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湘西湘中新元古界—古生界是金锑砷等金属矿床的重要产出层位。岩石地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于认识矿源层以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单一地球化学过程产生的地质体中元素含量趋向于正态分布的认识 ,对于湘西湘中的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新元古界的板溪群和震旦系是Au、Sb、As的重要含矿建造 ;Pb在奥陶系、志留系中显著富集 ;Hg在寒武系和奥陶系中明显富集。古生代各地层中Sb、As、Hg、Au等成矿元素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后期成矿作用的影响 ,泥盆系和石炭系中Sb、As的高平均含量是由成矿叠加作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正> 岩浆岩及与之有关的内生矿化的地球化学是现代地球化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面。它把岩石的成因、岩浆源的潜在含矿性和成矿率以及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在岩浆和岩浆期后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历史等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利用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能作成矿分析。现今获得的关于岩浆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大量地球化学资料,已能够十分有把握地从这些岩石的岩体中区分出潜在含矿性的岩体;根据这些侵入体侵入时形成的火山深成系统的构造形态特征,可以预测地球化学富集场的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葡萄牙某些花岗岩质岩石中发育的10个风化剖面中的38种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的行为以及矿物学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 根据用新鲜母岩中的Ti进行了标准化的地球化学资料,计算了元素的活动性。基于元素在风化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分布,将化学元素分为两类:不活动元素和活动元素,前者包括Zr、Hf、Fe、Th、Al、Nb、Sc和REE,后者包括Ca、Na、P、K、Sr、Ba、Pb、Mg和Si。活动元素主要来自可淋滤矿物(如长石、云母和磷灰石等),而不活动元素则或者富集在残积相中,或者被次生矿物强烈吸附。 Mn、Cr、V、Fe和Ce的地球化学行为,完全取决于氧化还原条件,这些元素的氧化还原变化可用来确定风化序列氧化态的界限。 在风化作用后期阶段,REE都发生活化或分馏,但在风化作用中期阶段REE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分馏作用是由于含REE的稳定和不稳定矿物岩石的选择性淋滤所致。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钠质系列碱性岩是含矿的,其中有多种亲石的稀有元素大量富集。为了评价钾质碱性杂岩的潜在含矿性,进行钾质系列和钠质系列碱性岩的全面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是必要的。钾质碱性岩类与钠质碱性岩类一样,根据钠质火成岩系数的大小可以划分出云霞正长岩和钠质火成岩  相似文献   

5.
已有的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研究表明,铂族元素除通常在基性岩浆中迁移和富集成矿外,在表生和热液条件下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地球化学活动性。因此,铂族元素的热液迁移和富集规律已成为帕族元素成矿作用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总结了表生和热液环境中铂族元素活动性的地质证据与溶解度实验研究成果,以加深和丰富对铂效元素成矿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宁芜和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铁矿产区,两盆地内含矿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文章对两个盆地内主要含矿岩体的岩相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等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两盆地中成矿岩体的差异。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宁芜和庐枞盆地主要含矿岩体具有相同的矿物组合,主量元素特征表明这些岩体具有中硅、富钾和高镁的特点,均为中—基性火成岩。与宁芜盆地含矿岩体相比,庐枞盆地含矿岩体的∑REE、∑LREE和∑HREE含量均较高,明显富集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说明庐枞盆地含矿岩体的地壳物质较多。两个盆地含矿岩体的Sr-Nd同位素组成指示岩体均来源于富集地幔,庐枞盆地含矿岩体较低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说明在岩浆侵入和演化过程中可能有更多的地壳物质加入,导致岩浆的粘稠度降低,更有利于庐枞盆地铁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 黑云母是很多侵入岩和变质岩的造岩矿物。黑云母中杂质元素分布参数的差异可作为岩石成因专属性和岩石含矿性的表征。矿物载体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可作为原始岩浆中这些元素含量的上限。因此,在积累足够多的实际资料的基础上,精确地测定造岩矿物中杂质元素的分布参数,对解决很多岩石学和地球化学问题,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地球化学研究在解释侵入体含矿性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一些著作中阐述了含矿和不含矿侵入杂岩体的造岩浓集矿物中含金量的差异。在这些矿物中,最主要的是黑云母。但是,对各类岩石的黑云母中金的分布特点还研究得很不够。由于黑云母在各种成因的岩石中广泛分布,因此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阐述的水-岩系统平衡-不平衡状态的概念指出,水-岩系统有使化学元素富集和分散的诗性,这种特性确保了深刻的地球化学分异能力和地质上的自动调节能力。它决定着一定成分的次生相的长期形成、成矿元素富集到成矿过程所必需的含量水平,并在很长的地质时期中保持这一水平。水一岩系统的所有上述特点决定着它的成矿特性,其成矿特性又决定于其状态和演化发展的下列特点:1.水一岩系统的平衡一不平衡状态决定着物理化学条件和地质连续发展的过程及新矿物相(包括金属矿物相)和水文地球化学类型的形成。2.次生矿物相和水的地球化学类…  相似文献   

