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法脱硫系统协同脱汞是当前燃煤烟气脱汞的重要方法,而进入脱硫系统的二价汞还原问题会降低汞的脱除效率,从而限制该方法的使用。在脱硫浆液中添加添加剂捕集和稳定二价汞能有效抑制二价汞的还原。在模拟浆液条件下考察多硫化钙、TMT、乙基黄原酸钠、EDTA和腐殖酸对液相二价汞的还原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多硫化钙和TMT能极大的抑制二价汞的还原,当其添加量分别为0.004%(体积分数)和0.002%(体积分数)时,汞还原量仅为未添加条件下的3.3%和0.8%,而乙基黄原酸钠、EDTA和腐殖酸在一定条件下不仅不会抑制二价汞的还原,反而会一定程度促进二价汞的还原。这表明乙基黄原酸钠、EDTA和腐殖酸并不适合于作为液相二价汞的还原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索了用冷原子汞吸收法间接测定痕量砷的新方法。它是基于砷酸被硼氢化钠还原为胂,胂再把相应量的汞离子还原为原子态的汞,然后用测汞仪表测定汞蒸汽的浓度。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由测汞仪上读得的吸光度与样品液中的含砷量成正比。主要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3.
利用还原气化—冷原子荧光测定汞的方法,已有报导,结合巯基棉分离技术,可达到分别测定水中有机汞和无机汞的目的,借用巯基化和物对汞有较强的螯合能力,将巯基吸附在某些纤维上(如吸附在棉花或树脂上)制成巯基棉或巯基树  相似文献   

4.
Ⅰ淡水中有机汞和无机汞的分别测定简介试调节样品酸度至pH3,加入二价铜盐解析被水中悬浮物吸附的汞化物后,用巯基棉富集,然后选择不同的洗脱剂,分别洗脱有机汞和无机汞。在不同的还原条件下,用冷原子收吸法分别测定。  相似文献   

5.
水中痕量汞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广泛采用还原气化、无焰原子吸光法来测定水中的痕量汞。各种不同型号的国产测汞仪,对一般微量汞的测定虽很有效,但随着对测知汞的数量级要求越来越高,其  相似文献   

6.
分析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脱汞性能,对控制燃煤电厂的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安大略水法和吸附管法分别对某600 MW电厂湿法脱硫系统的进出口的烟气进行了采样,测量了烟气中各形态汞浓度,并分析了该系统对烟气总汞、气态氧化态汞的脱除效果以及对气态单质汞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大略水法和吸附管法均能较为准确地测定湿法脱硫系统进出口烟气中的汞含量,测得入口和出口的氧化汞与平均值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分别为3.5%和1.3%;入口和出口的单质汞与平均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分别为16.6%和3.3%。其中吸附管法操作相对简单。通过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后,烟气中氧化态汞的浓度可下降87.5%,其中约67.5%的氧化态汞被湿法脱硫系统脱除,约20%的氧化态汞在脱硫浆液的还原作用下被还原为单质汞,导致脱硫系统出口的单质汞浓度高于入口。  相似文献   

7.
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但含汞工业废水又是世界上毒害最大的废水之一,国内外对它的治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们从1977年起与江西省建筑设计院,南昌灯泡厂协作,将氯化亚钖还原汞的检验方法转移发展为净化含汞工业废水的治理方法。从小试到初步的工业性试验都获得满意的除汞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选择性还原的原理,提出一种分别测定人发中甲基汞、无机汞和总汞的简易方法,并实际测定了50例没有职业性汞接触的工人和山区农民头发中的甲基汞,无机汞和总汞的含量水平。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一、测定方法 (一) 主要仪器 1.10毫升具塞比色管 2.CH7601型汞分析仪 (二) 主要试剂 1.百花牌洗衣粉;2.10当量氢氧化钠溶液(优级纯);3.2当量氢氧化钠溶  相似文献   

