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悬浮填料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采用悬浮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原水预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自然挂膜条件下的工艺启动过程,研究了停留时间、气水比、温度、浊度条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夏、秋、冬季的中试运行效果表明:停留时间为60min,生物预处理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温度低于8.5℃,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浊度对本工艺运行影响不大;气水比为0.375,足够满足生物预处理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的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江萍  黎俊 《环境与开发》2000,15(4):6-7,28
本文综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固定化载体(填料),反应器及工艺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极具推广价值的废水处理新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及新型陶瓷粒状填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高效处理水产养殖废水,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滴滤(以陶粒为滤料)组合工艺,并对该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考察。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组合填料的密度、停留时间以及滴滤的水力负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ODMn、氨氮、TN等参数的分析,得到了该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当工艺中组合填料密度(组合填料与废水的体积比)为9.24%,生物接触氧化水力停留时间为0.85 h,滴滤的水力负荷为27.2 m3/(m2·d)时,CODMn、氨氮、TN、TP的去除率可分别高达55.31%、34.31%、57.64%和20.25%。证明采用该组合工艺净化水产养殖废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膜工艺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曝气生物滤池以悬浮填料为生物载体,进水ρ(CODCr)为50~150 mg/L,实验规模均为12~36 m3/d.结果表明,采用生物膜法的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浓度有机污水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CODCr的去除率为40%~70%,NH3-N的去除率受水力停留时间影响较大,为3%~90%;对比采用颗粒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与生物接触氧化2种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稍好,但差别并不明显;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相比,采用新开发的中空悬浮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CODCr去除率提高25%,NH3-N去除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5.
悬浮填料流化池预处理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悬浮填料接触氧化生物预处理试验装置,对珠江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原水的氨氮平均浓度为3.82mg/L,该工艺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83.7%,其出水氨氮平均浓度降为0.56mg/L,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去除率可达14.3%。该工艺是处理高氨氮微污染原水的一种高效的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某高职院内小河水为原水,采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改变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回流比和有机负荷等参数,分别测定出水的浊度、CODMn、NH3-N.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微污染水中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回流比0.6,溶气罐表压0.3MPa,PAC投加量10mg/L,生物接触氧化池容积负荷1.8kgCOD/(m3.d)~1.9 kgCOD/(m3.d).在最佳运行工况下,污染物的最高去除率可达到:浊度,97.86%;CODMn,61%;NH3-N,27%.利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作为微污染水源水常规给水处理的预处理方法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两种生物膜法去除微污染原水中氨态氮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生物膜法,即塑料细条半软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和蜂窝管填料生物滴滤法,进行了微污染河水中NH3-N去除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原水中NH3-N都有显著的去除效果,但前者有效率高,温度影响小,不易堵塞,压降小,出水不必提升,能自动进入后续处理工序,且有操作简便,投资与运行费用省等优点,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应用作为选择的生物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聚丙烯酰胺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预处理+水解酸化+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处理聚丙烯酰胺废水.预处理采用高级氧化法(Fenton氧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去除部分COD,水解酸化法能将污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利于后续生物处理.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生化处理,能使出水达到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水质性缺水地区污染广泛采用生物预处理工艺净化污染水源,微生物载体以固定式填料和流化型填料为主.为考察2种类型填料的运行效能和微型生物多样性,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污染源水为例,利用现场生产性试验和连续流中试研究了半软性弹性立体填料和悬浮填料的主要污染物去除效能、填料的积泥和冲洗、微型动物的生长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夏秋季相同源水水质和运行参数等条件下,悬浮填料和弹性填料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和65%左右, 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18%和16%左右;悬浮填料上的微型动物种类和数量均低于固定式弹性立体填料,且少见群居性微型动物.生产性装置运行结果表明,源水水质相对较差的条件下,悬浮填料对NH3-N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比弹性填料高5%~10%;悬浮填料没有出现群居性微型动物大量生长现象,无需定期反冲洗;固定式弹性填料的某些区域出现苔藓虫等群居性微型动物大量生长现象,且积泥严重,需定期反冲洗,甚至使用高压水枪强制冲洗.流化型悬浮填料更有利于污染源水生物预处理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构成、特点、运行情况、脱氮除磷效果及生物填料的选择,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最后总结了该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城市给水工程生物预处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实际应用。本文对给水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工艺中常用的两种曝气系统(微孔曝气器曝气和穿孔管曝气)作了简单介绍,并结合中试试验和工程实践对这两种不同曝气系统作了充氧性能、系统造价、运行成本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实际污水处理厂生物池曝气系统应用中,采用微孔曝气器的曝气系统优于采用穿孔管的曝气系统。  相似文献   

12.
淮河(蚌埠段)饮用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为了探索饮用水生预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国内第一家生产规模饮用水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装置试验,试验表明,在水气比1:1,滤速3.6-6.0m/h时,生物预处理对水源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13.6%-20.5%,70%-90%,影响生物预处理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和温度。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预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见的生活饮用水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化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及物理法的原理、作用及分类,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生物氧化法是一种经济且安全的方法,是改善饮用水水质的有效途径,为给水厂预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甘肃某一油漆生产企业为例,分析了油漆生产废水水质、水量特点及隔油-气浮-氧化沟处理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出水石油类超标、废水可生化性差及氧化沟积泥。提出了强化预处理、增设水解酸化工艺及优化生物处理措施的方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使最终出水稳定达标(GB8978—1996一级标准)排放。最后对改进工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证明改进工艺针对性强、经济合算,适合该企业的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5.
生物絮凝吸附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对于解决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问题有较大意义,在生物絮凝吸附后串联生物接触氧化法构成强化生物絮凝+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工艺,利用高负荷段的生物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提高SS、COD的去除率来降低后续生物膜的处理负荷,从而形成一种高效、低耗的新型处理工艺。探讨了生物絮凝吸附段的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6.
水解──好氧混凝工艺处理啤酒厂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用上升流厌氧污泥床(水解)和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对啤酒厂废水进行的生化处理中试。当上升流厌氧污泥床进水CODer浓度为2000mg/L,经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后,第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CODcr浓度为220.5mg/L,进一步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CODcr达80.2mg/L。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复合式接触氧化-过滤沉淀工艺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对接触氧化进行了改进,把原有接触氧化池分成若干单元池,通过控制曝气量,营造好氧、缺氧环境,以完成脱碳和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并辅以过滤沉淀技术。工程实践证明,用该工艺处理完全能够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的要求,是一种适宜于医院污水处理的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CAF空穴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罗浩 《环境工程》1997,15(5):3-5,16
介绍了一种皮革废水处理新工艺,即CAF空穴气浮—接触氧化工艺。经预处理的制革综合污水采用CAF系统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CODCr、BOD5、TSS、FOG、硫化物以及总铬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可达到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19.
植物油厂废水处理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国内某植物油厂废水处理工程实例表明,废水按高低浓度分流处理,采取隔油—厌氧消化—化学混凝—耗氧生化处理工艺,能稳定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同时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