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展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6(12):I0001-I0001
日前,国务院严肃处理中石油吉林石化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及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消息,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被定性为“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的事故及事件的处理,为我们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再度敲响警钟。有媒体报道,吉林石化公司已将每月的13日定为“事故反思日”。安全环保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一丁点儿侥幸和松懈。“对照先进找差距,制定措施抓落实”,我们各企业在传承安全环保管理这一“传家宝”的同时,是否也能对照外界发生的事故找差距,制定措施抓整改呢?“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事故的背…  相似文献   

2.
翟勇 《世界环境》2012,(2):24-25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事故引发松花江水污染,进而引发哈尔滨市饮水危机,甚至引发了中俄民间冲突。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经过深入调查、取证和分析,认定这是一起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相似文献   

3.
王玉庆 《环境保护》2005,(12):22-25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处理作出重要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防止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12月1日在北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王玉庆副局长代表总局党组在会上作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有效防范和处置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讲话。现将王玉庆副局长的讲话全文刊发于此,请各地认真学习贯彻,并将落实情况向总局和当地政府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辛俜 《环境保护》2005,(12):54-58
2005年11月13日13时.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无然气集团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公安消防部门迅速出动.于14日凌晨4时把明火扑灭。可始料不及的是.这次扑救所用的5000吨消防用水.竟然裹挟着爆炸中泄漏的近100吨的苯类物质。绕过污水处理系统而流入市政管线,在与热电厂排水合流后直接进入松花江.酿成了一起重大的水污染事故!一场保卫国家环境安全的战役就此拉开序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的一次爆炸,依然是如今的松花江之痛. 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曾评价说:"这次松花江环境污染的教训,是切肤之痛,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6.
李力  陈漫 《环境保护》2006,(11):35-43
2005年,环保系统经历了一次特殊的考验. 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引发了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给松花江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在国际上产生了不良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给予极大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一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温总理还亲赴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污染状况,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供水情况,部署污染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特征污染物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生生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后,国务院下达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课题,本篇是其中子课题《松花江特征污染物生态效应评估》方面研究内容,针对松花江污染后(第二年)松花江中游(哈尔滨段)水生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布点取样调查,并与历史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给出特征污染物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生生物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胡勘平 《环境保护》2006,(5B):27-30
5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松花江水污染防控先进事迹报告会。国家环保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生贤指出,在松花江水污染防控战役中,广大环保工作者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中国环保精神,即: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这笔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她是时代的象征,是思想的精髓,是事业的旗帜。松花江污,环保系统经历了一次特殊的考验。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污染团对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给予极大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环境科学》2016,37(2):403-403
正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化学品爆炸事故,易燃易爆化学品爆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泄漏的有毒化学品(氰化物等)对人类健康及生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回首十年前,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发生爆炸,上百吨苯类有毒化学品流入松花江,造成了严重的江水污染,对水生态系统和沿岸居民造成深远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量持续  相似文献   

10.
周珂  林潇潇 《环境保护》2011,(13):50-52
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世界范围内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频频发生.该类事件难以预见,影响广泛,难以处置,一旦发生,如反应不当,将引发包括经济损失、生态环境损失在内的重大损失.2005年我国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乃至近期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引起了政府及公众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广泛关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日益成为环保领域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11.
倪欢 《世界环境》2012,(5):22-23
从2005年中国石油吉林化工厂双苯厂爆炸致松花江污染引沿岸大中城市饮水告急,从2010年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有毒废水渗漏事故,再到今年7月什邡宏达集团钼铜项目被市民抵制的群体性事件,都暴露出越来越多资本雄厚的上市公司环境责任的缺失和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漠视。  相似文献   

12.
石音 《环境保护》2006,(1):21-25
2005年11月18日,对于黑龙江省环保局来说,可谓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吉林省环保局向黑龙江省政府和省环保局发出了通报.通报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发生爆炸,并可能对松花江水质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沉积物中硝基苯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1月通过对松花江全境沉积物的现场调查,研究了2005年11月13日松花江污染事故后硝基苯的沿程分布规律以及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有机质、铁/锰氧化物含量等地化性质.结果表明,松花江污染事故对松花江沉积物的影响有限,特征污染物硝基苯在松花江沉积物中的累积量不大,含量水平在几十个μg·kg-1之内.硝基苯主要累积在松花江上游吉林段,如吉化双苯厂东10号线以及东10号线人江口处的沉积物.东10号线与东10号线入江口沉积物中硝基苯含量分别达到932.9 μg·kg-1、145.6μg·kg-1.此外,松花江沿程高有机质含量的泥质沉积物中硝基苯累积量较大,泥质沉积物多分布于松花江上游江段,硝基苯含量为20-50μg·kg-1,沙质沉积物硝基苯含量大多低于沉积物硝基苯分析方法检出限(10μg·kg-1).  相似文献   