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4):241-249
玢岩型铁硫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与隐伏闪长玢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研究赋矿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探讨玢岩型铁硫矿床的形成及演化、指导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硫矿床赋矿闪长玢岩为研究对象,在对钻孔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研究赋矿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该赋矿闪长玢岩具有中高硅含量,高钾富碱,低钛,高铝,富集Sr、K、Rb、Th、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Zr、Hf等高场强元素,属于橄榄玄粗质系列岩石。结合Sr-Nd同位素特征,推测岩浆源区可能为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分离结晶与同化混染共同影响岩浆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镉是一种分散元素,不易高度富集成矿,主要作为铅锌矿的伴生组分产出。我国拥有丰富的镉矿资源。牛角塘铅锌矿床高度富镉,矿石中的镉含量很少低于300×10-6,最高可达14300×10-6.闪锌矿中一般大干5000×10-6。镉的高度富集表明了镉在该矿区有着独特的地球化学行为,因而牛角也铅锌矿床是研究分散元素镉的地球化学行为的理想矿床。但是,镉的高度富集也是牛角塘地区环境的隐患(镉有剧毒)。故应采取合理的措施,以达到既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又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滩间山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该金矿床天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预富集的基础上,与区域绿片岩相脆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井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而形成的。矿区地层、侵入岩、矿石及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组成表现出良好的亲缘关系,较清楚地反映了地层和侵入岩浆活动对成矿物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呷村多金属矿床是典型的海相火山热液一喷气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它具明显的垂向分带性,自下而上依次为铅锌矿带、铜铅锌银矿带和重晶石矿带,类似于日本黑矿型矿床的黄矿带、黑矿带和重晶石矿带。下部矿石主要呈粒状结构,脉状、网脉状构造;上部矿石常呈胶状、草莓状结构,块状、条带状、层纹状构造.围岩蚀变在铅锌矿带及其下伏火山岩中非常发育,而在上部块状矿层中却十分微弱。按蚀变的种类和强度,矿区分五个蚀变带。cu、Pb、Zn、Ag、Au、S、Ba等元素含量在含矿带内有随层位升高而增大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成矿溶液的温度、物质成份、fO_2、pH值,以及围岩岩性等因素控制呷村矿床的垂向分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萨尔布拉克金矿成矿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及石英气─液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时空上的演化规律.提出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地层中的火山物质,下石炭统南明水组的一套火山碎屑岩是矿源层,成矿元素是在动力变质作用下活化、迁够,最后在断裂的交汇部位富集、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4.
赣南素有"世界钨都"之称,而龙南-定南-全南(简称"三南")地区是世界钨都中的重要钨铋成矿区,钨铋成矿与三南地区广布的泥盆纪地层密不可分;由此本文通过对三南地区的泥盆系的微量元素的分布及其丰度、以及W、Bi等成矿元素在不同岩性中的丰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讨论,认为W成矿元素在泥盆系中丰度仅次于寒武纪地层,高于其它地层,并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2~4倍,而Bi元素则高达几十倍.在细碎屑岩石中含量最高,与钨铋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南坑石膏矿床位于赣中南泰和县吉泰盆地,是目前在赣中南早禾凹陷中发现的唯一石膏矿床.层状含膏层赋存於上白垩统周田组中.按其分布分为东、西二个矿段,东矿段(8-22线)和西矿段(7-0线),矿化总面积为29 km^2.初步分析表明,矿床严格受地层、构造古地理环境、古气候等因素控制.以往对矿床地质评价工作程度较低,今后需重新评价,以扩大矿床规模.矿区外围的泰和凹陷、早禾凹陷和桐坪凹陷,成矿地质条件与南坑石膏矿床类似,而且在泰和凹陷已发现石膏矿层,是外围找矿最有利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形成于95-110Ma前的拔茅破火山至今已经历过明显的剥蚀、夷平和后期的构造改造。本义根据该破火山内岩相组合面貌、定位于其中的银矿成矿深度、围岩蚀变分带特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带规律、矿脉中黄铁矿品体的标型特征、岩石剥蚀速率的估算等多种方法确定拔茅被火山已被剥离了约500m.属于一种小等偏低剥蚀程度的古火山。以此为依据,结合火山岩层序和岩相分布特征.对投茅破火山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始形态进行了复原。此外.本文还根据东南沿海火山带的实际,将古火山分为浅剥蚀、中等剥蚀和深剥蚀三类,总结了判别不同剥蚀程度破火山的综合标志。  相似文献   

17.
长期地质矿产勘查和研究,武夷山地区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突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攻矿床类型和矿田(靶区)等应首先确定,进而合理部署,才能取得新的成果和突破。本文将该区矿床分为:岩控、层控、构控及复控等类型,在成矿、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经综合分析和统计,提出该区主攻矿床类型为岩控特别足斑岩型及其成矿体系,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特别是燕山晚期,主攻矿田(靶区)为红山—小照、梅州—蕉岭、紫金山—龙江亭、锡坑迳—凤凰岽、冷水坑、银坑—窑背.其次为龙岩—永定、珊城、枫山埠和广昌—建宁等铜锡金银多金属矿田(靶区)。这对揭示该区成矿规律、部署国土资源大调查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滇东南锡多金属矿天然放射性水平,了解锡矿采、选、冶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选择了该区10个锡矿山,测量了各类锡多金属矿原矿、精矿、尾矿及冶炼炉渣放射性核素比活度。锡多金属矿原矿及围岩放射性水平受地层与矿化类型影响很大,硫化矿整体放射性水平不高,砂锡矿却普遍高出背景值数倍,尾矿、炉渣放射性水平也相对较高,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校系统地研究了成矿元素及微星元素.稀土元素和铅、硫、氢、氧同位素等成矿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成矿物质来源是多方面的;成矿过程中的介质水在成矿主要阶段是大气降水与再平衡岩浆水的混会,在成矿晚期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成矿是多阶段的,可依据各阶段的矿化程度来确定今后应侧重的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