,4G对安防行业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安防领域正处在物联网与AI技术革命的中心,人工智能技术冲击着安防传统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在物联网安防领域,不能不提到一匹黑马——中科融通物联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公司创立者王嵚博士是物联网安防领域专家,长期专注于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在中国科学院泛在与传感网研究中心参与多传感器融合相关的多项课题,公司拥有图像处理、传感  相似文献   

14.
<正>据相关报告,到2030年物联网将为中国新增1.8万亿美元产值。面对如此巨大市场,东胜物联提前布局已形成智能建筑楼宇、智能交通、全屋智能等多行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但物联网行业普遍存在的方案研发难、服务整合难、成果复制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同样困扰着东胜的技术研发团队。6月28日,东胜物联受邀参加阿里云IoT事业部"智能生活开放平台"发布会,成为首批入驻合作伙伴。会上,阿里联合数家IoT产业链企业宣布成立IoT合作伙伴联盟,建立和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及5G等先进科技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而5G通讯技术也将应急管理的速度提升到了新的水平。近年来,中兴通讯在超高清网络摄像机、走失人员搜寻救援、5G视频会议终端、5G融合指挥平台的研发等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IPv6的普及,物联网产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各行各业的物联网应用已呈井喷之势,特别是工业和电力领域,依托物联网技术和设备对传统工业和电力设施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已被写入了政府决议,工业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AIOT等新兴词汇已成为投资市场耳熟能详的新宠。可以说,物联网技术已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然而,任何信息技术都有其固有的安全问题。自从信息技术诞生以来,安全问题就像悬在头  相似文献   

17.
正一、前言AIoT是一个新造名词,巧妙的将"AI"与"IoT"结合在一起,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应用。这个单词诞生的时间不长,但热度却很高,与5G、云计算、大数据等一起成为信息技术的主流词汇。AIoT关联的两个技术: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人工智能可以上溯  相似文献   

18.
刘彤 《安全》2021,42(11):前插1,1-6
在城市"数智化"建设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本文从数字化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的作用和如何面向城市治理的实际要求构建数据治理体系的角度阐述了过程中心作用相关技术为城市治理带来的推动作用,以及在促使城市治理模式向精细化、数字化、精准化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开始,AI产业波澜丛生,智能化开始深入各行各业,AI落地潮空前火热。随着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爆发,面对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所推动的全数字、智能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主动地审视技术带来的多重影响,腾讯公司希望"科技向善"成为指引整个行业准则的推动力,在加快AI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基础上,确保技术  相似文献   

20.
高峰 《中国安防》2023,(Z1):65-68
<正>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5G和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化应用,安防行业步入智能化发展时代,安防产品技术从洞见走向预见,从安全防范深入千行百业,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受内外因的综合作用,智能安防将迎来发展新高度。一、当前国内智能安防发展情况回顾2022年,受疫情、中美贸易战、美国芯片法案的影响,安防行业发展动能正在转换,由分散、规模发展向统筹、特色发展转变。在安防行业深度智能化过程中,各厂商纷纷探索新的机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