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John Murlis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1999,11(3):264-271
1 IntroductionUrbanareasthroughouttheworldareincreasinglyafocusofenvironmentalconcern.Theyareplacesofintenseandgrowingeconomicactivity.Inresponse,urbanpopulationsaregrowingrapidly.Itisestimatedthat,by2000,morethanhalftheworld○spopulationwillliveintow… 相似文献
2.
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将对城市环境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应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文章探讨了城市总规环评中大气环境要素的评价,包括城市污染气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容量评价与影响预测模型等,并针对城市规模大小特点建议选取相应评价方法,旨在完善现有环评技术导则,促进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规范和统一. 相似文献
3.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平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26(6):41-44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刚刚起步,其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还处于探讨阶段,这给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障碍。文中针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从规划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减缓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4方面阐述了评价内容。并对现有的评价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对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及实际应用作了初步讨论及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度指数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提出用标度表示大气污染物分指数和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新概念。依据大气污染物浓度等比赋值,其危害程度等差分级原则,导出了标度分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标度分指数表达形式简单、规范,对任何污染程度都以统一基准衡量;标度综合指数既能反映多种污染物并存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又适当突出严重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通过对实例的应用、分析和比较,证实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可比性和通用性,且这些性质不受污染物种类和数目多少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明家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6)
以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为案例,研究和探讨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理论依据、方法和程序,建立了以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包括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和环境资源支撑四大类三十项指标构成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这三十项评价指标对规划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几种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公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一个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标识法.在评价区域内筛选十个以内评价因子,每个因子划分为六个级别,用上下标识法进行评分,即可得知各个因素的污染情况,确定整治目标.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苏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城市环境安全的内涵出发,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一个3个层次的城市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1层次是目标层,即城市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2层次是准则层,即由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人文环境响应组成;第3层次是指标层,即由各具体指标因素组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结合2001年—2007年的《苏州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对苏州市环境安全状况进行判断,并分析其环境安全状况变化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为苏州城市环境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内外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结合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从环境和生物学要素中选取12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5个评价等级及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我国海岛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南海北部10个代表性海岛,对其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海岛中特呈岛和内伶仃岛评价等级为中,其余8个海岛均为良;离岸距离、陆源污染物排放量和海水交换能力直接影响评价结果.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海岛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可操作性强,可作为今后我国海岛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提出建设直升飞机机场引出的环境问题,推荐直升机噪声暴露级的计算方法、储油罐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估算和评价及直升飞机飞行时对飞行路线附近电视机干扰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战略环境评价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必要手段,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现。文章论述了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制度的产生,并针对目前在战略环境评价制度认识上的不足,环境保护机构不能在宏观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不足,战略环境评价制度设计中的缺陷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为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制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Niu Wenyuan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1990,2(3):79-85
In order to give out the correct conclusion for evaluating Chinese eco-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n this paper, a special assessmental procedure has been used to analyse following 7 basic environmental problems: (1) Natural hazards; (2) Soil erosion; (3) Forest shrinkage and grassland degradation; (4)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5) Desertification; (6)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7) Farmland decrease. The basic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Chines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have been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6.
17.
18.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评价与常规环境评价的意义及不同点,提出了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步骤、指标体 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