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某海堤公路采用夯击法加固公路路基对海堤的振动影响。探讨了不同距离、不同夯击能量、有无隔振沟、不同隔振沟深度情况下夯击振动对海堤坝体的影响和传播规律。结果表明,隔振沟对于表面波的振动加速度有较大的衰减作用,而对于垂直方向的振动衰减不大,复打振动影响较大,隔振沟的深度对隔振效果有明显影响。最后,给出了不同夯击能量下的距离-振幅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无碴轨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遂渝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客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知:环境振动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随车速增大而增大,但车厢数量对环境振动强度影响不明显;环境振动主要频率范围为30~120 Hz,距轨道距离、车速、车厢数量对振动主要频率影响不显著;在轨道两侧31.9 m处,速度超过104.7 km/h列车环境振动强度超过GB 10070-1988要求,须采取措施隔振。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艾索格玛公司 ( ISOL GOMMA)生产隔声卷材和隔振板材已有 30余年历史 ,最近上海得善贸易有限公司取得了该公司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 ,并于 2 0 0 0年 9月 2 2日在上海召开了产品介绍会 ,意大利工程师讲解了该种材料的性能、规格、用途、特点等。新型隔声卷材和隔振板材的基料是被打碎的废橡胶轮胎 ,再添加软木、树脂、乳液聚脂化合物等 ,制成 R型和 S型毡状卷材以及 M型和 MAV型板状块体 ,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工业、道路、地铁、铁路等领域的隔声、隔振。R型隔声卷材可以铺放在结构层地面上 ,不需要钉子和胶水粘结 ,它可降低噪…  相似文献   

4.
世光消音剂是大韩民国世光株式会社生产的一种新型的隔声隔振材料,它是利用废弃橡胶轮胎为原料,经清理、破碎、松散并添加粘结剂、加强剂、防老化剂等制成类似于肉松一样的袋装消音剂.将它铺装于楼层结构层上,在其上面盖一层塑料薄膜,再浇灌30 mm厚的细石混凝土,构成浮筑式隔振结构.此材料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高级办公室和高级公寓,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绿色建材,具有耐久性、耐热性、耐寒性和保温性,施工十分便捷.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卡拉OK扰民噪声的特点 ,通过现场实验和实测 ,研究了不同装修结构对房间隔声、隔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卡拉OK扰民噪声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卡拉0K扰民噪声的特点,通过现场实验和实测,研究了不同装修结构对房间隔声、隔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例噪声和振动污染相互转换的事例分析,阐述了同一种介质中振动和噪声是一对扯不开的连体孪生兄弟。在不同介质之间,振动和噪声可能发生相互转换,在一定的条件下,固体的振动会激发产生空气中的噪声,空气中的噪声也会导致固体产生振动。  相似文献   

