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矿565米中段的涌水从0963~#回风井引下至450米中段,再由水沟排出地表。565米中段的涌水量为0.16~0.35m~3/s。流量大,落差高,造成该回风天井的风流反向,烟尘下行,严重扰乱了通风系统。为了克服反向风压,我们构想了利用水流压头进行循环通风并和主扇有机结合的方案。一、涌水水流对通风系统的影响我矿通风方式为中央进风、两翼抽出式分区通风(如图1)。两台主扇工作方式均为抽出式。单翼最大需风量为35m~3/s,满足排尘风量19m~3/s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动压通风方法用予风流控制与调节,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很有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了宽口大风量空气幕和宽口大风量无风墙辅扇的新观点。通过现场试用,认为K系列风机用动压通风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可作为动压通风的配套风机。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风量、风压和风流方向这三个因素对通风空间氡析出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综合控制这三个因素,减少通风空间氡析出量的方法,使铀矿通风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有复环流自然通风和有害杂质不断进入的露天矿内,利用等温自由射流进行人工通风时,有害杂质排出过程的基本微分方程为dC_k′/dt+C_k′/V_p(Qk+Q_Bk_BK_1)=C_o′/V_p(Qk+Q_Bk_Bk_1)+Go/V_p (1)式中 C_k′—在射流边界层外部边界上的有害杂质平均浓度,毫克/米~3; C_o′—自然风流中含有害杂质的平均浓度,毫克/米~3; V_p—露天矿内复环流区的容积,米~3,  相似文献   

5.
当一条穿脉入风道以一定角度与沿脉巷道交叉时,由于风流动压具有方向性,在顺着风流方向的一侧,造成一个附加的通风压力,并在此通风压力作用下,改变原来风流分配状况,使顺着风流方向的一侧,风量增大,而另一侧风量减少。如图1,当主要入风道与沿脉巷道以θ角交叉连接时,风流在断面Ⅰ处开始分离,向两翼自然分配,两翼分配风量的多少,除与巷道风阻有关外,还受风流方向的影响。对巷道风流动压的通风作用,可做如下分  相似文献   

6.
漏风是矿山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通过采空区及地表塌陷区的漏风;(2)通过地表所留矿柱各种裂隙的漏风;(3)通过石垛带的漏风;(4)风筒的漏风:(5)梳式通风网络结构中,穿脉巷道与穿脉假巷之间的漏风。例如:抽出式通风的矿井,通过地表塌陷区及采空区直接漏入回风道的短路风流有时可达主扇风量的40~50%;云锡公司马拉格矿曾以裂隙、节理发达的平峒为主进风道,风量损失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各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与矿井深度加大、作业集中和煤炭强化开采有关的矿井劳动条件恶化了。矿井深度、采掘规模和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大,导致沼气涌出量的增加、煤和瓦斯突出频繁、粉尘和热释放量增加、井下火灾以及由于通风网路加长和复杂化而使矿井巷道通风恶化。近10年来,英国煤矿井下工作面的平均供风量增加了3~5倍,风流速度已增至4m/s。现在,大多数工作面的供风量为5~10m~3/s,不久的将来可达15甚至25m~3/s。风路显著加长是煤矿通风面临的大向题。国外煤矿局部通风系统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广泛地推行压-抽和抽出式与捕尘装置相结合的通风方法,采用大直径风管及箱式  相似文献   

8.
按照通常的概念,矿井有效风量率是用来衡量矿井漏风程度的指标(参阅《煤矿通风与安全》1974年版)。有效风量率的高低,只与矿井的漏风有关,因此一般通风文献中,矿井有效风量率p_(有效)与矿井漏风率P_漏,有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9.
扁平型蜩室采场中的风流属于受限射流,它是由主风流和反向回流构成的,其风流结构特性已有详细论述。本文对扁平型峒室中爆破后烟尘排出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所得结论可作为峒室采场爆破后通风风量计算和改善通风方法的理论依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矿井目前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运用子域分区单元子系统通风方式、不同类型的中段通风网路、风流净化、入风流预冷、自然风压的合理利用等技术对通风系统进行 了优化改造.系统改造后,风量充足,风流稳定,通风能力与生产能力相适应,较好地解决了深部通风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和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1.
矿井主扇扩散塔是从主扇向大气中排风的装置。由于全矿总风量均通过扩散塔排出,其通过的风量大、风速高,因此,扩散塔选型及通风阻力状况的好坏对主扇能量的有效利用有较大影响。一、主扇扩散塔的通风阻力主扇扩散塔的一般型式如图7所示。风流通过扩散塔时,其通风阻力由三部分组成:转弯的局部阻力,涡流阻力及出风口的动能损失。列出图7中I、Ⅱ两断面的能量方程为Q_1(P_1+(V_1~2/2g)r)=Q_2(P_2+(V_2~2/2g)r)  相似文献   

