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社会、企业和公众对安全减灾的要求与呼声越发强烈.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产业事故、社会交通事故(公路、航运、空中)、公共场所的突发事故(火灾与爆炸等)、家庭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已到非下功夫治理不可的紧要关头.面对第四次事故灾害高峰,不予以减轻并有效遏止不仅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协调,更将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全国首届安全文化高级研讨会全体专家认为,在导致事故高发的机制、管理、技术等诸因素中,人的问题是首要、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从抓人的安全意识及素质的文化氛围入手.也就是说,不仅仅发展产业界的安全文化,更需要建设全社会的大众安全文化,只有这样,全民族才有幸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观念,确立规范的安全行为准则及规范,形成良好的安全社会环境.安全文化的形成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动员全社会并与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及《中国21世纪议程》精神相吻合,重在形成自身的战略对策.鉴于此,我们120名参加全国首届安全文化高级研讨会的代表,联合向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全国首届安全文化高层战略研讨会于1995年4月10至1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隆重举行。劳动部、国家核应急办、国务院有关部委(总公司)、相关兄弟学会、协会及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全国安全与减灾界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劳动部李伯勇部长到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向社会推出已率先出版的中国第一套安全文化系列丛书《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之一)和《中国现代安全管理新编》(之二)。 会上有5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讨和交流,与会专家、学者为寻求公众容易  相似文献   

3.
《现代职业安全》2002,(6):52-57
国际劳工组织大会: 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召集,于一九八八年六月一日在日内瓦举行其第七十五届会议,并注意到有关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特别是一九三七年(建筑业)安全规定公约和建议书、一九三七年(建筑业)预防事故合作建筑书、一九六0年辐射公约和建筑书、一九六三年机器防护公约和建议书、一九八一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和建议书、一九七四年职业性癌公约和建议书、一九七七年工作环境(空气污染、噪音和震动)公约和建议书、一九八一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和建议书、一九八五年职业卫生服务系统公约和建议书、一九八六年石棉公约和建议书,并注意到一九六四年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津贴公约所附并于一九八0年经修订的职业病一览表,并经决定采纳本届会议议程第四项关于建筑业安全和卫生的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二、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的背景分析安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也是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地区、每个国家及全球的最基本需求。也是社会和公众崇高的伦理和公德。从本质上看,没有人类的安全就没有世界和平,也就不可能建造人类的幸福乐园。安全的程度及质量,可以用安全科技、安全文化的水平来衡量。安全科技与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又取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及大安全观的确立。我国的安全与减灾界专家认为,树立跨世纪的大安全观,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这一科学的论断是通…  相似文献   

5.
一本倡导安全文化的指导性读物问世李沛瑶题辞,李伯勇作序为搞好我国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减少伤亡事故,在劳动部李伯勇部长的倡导下,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辑部与警钟长鸣报编辑部组织了几名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了《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一书...  相似文献   

6.
《现代职业安全》2006,(12):I0007-I0011
国际劳工组织大会: 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召集,于1981年6月3日在日内瓦举行其第六十七届会议,并经决定采纳本届会议议程第六项关于职业安全、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某些提议,并经确定这些提议应采取建议书的形式,作为对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的补充,于1981年6月22日通过以下建议书,引用时得称之为一九八一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建议书。  相似文献   

7.
安全科技的母体和根基是安全文化,倡导、弘扬安全文化,传播、发展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工业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公共安全科技文化的建设,是振兴安全科技最有效的战略之策,实用之举;安全科技在五要素中,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是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安全科技的母体和根基是安全文化,倡导、弘扬安全文化,传播、发展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工业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公共安全科技文化的建设,是振兴安全科技最有效的战略之策,实用之举,安全科技在五要索中,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是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张彦民 《劳动保护》1996,(10):15-1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石家庄铁道学院经管系张彦民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企业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安全管理经验的过程中,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核电本质安全的安全文化理论有所领悟,日益受到企业界和管理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的普遍重视,一些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公共景观环境的安全性问题,克服传统研究忽略了公众意见的缺点,提出了耦合专家和公众意见的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公共景观构成的系统,从绿化工程、道路工程、水景设施和景观小品的安全影响因素中选取16项评价因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专家在指标两两比较时评判的不精确性,采用区间数AHP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根据Vague集理论,更加全面地反映了专家的安全评价信息;采用问卷调查获取了公众的评价意见,引入可信度因子构建了耦合专家和公众意见的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公共景观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公共景观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面向新世纪的安全文化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磊 《安全》1996,17(4):11-14,16
跨世纪的战略是全球研究的热点,但同高速发展的经济目标相比,“安全、减灾、无害”的可持续发展大思路并未真正落实。本文从当代安全科技与管理的文化观入手,从历史及现代的新视角全面论述中国安全文化建设问题,重点提出对全民安全自护意识及素质提高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应用构想。  相似文献   