9.
藻类虽然不能直接利用汞,但能从水、底泥中吸收、累积汞,对藻类本身的生理活动、生物量发生影响。有人用藻类作为指示生物间接监测水中汞。水生生物研究所用刚毛藻在淡水条件下作了去汞实验。我们在半咸水条件下做了刚毛藻对汞的累积实验,同样表明刚毛藻对汞的耐力大,累积量高,在能忍受的浓度范围内,随培养液中汞的浓度升高累积量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16家燃煤电厂32台机组的汞排放浓度开展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分析得出:基于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汞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0.13~14.19、1.50~12.30μg/m3,平均值分别为4.83、5.08μg/m3。依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所有机组均达标排放;依照美国《汞和有毒气体排放标准》(MATS),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数据显示,分别有66.7%、77.4%的机组汞排放超标。汞的排放浓度与煤种及煤中汞、碳含量存在关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有助于烟气中汞的去除。  相似文献   

11.
用脉冲极谱法及极谱溶出法测定铬已有报导,灵敏度可达ppb级。极谱法和脉冲极谱法测定铬(Ⅵ)一直沿用滴汞电极。前文我们研究了用旋转玻璃炭汞膜电极代替滴汞电极脉冲极谱法测定铬(Ⅵ)。在前文基础上,我们对测定底液浓度作了改变(底液为0.2M HCl,0.2M NaAc,5×10~(-4)M EDTA),成功地用旋转玻璃炭电极(无需加入汞离子形成汞膜)即能代替滴汞电极,铬(Ⅵ)电还原产生导数脉冲极谱波峰,峰电位-0.3伏(对Ag/AgCl.0.1M KCl溶液),波峰稳定清晰,重现性良好,峰高与铬(Ⅵ)  相似文献   

12.
汞及其化合物是环境监测中重要项目之一。在环境监测中,除测定总汞外,还需测定甲基汞,因为甲基汞毒性大,排泄慢,能引起中枢神经损伤和先天性水俣病。常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总汞,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汞,前者仪器简单、操作方便,也可测定有机汞,但不能区别有机汞化  相似文献   

13.
汞作为一种全球性污染物,一直是国际上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汞污染排放量大面广,局地污染严重。为分析汞污染防治领域的发文现状和研究热点,梳理了主要的汞污染防治技术、汞污染评价与管理3个方面的SCI论文,并对国内外论文的发文国家/地区、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影响力、研究领域与热点等内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汞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处理技术和污染评价2个方面,近10年来,汞污染防治论文总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其中,汞污染处理技术相关的论文有所减少,汞污染评价相关的论文逐年递增。汞污染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处理、氧化还原、电化学修复、催化处理等方面;污染评价主要涉及毒理研究、汞的迁移与转化、风险评估等。近年来,汞的迁移转化与风险评估,汞污染的电动力修复、催化处理、吸附处理等领域的发文量增速较快。全球重点研发机构的研究方向趋同,主要侧重于环境科学与生态、化学、工程、毒理学等方向的研究;但不同机构的研究对象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文总量和ESI高被引论文数量均排全球首位,研究方向、重点发文期刊与全球基本一致,重点发文机构为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机构,这些机构在全球的发文量排名也处在前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一个用冷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未经消化的人奶中总汞的简单方法。在碱性溶液中用硼氢化钾把汞还原为金属状态,曾仔细地研究了各种测定条件对荧光峰值的影响。获得了检测极限为2×10~(-11)g的高灵敏度,回收率为96.5—99.4%,奶样10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本法曾和消化法作了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然土壤人工染毒法,模拟2、10mg/kg的汞污染土壤,选用苎麻作为修复植物,研究蚯蚓活动对苎麻修复汞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蚯蚓能显著提高苎麻地上部分对汞的富集效果,最大提升效果分别为59.34%和33.69%。同时也发现,接种蚯蚓使苎麻对汞的富集系数提升效果明显,最大分别达到0.340和0.160,但是对转运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苎麻在生长中期对汞有较快的富集速率,在生长前期和末期对汞的富集速率较慢。最后,提出了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电厂煤粉锅炉汞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某电厂煤粉炉燃烧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含汞量,获得了300、600MW煤粉锅炉的汞排放特性。结果表明,进入300、600MW煤粉锅炉的汞最后主要富集在飞灰中而被除尘器捕集,分别占总汞质量的85.10%、69.17%;湿法脱硫系统能脱除一部分烟气汞,脱硫石膏、废水中的汞分别占3.56%、11.66%;底渣中的汞均占了不到1%;最后排入大气的烟气中汞分别为3.23、3.51μg/m3,分别占10.93%、19.15%。  相似文献   

