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存的悖论 距南美大陆970公里的太平洋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又称科隆群岛,由7个大岛、23个小岛和50个岩礁组成。其中一个小岛上正在发生着生态危机。科学家格兰特夫妇在长期不间断的观察中发现:这个岛上生存着一些仙人掌莺鸟(又名食掌莺),靠仙人掌的花粉、花蜜等生活。然而,其中有些莺鸟为了多吃到花蕊里的花粉,把尚未开放的花瓣扯去,用喙把柱头扯断,使仙人掌结不了果,长不了种子。这就相当于农民吃掉种子,透支了未来的收益。虽然整个岛只有十几只莺鸟这么干,虽然这些干坏事的鸟并不糟蹋自己的地盘,只糟蹋公有地盘,然而如果第二年岛上大旱,莺鸟们就会面临灭绝。在20世纪初,该群岛中的一个叫作品左恩(PINZON,西班牙语莺鸟)的小岛上,食掌莺就确实灭绝了,是它们自己毁灭了自己。 这少数十一芬的生存活动毁灭了整个食掌茗种群的生存,这不能不说是生存的体论,这些群岛上各具特点的地鸯,曾给达尔文以启迪,使他能客观地审视自然现象,从而产生进化论。今天,这种食掌老的生存。陈论,应该对人类的进化有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王振武 《环境》2003,(9):10-11
一直以来,广东呈现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敢为天下先,先做后说,一方面发挥了个体的积极性,创造出令人仰慕的经济奇迹;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所谓的“强势民间,弱势政府”,导致各自为政,不能协调发展,整体上出现了无序化局面,所以需要从整体上强化一种互相协调的意识,以及相应的协调机制。在今年7月进行珠三角环境规划的第一次调研中,无论是地方政府官员还是环境规划专家,都表现出建立一种区域协调机制的意愿。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类的经济规模及其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已经超出地球上生态环境的自动调适能力。人们要想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的健康水平,就必须懂得环境与发展宏观协调的各种要求,就必须学会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对待近年来突出的能源问题,也必须如此探求解决的根本出路。本文就此联系中国实际情况,提供大协调学的研究成果和建议,以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论环境(协调)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给出了环境材料的定义,所谓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和与环境具有良好协调性的。另一方面,讨论了环境材料的特征,范围及其研究意义。最后探讨了环境协调产品、寿命全程评价法和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哲夫 《沿海环境》1999,(1):19-20
对绿化、水土保持和综合利用十分重视毛泽东生前对绿化十分重视,因为他深知,只有美丽的绿色才能有效遏止自然灾害的甚嚣尘上,曾指出:“绿化祖国”,“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真正的绿化,要在飞机上看见一片绿,种下去还未活,就叫绿化?活了一片绿,也不能叫绿化,要粮食到手,树木到眼,才能算数”等等.在水土保持方面,毛泽东也投以关注,说“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可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等.毛泽东给淮河的题词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毛泽东对综合利用的说法似乎不是很多,只有片言只语,1970年5月29日指示: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1972年6月12日,毛泽东在《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关于官厅水库污染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上说:综合利用很重要,要注意.在那个“一句顶一万句”的时代,毛泽东竟然也有这么多对绿化.水土保持和综合利用方面的论述,这都可以算做是间接地对环境生态的一种关注,是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可谓难能可贵.毛泽东也说过错话  相似文献   

6.
县级环境监理稽查机制的建立丰富了环境监理工作的内涵,可促进环境监理部门和加大执法力度和依法行政。探讨了环境监理稽查的协调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顾谊群 《环境保护》1996,(1):41-42,47
人地关系辩证分析(上)北京十五中学顾谊群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地关系是时代刻不容缓的要求,为此应对人地关系作深入的辩证分析。人是在自然界发展阶段上居最高位置、具有制造工具能动地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8.
哲夫 《沿海环境》1999,(5):24-26
李鹏说:环境保护是综合性的事业,国务院既然设立了国家环保局,而其他部门又不能替代,说明有设立的必要,就要承认它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科教等各方面因素。本文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得出综合反映多因素之间复杂关系的样本的投影值。然后构建地区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各组成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科技教育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协调度模型,以投影值为中间变量,测度并评价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
余谋昌 《环境保护》1992,(8):28-29,47
1. 当前全球变化的人类因素的研究全球变化问题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全世界所有国家,每一个人、甚至子孙后代的发展.它成为世界科学的主题是很自然的.当前有两个全球性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一项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正在进行"全球变化研究、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1990~2000年).它要调动全世界的科学力量,利用从太空监测地球等方式,研究地球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另一项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正在进行"全球变化的人类因素:一项关于人类和地球相互作用的计划"(1990~2000年).全球变化的人类因素研究受到重视,因为当代全  相似文献   

11.
田晨 《世界环境》2007,(1):32-35
“日立是依靠电动机起家的,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现在已经逐步成为在能源、电动机、医疗设备、交通运输、机械、核聚变、太阳能电池、家电、环保等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  相似文献   

12.
马本  秋婕 《环境保护》2020,48(8):30-34
《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高屋建瓴、内容完备,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指导性,是中国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行动纲领。要构建起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科学的环境决策机制是重要前提,决策过程要更好地体现环境问题的自然属性和经济效率;合理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是基石,应将生态环境管理各项职能在不同政府层级间进行优化配置;准确及时的生态环境数据是基本保障,应注重夯实科学决策的数据基础;环境治理手段转型是关键落脚点,政策取向要做到政府干预与市场挖潜相结合,以统筹性、常态化的环境管理为核心,命令控制手段与环境经济手段并重,通过事前防控、事中控制、事后治理的全过程监管,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13.
诗人海涅说过,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逐渐演变成为当代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社会力图解决的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国际社会在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形态取向的系统理念和战略思想。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进步的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14.
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介绍了中央最近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基本思路和试点内容。建议制定专门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并配套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商、诉讼、协商与诉讼衔接制度,以及损害评估、资金保障和公众参与监督制度等,形成"1+6"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新时期环保战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解振华 《环境保护》2005,(5):5-8,15
4月22日,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张榕明等出席了会议。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表了题为“中国环境形势及未来十五年环境战略”的讲话,并就“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一些战略设想。本刊在此全文发表讲话内容,以期指导我国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在中国,因使用农药,平均每年可增收粮食2500万吨、棉花40万吨、蔬菜800万吨、果品330万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但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生产严重危害。控制农药污染必须对农药的产前、产中、产后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峻挑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然而,改变全球变暖趋势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或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坚定地探索并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之路,而人口均衡发展应作为其最重要的内涵。特别是在"十二五"时期,继续坚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城市与滨海型生态城市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本文就如何科学把握生态城市的内涵,如何正确设计和评价生态城市建设,以及滨海型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内容庞杂的生态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一种指导性理论框架,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整体性、宏观区域性等特征为其指导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基质-斑块-廊道模式,构建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框架。以武夷山市为例,从基质、斑块、廊道三方面给出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力争通过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的生态文化建设,塑造出武夷山市旅游、文化、教育、印象等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