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教育实践,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工具价值本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价值概念理论研究的缺失。选择"关系说"范式定义概念,能够确保教育价值理论的逻辑思维的一致性。这一范式也存在局限性,例如,该定义范式更适合广义概念,价值客体的"有用性"存在较大争议与分歧等。"关系说"范式的价值教育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含义的复杂多变特性有利于概念理解与理论发展,但不利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设计与组织;弱可持续发展教育保证了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但忽略了对教育自身问题的关注与反思,抑制了教育重建的积极性;教育的新型发展模式能够吸收跨学科知识,丰富了教育内容与手段,但不能保证价值教育契合受教育者身心规律;可持续发展教育价值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教育价值理论中的跨学科发展面临着概念理论冲突,需要重审重建概念体系;工具本位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工具作用,也限制了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目的价值的实现。为了达成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之目的,要立足国情,科学调整教育形态;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教育行动,共同承担教育职责;创新课程模式,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师训,注重增强教师权能。  相似文献   

2.
“区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试定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 ;但是 ,到底什么是“区域可持续发展” ,如何定义“区域可持续发展” ,还没有较规范的定义或阐释。这显然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建设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学 )的学科建设。本文拟以“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以对“发展”、“可持续性”和“区域”的理解为基础 ,试定义“区域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ECD)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这个既强调发展的必要性又强调发展的限制性的经典…  相似文献   

3.
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概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哲学、伦理、生态学、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深刻背景,并从“天-人”、“人-地”和“人-人”关系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教育战线面临的重要任务。国家教委强调,教育要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总目标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战略要点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一是发展,它的内涵已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领域中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各种变革。发展是指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那些由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系统把握行星边界框架的理论意涵及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中的拓展应用,对跟踪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前沿、丰富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行星边界框架内涵特征梳理,从思维范式、评价方法、全球治理三方面探索行星边界框架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价值贡献:该框架具有“强约束”特征,通过量化人类活动的“安全运行空间”加深了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由增长模式向包含模式转变的理解。可量化的边界与生命周期评估、足迹家族、投入产出法等环境可持续评价方法的融合丰富了可持续发展评估工具。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的融合应用提升了行星边界框架理论的全球影响力。生态文明思想是立足本土经验泛化而成的新范式新表征,蕴含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从只有一个地球、理性增长等价值理念及行动逻辑差异之处辩证地理解生态文明思想与行星边界框架的逻辑关系,是行星边界框架理论本土化实践的重要根底。基于此,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新思考:借助行星边界框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方向,提高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认知,深化其与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碰撞;从拓展SDGs-PB研究尺度、注重异质性调...  相似文献   

6.
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是在 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影响下起步的 ,而我国的环境教育则是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兴起而产生 ,进而得以发展的。现在很多机构和中小学把过去在自然环境科学知识教育 (过去的我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环境教育称做可持续发展教育 ,是考虑到过去形成的狭义的环境教育的概念不足以描述新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特点 ,加上国际上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广泛应用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称谓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到较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从国际上和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态势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起源来看 ,…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位概念是生态学的一大基石,它主要有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和多维生态位三个基本概念。而由生态位概念发展来的生态位理论则是生态学的支柱。由于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开始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析工具。由此也有了从生态位到发展位。再到可持续发展位的演进。由生态位概念发展而来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可持续发展位概念,是我们研究全球可持续发展体系的一个重要视角。由于构成可持续发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子的集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位。概念,主要有可持续发展基本位,可持续发展理想位,可持续发展优势位和可持续发展关键位,它们共同成为“可持续发展位”的不同一性。  相似文献   

