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坡面处理措施及土地利用方式是控制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适的坡面措施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坏境。论文通过对石匣小流域不同处理的径流试验小区的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坡面综合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坡耕地、开荒地相比,梯田和水平条可以有效地拦蓄地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减沙率可达64.83%~91.81%,并且阴坡上的水平条的蓄水保土作用好于阳坡,有土埂的大水平条的减水拦沙效率好于无土埂的水平条;综合水保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更高,对径流量的拦蓄率高达96.21%~99.38%,并且进行综合措施处理的坡面的土壤侵蚀模数都小于水利部发布的北方土石山区允许土壤流失量200t/km2.a;对坡面的自然封禁能够有效地控制坡面水土流失;同时由于综合水保措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川东天然气净化总厂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及硫磺生产厂家。该厂年产硫磺4万t。1982年该厂生产的硫磺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该厂获四川省经委授予的“经济效益显著企业”称号。该厂重视环保工作,综合治理环境成绩显著。1990年,全厂处理炼化污水22.15万m~3,处理率97.76%达标率95.15%;处理含硫尾气1.29亿m~3,处理率99.99%,达标率100%;机修污水、医院病毒污水、洗车废水综合治理率97.24%,达到国家一级企业水平。  相似文献   

3.
辛置煤矿矸石山自1959年开始堆积。至今累计堆存总量已达300万 t,占地62亩,表面积为74750m~2。1986年10月开始自燃,燃烧面积达3.1万m~2,占总表面积的41.5%。1987年10月至1988年3月我们灌注了大量的清水,结果矸石山自燃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加剧趋势,1990年5月改用石灰水浇灌治  相似文献   

4.
从燃煤电厂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出发,分析了湿法脱硫系统的水耗成因,提出了一种脱硫系统节水方案,并以某630 MW和1 000 MW机组为例,对该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节水方案具有适应性强、传热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该节水方案节水及烟气余热回收潜力巨大,脱硫塔入口烟温由120℃降低至80℃,630 MW机组可节约减温水耗水量23.8万t/a、年净收益348.1万元,1 000 MW机组可节约减温水耗水量36.25万t/a、年净收益598万元。  相似文献   

5.
孟宗沟小流域是长江源头高寒牧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通过沟道与坡面两方面的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增加地面、坡面植被,栏蓄径流,减少泥沙下泄,在防护效能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辽西土石质低山丘陵区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条件差、治理难度大的实际问题,分析了有代表性的卧虎沟小流域构建并实施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及其取得的效益。截至2002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0hm2,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并通过调整和改善农业结构,发展高产、高值、优质农牧业,使经济效益实现了大跨越,促进了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清洁生产技术在我国大气污染物削减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以火电行业为例,以SO_2作为特征污染物,对“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进行了筛选,建立了削污和减排效果分析模型,并收集火电行业的权威统计数据,计算了火电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削污量与“末端治理”技术减排量及两类技术各自削减量占比情况,研究了建国以来(1949—2013年)我国火电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削污效果和末端治理技术减排效果及其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火电行业发电效率最低的低温低压发电技术为基准线,1949—2013年65年期间电力行业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累计实现SO_2削污量为4.94亿t,节约4940亿元的环保资金投入,削污率达到58.5%;2002—2013年12年期间电力行业末端治理技术累计实现SO_2减排量为1.10亿t,减排率为13.0%.  相似文献   

8.
一、能源消耗指标同行业领先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天津港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五”期间,累计实现货物吞吐量7.8亿t,较“九五”增长了138%;同期累计综合能耗55.3万t标煤,增幅低于吞吐量30个百分点。2005年,天津港吞吐量2.4亿t,居世界港口第6位,集装箱吞吐量480万标准箱,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16位;而港口万t吞吐量能耗却从“十五”初期的7.4t标煤降到6.6t标煤,下降了10.8%,五年累计节能8.0万t标煤,不仅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处国内港口行业前列,各项能耗指标也居同行业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8):I0003-I0003
<正>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人日前宣布,该公司将正式启动"能效倍增"绿色低碳计划,通过采取6大措施,力争到2025年提高能效100%,实现能效倍增。计划完成后,将累计节约标煤4200万吨,相当于植树9.4亿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00万吨。同时,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万吨。中国石化"能效倍增"计划将分三步走,滚动提升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红旗河"方案确定的基本目标是由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调水600亿m~3至新疆等干旱区,发展2亿亩农田(1亩=1/15 hm~2),建15万~20万km~2绿带,以此彻底改善西北干旱区的生态与环境。"红旗河"通过上述河流的各调水点以上的年均径流量总和为1 444亿m~3,占被调水河流总径流量的35%;"红旗河"计划年调水量约占可调水量1 444亿m~3的42%。如果不考虑国际河流、调水口以下的水电站及工程的正常运行等因素,单纯就水资源而论,600亿m~3总调水量是可行的。"红旗河"是跨流域调水的宏大设想,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这个宏大的设想也面临地质、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多重严峻挑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600亿m~3的水能解决什么问题?在实施工程之前应该充分论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减轻这些风险带来的危害。从自然地理、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角度看,以下问题值得商榷:从主要受水区域新疆看,依据现有农田的净灌溉定额(大约600 m~3/亩),即使完全不考虑渠道(干渠及农田灌溉支渠)中途渗漏与水面蒸发,理论上最多发展1亿亩农田。同样,根据新疆为了维持塔里木河下游大海子水库以下的511 km~2湿地所调用的水量估算,15万km~2生态绿带建设每年至少需水1 100多亿m~3。600亿m~3引水量既无法实现建造2亿亩农田的需要,也无法满足15万km~2生态绿带的需要,二者同时实现更无可能。何况这600亿m~3的水要经过6 000多km的长途跋涉,渗漏和蒸发非常大,最终能有多少水达到受水区?该项目计划建设期10 a、投资4万亿元,每亩农田(以2亿亩计算)2万元,每m~3水费近66元。工程建成运行时,谁来为昂贵的水费买单?调水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和生态后果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如调入区是内流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地形封闭,缺乏排水出路,环境条件特殊。大量引水,在灌溉不当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跨流域调水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复杂的水利工程,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工程。环境效应、生态后果和社会经济影响涉及复杂的地球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也涉及复杂的人地关系和谐平衡过程。"红旗河"同时涉及国际河流,潜在的地缘政治关系需要引起重视。在现有认识水平下,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分析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规律,提出理性的评价系统和论证方案。此外,在"红旗河"的舆论造势中,还存在几个有悖科学认知的观点,如"改变中国气候格局"、"森林致水作用"、打破千百年来的"胡焕庸线"等。文章均进行了分析和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