17.
燃煤电厂烟气是中国最重要的人为汞排放源之一,如何控制燃煤烟气汞排放关系着中国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成效。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锡-锰二元金属氧化物(MnO_x-SnO_2)复合材料,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烟气零价汞(Hg~0)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200℃时Hg~0的去除率最高,能达到86.0%;烟气中的O_2能促进Hg~0的去除,而SO_2则抑制Hg~0的去除。MnO_x-SnO_2去除Hg~0的机理是烟气Hg~0首先被吸附在复合材料表面,被MnO_x催化氧化成Hg~(2+),一部分被表面的吸附氧捕捉从而形成HgO,一部分与锡结合形成锡汞齐。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回转窑装置热解处理废锌锰电池,考察了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和载气流速对热解脱汞效果的影响,研究了汞被吸收的规律、尾气的成分以及废锌锰电池的物质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690 ℃,热解时间为100min,载气流速为0.06 m3/h的条件下脱汞效果最好.热解时间对脱汞效果影响最大,热解温度次之,载气流速的影响很小.吸收液能完全吸收通过吸收瓶的尾气中含有的汞,其中95%以上的汞以单质形式存在.热解残渣中晶态物质多,金属元素呈低价态.  相似文献   

19.
以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紫色土-灰棕紫泥为对象,探讨了硫化物种类(S、Na_2S、FeS、Na_2S_2O_3和DTCR(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用量对不同水平汞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5种硫化物对土壤汞均具有显著的稳定化效果。固定S:Hg摩尔比为1:1条件下,在1.5~250 mg·kg~(-1)汞污染土壤中,几种硫化物稳定效率相对大小顺序:DTCRNa_2SNa_2S_2O_3SFeS。Na_2S和DTCR在高浓度汞污染土壤中均表现较高的稳定化效果,在不同汞污染浓度下均能在3d内使土壤浸出汞浓度满足美国固体废弃物毒性浸出程序(TCLP)浸出标准要求(0.2 mg·L~(-1)),Na_2S_2O_3稳定效果相对较差,对250 mg·kg~(-1)的汞污染土壤,稳定化处理时间需要15d才能达到浸出标准要求,当汞污染浓度≥150 mg·kg~(-1)时,S和FeS不能满足浸出标准要求。固定汞污染浓度为150 mg·kg~(-1)稳定化效果取决于硫化物的用量,其中,仍然以DTCR效果最好,S:Hg=1稳定化处理3 d时即可达汞浸出标准。Na_2S和Na_2S_2O_3则均需要在较高的浓度下才能实现汞的稳定化,但是过高的用量会导致土壤中HgS再次溶解,两者的最佳施用量为S:Hg=5。元素S和FeS则需要以S:Hg5稳定化处理7 d以上才能达到浸出标准要求。土壤中汞的浸出活性与其赋存形态有关,交换态(Exc-Hg)和碳酸盐结合态汞(Carb-Hg)与土壤浸出汞浓度呈显著正相关,高效稳定剂显著促进了汞向有机质结合态(OM-Hg)和残渣态(Res-Hg)转化。硫化物稳定化处理9个月内土壤中浸出汞浓度始终维持在极低水平,满足持续稳定化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电厂煤燃烧过程中汞的形态分布以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的最新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现有电站污染控制系统的脱汞性能 ,考虑到汞的排放控制 ,提出了对现有设备的可能优化措施。在分析中 ,注意到汞的易挥发性 ,认为汞排放控制应该充分考虑烟气中汞形态的迁移转化。由于氧化态汞在汞控制中有着重要作用 ,其研究将是控制电厂汞排放的关键。先进的汞排放控制技术的开发应以增强汞的氧化态为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