8.
1理解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及内涵1.1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可持续发展”一词是1980年提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人...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战略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首先要确立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的目标体系,并以此为导向,培育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的支撑体系,探索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的根本途径。这样目标体系、支撑体系和根本途径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的模式框架。1 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的目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人的素质问题。1994年9月在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教育如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1.1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0.
2022年,是联合国1992年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30周年,也是生态文明纳入中国“五位一体”现代化体系10周年。可持续性科学是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学理研究,在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存在着弱可持续性与强可持续性的观点差异。中国生态文明不仅对促进中国的绿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发展可持续性科学也具有重要意义,后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亟须加强。文章基于中国生态文明的政策和实践,讨论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中五个存在观点分歧的重要论题,指出中国生态文明是以强可持续性为导向的,可持续性科学的理论架构需要包括具有内在层次关系的五个关键命题,即可持续发展是追求地球生态物理极限内的经济社会繁荣,要在控制生态消耗规模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变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要有不同的转型模式,要用目标-资本-治理建立三层次的发展模型,可持续性科学是跨学科的整合性范式。文章认为,可持续性科学的理论研究需要以强可持续性作为核心原理进行理论更新和版本升级,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的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可以在深化发展可持续性科学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三项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10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都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些进展当中,本文辨识出3个核心的概念:地球系统观、生态文明思想、低碳经济概念,对这3个看起来没有直接关联的概念分析了其中十分密切的理论联系。地球系统观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和所处地球环境的认识,被称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从而强化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生态文明思想从根本上颠覆了工业文明的思想基础,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和伦理学内涵;低碳经济概念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提出的新的理念,以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践的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3个概念都突出了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也都强调了对地球表层这个自然与社会剧烈交互作用的生态圈和人类圈的理解必须运用全新的视角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入理解这3个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是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论10年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争论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自西方社会上世纪50年代的环境保护运动,至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对此达成共识后,便迅速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渗透,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风潮。由于可持续发展本来概念的模糊、现实问题的繁杂以及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围绕价值、资本、技术的作用、社会经济系统的规模和尺度以及实现的方法等各方面,基于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视角的各学科各执一端。以此“公共广场”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正是众多争论的声音使其逐渐成熟和完善。展望未来,多视角切入、系统的综合、公共参与与价值融合、对“人一地复合系统”的设计与管理以及跨学科的集成研究.将是实现可持续文明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作为大都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上海作为大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价值取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结合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关内容的强调,从操作性的角度可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为:可持续发展是以能力建设为动力和保障,追求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不是经济、社会、生态某个单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仅仅把可持续发展看成是经济、环境或者是社会问题(这在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或行动实施中都有表现),都没有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涵。贯彻可持续发展是要求现…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以及如何评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的核心议题。回顾近三十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北大核心和CSSCI认定期刊为主要文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法与文献研究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202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热点进行追踪与透析。研究表明:(1)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时间跨度长,拥有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机构间合作联系相对紧密,其中部分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2)其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社会、经济、生态多维度及多尺度展开,集中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经济增长、环境与资源、“三农”问题、区域发展、知识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研究。(3)从总体的发展脉络和知识演进来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经历了概念引入与本土融合、政策实践与研究领域横向拓展、跨学科交叉与纵向深入三个阶段。三十多年来,中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话语体系、内容体系以及方法体系上,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4)展望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作为研究核心将依然是研究的重点,“双碳”目标与数字低碳经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绿色“一带一路”、生态...  相似文献   

15.
复合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的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复合系统定义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点及系统特征,建立了概念模型,根据协调理论,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协调原则及内容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与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出发,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与评价。首先,围绕着保持不变(或增加)资本存量,分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理论,阐明了“持续收入”的计算方法。其次在微观上从持续性要求出发,系统阐述了投资项目如何进行持续性评价,从而保证资源环境价值在项目建设中得以考虑和可持续发展在宏观上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不是像通常所理解的那样 ,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如果我们按照“原因、结果”的思维方式进行推断 ,这个概念本身或者该概念所涵盖的主要思想 ,在上个世纪之前的以前也许就有了。至少 ,在那个大会之前 ,布兰特伦女士在2 0世纪 80年代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她之前 ,森林生态学的研究者们也已经提出“可持续性”的概念。很显然 ,“可持续”这个词 ,无论是在西语中还是在汉语中 ,早已存在 ,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 ,不是学者们创造的 ,也不是研究者们自己的事情 ,它应该是“语言”上的事情 ,也…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可持续发展意识”一词 ,是从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之后出现的。虽然人们广泛应用这一概念 ,但仅局限于当一词组来使用 ,其概念内涵还较为模糊 ,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含义。笔者认为 ,目前 ,我国正在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迫切要求人们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因此 ,探讨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理解这一概念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而且对充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概念、层次、形式及如何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等问题略抒浅见 ,以求教于学界。1 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定义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乡村正面临严峻的人口流失、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业资源价值实现不充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不可持续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全面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短板。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求,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演变与发展形势分析基础上,该研究瞄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3个基本维度(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发展公平),从乡村生产要素、自然要素、社会要素与乡村治理四个方面讨论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核心目标,即: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保障乡村发展质量,建设公平和谐乡村社会,形成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尝试阐释“什么样的乡村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这一核心命题。借鉴当前国家和城市层面SDGs进展情况的评价经验和评估范式,讨论了乡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构建思路和评估方法。聚焦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在SDGs本土化探索经验分析基础上,统筹国家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行动确定的关键指标,识别筛选了乡村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SDGs考核指标,构建了由136项指标组成的乡村可持续发展基础指标库。考虑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评估的现实需求,进...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资源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国家经贸委组织制定了 7个可持续发展相关规划。这 7个可持续发展相关规划分别是 :①《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 ;②《工业节水“十五”规划》 ;③《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十五”规划》 ;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⑤《环保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⑥《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 ;⑦《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上述规划提出了工业节水、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墙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