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次氯酸钠对印染放心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印染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近年来在好气性生物处理工程中,人们日益注重这种废水的预处理问题。废水的预处理,通常称一级处理,包括格栅粗滤、调节 pH、均匀水质和预沉淀等,也有的在进入生物处理之前,采取预曝气的措施。在纺织物印染加工过程中,使用大量有机染料和助剂,有些染料还需使用大量的还原剂,如硫化染料使用还原剂硫化钠(Na_2S),还原染料使用还原剂保险粉(Na_2S_2O_4低亚硫酸钠)等。为了探索预沉淀和预曝气在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的价值,我们选用了以硫化染料为主和以还原染料为主的两种印染废水,进行了预曝  相似文献   

3.
投加氯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自1972年美国首先报导在自来水检出可疑的致癌物质—氯仿、四氯化碳等低磷卤代烃后,各国都广泛地进行研究.大多数文献报导了自来水中低碳卤代烃来源于水源的河水受城市  相似文献   

4.
用苏玛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研究郑州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卤代烃(VHCs)的污染特征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郑州市环境空气中共定性检出43种VHCs,其中卤代烷烃28种,卤代烯烃9种,卤代芳香烃6种,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卤代芳香烃的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7.40、34.70、20.30μg/m~3,郑州市各功能区环境空气中VHCs化合物种类稍有差异,背景点VHCs浓度与其他功能区并无显著差异,说明VHCs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垂直方向上,卤代烷烃浓度随高度呈先降后升趋势,卤代烯烃和卤代芳香烃浓度随高度呈先升后降趋势。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VHCs单体化合物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均在安全范围内,而总风险超出了安全范围,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氯仿、1,2-二溴乙烷、1,2-二氯乙烷和1,1,2-三氯乙烷的致癌风险超出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的可接受值;致癌风险合计为5.32×10~(-4),说明长期暴露于环境空气中对人群健康具有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5.
采用硫酸亚铁混凝除锑技术处理印染废水中的锑,研究混凝条件与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Ca(O H)2能加强硫酸亚铁混凝除锑效果.(2)当pH为6、Fe2+投加量为75 mg/L、Sb(Ⅴ)初始质量浓度为2 mg/L时,钙强化硫酸亚铁混凝除锑技术对模拟废水中Sb(Ⅴ)的去除率可达96.24%.当pH为8、Fe2+投...  相似文献   

6.
对印染废水治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轻工纺织化纤类环评工程师登记培训及日常工作中有关印染废水治理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分析探讨了目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提高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活性污泥的产量、以及碱减量、退浆废水局部预处理、色度去除的专项处理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8.
将具有高效脱色效率的混合菌群FF(优势菌属为Proteobacteria门和Firmicutes门细菌)作为强化菌剂,通过流加菌的方式加入水解酸化反应器,对模拟印染废水进行菌剂强化。通过监测水解酸化反应器进出水的色度、COD、BOD5/COD和VFAs(挥发性脂肪酸)来反应菌剂强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菌剂强化,模拟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去除率比强化前分别提高了大约15%和20%,同时,印染废水的BOD5/COD值由0.50增加到0.70,表明其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采用PCR-DGGE技术对菌剂强化前后水解酸化反应器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经过菌剂强化处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从2.17增加到2.56,表明物种丰富度增加,同时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菌种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剂强化后,不仅水解酸化系统中原来存在的优势菌种Bacteroidetes门细菌得以保持优势,同时系统中Proteobacteria门和Firmicutes门细菌得到了显著强化。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吸附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活性炭吸附处理可使印染废水生化出水符合直接排放或回用的标准.对不同活性炭进行性能指标测试,据此筛选出对大分子有机物吸附性能较好的3种不同材质的括性炭(混合炭、原煤炭和果壳炭),并进行吸附容量实验.同时,考察不同空床接触时间(EBCT)下的微型快速穿透(MCRB)实验.结果表明,果壳炭在3种备选炭中COD去除率和活性炭吸附容量利用率最高;1个大中型炭柱中的EBCT为20 min的果壳炭床至少可以连续使用8 d才需更换新炭,而后置炭床的串联会保证出水在8 d后继续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中一级排放标准(COD<50 mg/L).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三维电极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三维电极方法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活性炭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机理,对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要素,如反应时间、槽电压和pH值等进行了条件实验,得出了活性炭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停留时间120~180min,槽电压25~30V,进水pH值6.5~75。结果表明,该反应器能有效地降低废水色度,有较高的COD去除效率,并能提高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钛铁矿为主要原料,以硫酸溶出部分铁和钛,并调节Ti/Fe比、碱化度制备高效的新型含钛聚合硫酸铁混凝剂(T-PSF),将其用于分散兰和活性黄2种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并研究其混凝去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Ti/Fe为1∶6和碱化度为2.0时,制备出的T-PSF混凝效果最好。T-PSF对分散兰的去除率为94.3%,比FeCl3的去除率提高53.8%;对活性黄的去除率为34.0%,比FeCl3提高12.7%。T-PSF处理分散兰和活性黄的最佳投加量均为0.3 mmol·L-1,最佳水样初始pH分别为6和8。絮体粒径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T-PSF处理分散兰过程中形成的絮体粒径较FeCl3大,处理活性黄过程中所形成的絮体粒径较FeCl3小,但絮体结构均比FeCl3更密实。结合T-PSF的表征、Zeta电位及絮体特性分析表明,在分散染料去除过程中,T-PSF产生的多羟基钛铁聚合物的电中和及吸附架桥起主要作用;对于活性染料的去除,主要机制为T-PSF水解产生的带正电的多羟基钛铁聚合物的吸附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次氯酸钠处理含尿素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次氯酸钠处理废水中的尿素,考察了反应温度、初始pH值、搅拌转速、NaClO投加量、反应时间、气量对尿素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采用空气吹脱时,较适宜的处理条件:反应温度为40℃,初始pH值为6~7,NaClO投加量为3.19~4.29 g/g,反应时间为20 min.采用空气吹脱能有效提高尿素去除效果,在相同条...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三维电极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维电极方法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活性炭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机理,对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要素,如反应时间、槽电压和pH值等进行了条件实验,得出了活性炭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停留时间120-180 min,槽电压25~30 V,进水pH值6.5~7.5。结果表明,该反应器能有效地降低废水色度,有较高的COD去除效率,并能提高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4.
复合式MBR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系统在不同的停留时间下,各运行了一段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式MBR与水解酸化预处理联用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出水水质良好,而且比较稳定.系统出水COD、氨氮、色度较低,无SS.该工艺的特点是在MBR中加装了填料,既保证了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又大大降低了混合液中进入膜分离的悬浮物,有效控制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15.
磁流体处理印染废水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Fe3O4磁流体在不同条件下对降低印染废水的COD和色度两个方面的影响,实验表明,当pH=11,十二烷基叔胺的量是亚铁量的0.16倍时,COD降低最多,脱色效果最好,且磁场强度在160mT左右时,磁流体沉降最快。  相似文献   

16.
印染生产工艺废水特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属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作者根据海门地区印染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对印染生产工艺废水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某印染厂废水处理的概况,并就该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处理调试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和调试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内含残留染料、无机酸、碱、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助剂等污染物。表现出总的特征是色深、COD高。因此,对印染废水的治理概括地说主要是解决废水的COD和色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处理印染废水中,洗涤剂的存在给处理造成困难。用生化法处理,洗涤剂被吸附在微生物的周围,影响氧的传质及微生物摄取食物,并产生大量泡沫,将活性污泥带走,降低处理效果;用化学混凝法处理,由于洗涤剂的分散作用,将增加混凝药剂的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