14.
松花江水污染对哈尔滨段底栖动物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后,针对松花江污染后(第二年)松花江中游(哈尔滨段)水生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布点取样调查,并与历史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给出特征污染物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底栖动物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1):99-99
中吉化双苯厂爆炸严重污染了松花江,哈尔滨市度过了为期四天的大停水,这起引人注目的突发事件,在哈尔滨建城史上尚属首次。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一系列措施,终于确保了城市和人民的安全。针对这次严重污染事件,有专家认为,中石油集团除了深刻检讨外更应该深刻反思。也有业内专家注意到吉林石化的选址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殃及江河污染的企业会建在一条母亲河的上游?  相似文献   

16.
松花江水系江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阐明松花江江水中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的污染现状,以及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件对松花江江水和哈尔滨市内饮用水中PFOS、PFOA浓度的影响,于2005-10-12至2005-10-16间采集嫩江吉林大安江段、第二松花江吉林扶余江段、第一松花江黑龙江肇源江段及哈尔滨江段江水样品共22份.在吉林石化爆炸事件后,于2005-11-24至2005-11-28间每日定时在固定地点采集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江水样品;于2005-11-23和2005-11-28分别采集哈尔滨市内饮用水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机法(HPLC/MS)检测样品中PFOS和PFOA.结果表明,松花江水体中普遍存在PFOS、PFOA污染.全部江水样品中PFOS和PFOA浓度范围分别为0.06~8.04ng·L-1和0.02~2.68 ng·L-1,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214 ng·L-1和0.166 ng·L-1.松花江上游江段水中PFOS、PFOA浓度明显低于下游.流经哈尔滨市区时江水中PFOS和PFOA浓度逐渐升高.2005-11-26江水中PFOS浓度水平比2005-11-24江水浓度水平高5.8倍,而PFOA浓度未见变化.哈尔滨市内饮用水PFOS、PFOA平均浓度在2005-11-23停水前和2005-11-28恢复供水后未见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松花江水体中普遍存在PFOS、PFOA污染;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件后暂时性升高松花江江水中PFOS浓度,但未对哈尔滨市内饮用水中PFOS、PFOA的浓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相关背景 近年来,我国污染事故频发,而这些事故中70%是水污染事故,最为典型的案例有松花江污染事件、湖南岳阳县砷污染事件、太湖蓝藻事件、江苏沭阳县水污染事件。2005年12月,松花江受化工厂污染,苯含量严重超标,导致哈尔滨全市停水4天,几百万市民陷入缺水恐慌。  相似文献   

18.
《河北环境保护》2006,(1):47-47
2005年11月,中化吉林分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并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国家以及各省市相关部门召开紧急电话电视会议.紧急部署查环境安全隐患、查各地方环境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确保监督检查不留死角,防患于未然。针对吉化爆炸造成环境污染所反映出的环境安全问题,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各省市相关部门相继发出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督导当地环境安全大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力  陈漫 《环境保护》2006,(6A):35-43
2005年,环保系统经历了一次特殊的考验。11月15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引发了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给松花江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在国际上产生了不良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给予极大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一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温总理还亲赴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污染状况,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供水情况,部署污染防控工作……这是我国历史上涉及面最广、影响范围最大、社会反响最强烈的一次环境事件。面对历史的考验、人民的重托,各级领导干部辗转上千公里,现场指挥这场罕见的污染防控大战役;专家、科研人员和基层环保卫士义无反顾地奔赴最前线,奋战在白雪皑皑、寒风刺骨的松花江上,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接受考验,为最终战胜污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激动人心的环保赞歌。崇高使命焕发了环保人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的精神;严峻挑战铸造了环保人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艰苦条件锤炼了环保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联手治污培育了环保人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精神。近期研究成果表明:冻入冰中的硝基苯量较少,今春冰体融化和底泥释放未导致水质超标,地下水饮用安全有了保障,松花江中的各种鱼类及两岸农畜产品可以放心食用,使用松花江水灌溉不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松花江污染防控战斗的胜利,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环保工作者用实际行动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中国环保精神。[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消息 广东省江门市“6· 30”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 ,江泽民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批示。为认真贯彻江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朱基、胡锦涛、李岚清等领导同志要求 :广东省要全力以赴抢救伤员 ,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立即派人赶赴现场 ,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有关工作 ;彻底调查事故原因 ,严肃处理、依法追究责任人 ;举一反三 ,彻底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坚决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国务院领导同志于 7月 1日召开了由有关部门和广东省、江门市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 ,研究部署“6· 30”重大爆炸事故善后处理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