8.
已建和待建的多条地铁线位穿过某房地产开发地块,为了防治地铁运行对建筑造成振动环境影响,对廊道内已建地铁线路地下隧道内与地表面的振动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实地监测,应用现场调查相关结果和测量数据,建立和优化地铁振动预测模型,预测了多条地铁线位对本地块的联合影响,提出减小地铁对本地块影响的对策与措施,最后建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08)推荐的简化预测模型只是一种简化线性衰减模型,实际振动传播规律更复杂(如远场可能出现振动局部放大);迫切需要新的振动环境标准发布,避免有关项目的环境管理要求偏低;地屏障尤其是蜂窝排桩是控制远场出现振动局部放大、缩小地铁振动影响传播距离、提高沿线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列车引发地面振动的现场测试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测试,对提速列车引发的铁路线附近地面振动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大地振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提速列车引发的地面振动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列车引发的地面振动属于低频振动,地面对高频振动具有衰减作用;地面振动随距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大呈递减分布,并且与车速和机车牵引类型有关,地面的竖向振动大于横向振动l地面振动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随列车轴重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运行对线路周边的振动环境产生的影响,采用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测试了各种工况下特征断面的地面振动响应。在时域和频域内,比较分析了列车速度、轨道埋深、距离及周边环境对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通过时传递到地面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50~80Hz,在1/3倍频程分析中,63Hz频段的振动最为明显;随着测点距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加,列车通过引起的地面振动逐渐衰减,本次测试中,不同工况的测量断面下,地面振动平均振级均低于《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室内动三轴实验研究了振动频率与龄期对河道淤泥气泡混合轻质土(FMLSS)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和龄期对FMLSS的动力特性有明显影响。振动频率越小,轴向动应变和阻尼比越大,动模量越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动模量增大而阻尼比减小。动模量曲线在振动频率大、养护龄期长和水泥含量高时更加陡峭。当动应变较小时,不同龄期的FMLSS阻尼比很接近,随着动应变不断发展,阻尼比差异增大。FMLSS的动模量曲线都呈平缓衰减型,阻尼比在0.01~0.03之间,体现出FMLSS是良好的弹性材料。最后,探讨了振动频率和龄期对FMLSS动力特性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与治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因城市规划与用地的限制,作为重要电力分配场所的配电室越来越多地安置于城市办公区或居民楼区内。配电室内变压器、风机等设备运行时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同时设备振动会通过地面以及建筑结构向外传播,不仅激发环境振动污染,而且还可能诱发二次结构噪声。面对日益增多的投诉与矛盾,对城市配电室所致噪声振动的产生机理、传播规律以及合理的降噪减振措施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现场测试对配电室噪声振动及其传播特性进行分析,以一10 k V典型配电室为例,设计降噪减振的方案和措施,以期达到噪声振动达标排放,改善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场实测,研究地铁运行时不同轨道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减振效果.通过频域分析得到地铁轨道结构的振动情况.结果表明,地铁诱发的振动的垂向加速度总振级比横向加速度总振级大很多,不同的轨道结构从道床到隧道壁的振动衰减有很大不同,因此评价轨道结构的减振效果应主要以隧道壁的垂向振动为主;浮置板轨道的固有频率约为10 Hz,属于低频...  相似文献   

14.
针对振动仲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行的振动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并对制定新标准和修改现行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像琴弦一样,每根纳米线能按某种频率振动。振动的频率因纳米线的质量、长度、结构和松紧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别,这种差别人们听力无法分辩。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地利用激光束拨动了4~10mm、φ250nm的纳米线。因纳米线的振动频率可随质量等因素而改变,因此可利用仪器监控和测量。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3):185-185
我国国家高技术应用发展项目——工业环境振动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及相应规范研究成果 ,最近通过了国家鉴定。参加鉴定的专家认为 ,该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工业环境振动对文物古迹 (殿堂类、古塔类、石窟类 )影响的研究 ,是一个全新、跨学科、难度很大的课题。 3年来 ,承担该项目的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防微振研究所在著名防微振、环境振动和土动力专家潘复兰同志的主持下 ,对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分析、研究工作。通过将工业震源、古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模态分析技术、建筑结构的受力现状、震源与古建筑…  相似文献   

17.
由浙江省环境学会、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浙江省声学会、浙江省物理学会4家学会的噪声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召集的浙江省第二届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交流会于1998年5月27日至2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环保管理部门及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的环保企业的领导及技术人员70余人出席了会议。浙江省环保局和湖州市环保局领导到会并讲了话。会议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及省内的专家学者作了关于噪声与振动控制的最新动态、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的报告。杭州大学潘仲磷教授就声环境现状、噪声污染的新特征及噪声控制技术新进展作了…  相似文献   

18.
由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噪声与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90环境振动和噪声测量与防治研讨会”于1990年9月21、22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85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环保局、北京市劳保所有关同志应邀出席会议。会上探讨学术、交流经验,气氛十分活跃。会议  相似文献   

19.
滤袋是决定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关键元件,由于是柔性的悬挂结构,相邻的滤袋在气流作用下可能会发生相互碰撞,引起严重的破袋事故。针对该问题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袋式除尘器流场引起柔性滤袋的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以3个大小不同的进口风速模拟了滤袋的振动规律,得到了滤袋底部一点的位移图和轨迹图,结果表明,进口速度越大,滤袋的位移越大。所以有效地控制进口风速和提高内部气流速度的均匀性,可以减少滤袋的破袋事故,对节约更换滤袋的费用,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环境噪声的控制中,隔声是经常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从一个噪声源发出的声音,经过空气介质传到了人的耳朵,也可以是声源激发起固体振动,沿固体结构传播,再辐射到空气介质中成为声音。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