12.
国际劳工组织大会, 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召集,于一九八八年六月一日在日内瓦举行其第七十五届会议,并注意到有关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特别是一九三七年(建筑业)安全规定公约和建议书、一九三七年(建筑业)预防事故合作建议书、一九六○年辐射防护公约和建议书、一九六三年机器防护公约和建议书、一九六七年最大负重量公约和建议书、一九七四年职业性癌公约和建议书、一九七七年工作环境(空气污染、噪音和震动)公约和建议书、一九八一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和建议书、一九八五年职业卫生服务系统公约和建议书、一九八六年石棉公约和建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促进职业安全与健康框架公约》(C187,2006)和《职业安全与健康框架建议书》(R197,2006)的公布是为了进一步减少全球发生的大量职业性伤病和死亡,保护工人免受因就业而引发的病患和伤害,降低职业性伤病和死亡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公约》及《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公约》中的定义、《公约》制定的目标、国家政策、国家制度、国家计划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期继续推广预防性安全健康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包含了从安全精神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到安全物质文化的多层安全文化构成的多项指标建设,真实全面地评价安全文化建设绩效,为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改进与发展方向。借助于360°的绩效评价理论,从政府、上级、同行、客户、公众、企业自身6个评价组织,以不同的视角对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绩效大小进行评价,说明了评价过程与方法,并以四川某天然气企业为例,对360°的安全建设文化绩效评价模式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5.
(1)1993年4月至5月,《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辑部与《警钟长鸣报》编辑部的两方负责人在北京、成都两地面商,合作创办《安全文化》月末版事宜。决定携手传播“安全文化”,开拓安全文化建设新领域,推动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繁荣劳动保护事业,保护大众的安全与健康。(2)1993年下半年,劳动部李伯勇部长曾多次对一些专家、学者和劳动部的领导说,你们要关心、学习“安全文化”,在研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体系的同时,要学习借鉴安全文化。它是转变安全生产工作观念和方法的大事,要请些专家、能人研究一下,借鉴核安全文化的经验,推动安全…  相似文献   

16.
天地大方是一个年轻充满激情活力与创新精神的敬业团队,致力于增强公众安全意识、传播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文化、训练自我保护技能。目前已拥有国家二级培训资质和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天地大方通过各种传播载体,有效整合社会与企业内的资源,面向企业和公众提供专业安全文化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安全文化发展概况安全文化概念是在1984年被引入我国核工业领域。1991年春,西南交通大学曹琦教授在四川劳动保护学术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企业安全文化概念。1993年,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8.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安全文化推进计划专家座谈会上,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李宗浩教授应邀作了题目为“从现代救援医学看普及安全文化”的学术报告,不仅报告所描述的救援医学学科本身合与会各界安全减灾专家耳目一新,更令大家兴奋的是李教授结合其推出的新著《第一目击者──一个急救医生的手记》(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年8月)所作的注解。我作为一名安全减灾科技工作者及安全文化的倡导者,愿从社会安全文化普及高度(超脱单纯急救医学)向全国读者推荐该书。我以为这是一部寓深情于笔端,植根于作者30多年急救生涯土壤之中的力作,很值得全…  相似文献   

19.
安全文化的器物层建设归根到底在于研究和发展安全工程技术产业,即守成本质安全设计、提供本质安全产品、即完成本质安全设计、提供本质安全产品,完善安全保护装置,并且形成规模,发展成为专门的工业产业,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器物层建设的活动模式之一是广泛开展专家指导下的群众性安全技改活动,使这之在误动作的情况下,不会酿成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20.
于钦建 《安全》2010,31(12):52-54
安全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无论是基础安全文化还是专业安全文化,都可以通过安全文化教育得到提高。我国安全教育蓬勃发展,对提高各行业安全技术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传播安全文化、提高公众安全文化素质提供了人才资源。从加强安全文化教育的角度看,当前我国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