12.
在有除尘装置和局部通风的独头巷道里,为保证风流从掘进工作面向巷道流出,局部通风装置供给的风量要大于除尘装置的吸入风量,而且上述区域的风速要大于排尘风速0.25米/秒。但是,局部通风装置要获得较大的风量是不容易的。克·雷内尔发明的一种利用射流附壁效应的附壁风筒,能够较  相似文献   

13.
金川公司二矿区通风系统风流非定常流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上 ,矿井的风流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 ,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风流就处于非定常状态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 ,控制风流状态 ,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 ,开设课题研究 ,建立了井巷内空气非定常流动能量方程和通风网络中非定常流动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模拟出矿井通风系统内非定常状态下任意时刻、任意位置通过风量。通过对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机站风机开停和风门开关引起通风系统风流的非定常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 ,得出了受其影响区域内风流状态的变化规律 ,并为其采取通风措施和控制风流状态 ,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矿的通风系统已基本形成,通风设备的能力也是适应生产需要的。但通风系统复杂,在上下六七个中段,纵横3000多米的范围内安设了大量通风设施和设备,往往由于一扇风门打开或一台风机停转便可导致大片地区风向改变或风流短路,而问题所在却很难迅速找出和处理。此外,同时作业的工作面只占一半多一点,往往存在需要通风的工作面风量不足,不需要通风的工作面大量浪费的现象。为了做到按工作面需风情况及时  相似文献   

15.
压入式通风系统的矿井,由专用入风井送入井下各中段的新鲜风流是通过主要运输巷道送到采区的。由于主要运输巷道行车频繁,安设隔断风流或限制风流的通风设施,在管理上非常不便。不少压入式通风系统的矿井,井底车场漏风严重,有效风量率很低。有些矿山在入风石门与中段沿脉巷道的交叉口处,安设引导风流的导风板,使风流面向采区,背向井底车场,并提高出风口风流的速度,利用风流动压的方向性,使风流分配状况得到很大  相似文献   

16.
以现场试验和模型实验对天井掘进时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局部通风的风流结构及粉尘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时约有10%的风量进入工作面;压入射流二次产尘强度为凿岩时的17%左右;现有的局部通风方法不可能使工作面粉尘浓度降到2mg/m~3以下;现行测尘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工作面环境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17.
十三、怎样计算铀矿井通风所需风量? 铀矿山通风所需风量,主要按排除氡及其子体计算。按排氡计算,即根据矿井氡析出量和回风流中最高允许浓度计算。按排氡子体计算,即根据矿井中氡子体浓度、通风体积和完全换气时计算。这两种计算方法如下: 1.按排氡气计算所需风量根据稀释和排除矿井氡计算所需风量,设计中一般只考虑氡的主要来源(即从矿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双角联风网为例,讨论矿井复杂风网中不稳定分支的风向判别、按需调节风量的方案选择以及火灾时期控制风流的急救措施,对加强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和矿井抗灾能力,提出了论点和方法。一、复杂风网中不稳定分支的风向判别矿井对角式的通风方式(见图1)往往形成双角联风网,其中1、3、6、8是经过采掘工作面的分支,3、6是风流方向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特长公路隧道全射流火灾在通风条件下隧道内风流分布及影响规律,基于斯考德-恒斯雷近似算法构建通风网络解算模型,并通过隧道现场风机效率测试和通风测试,验证通风网络解算模型的可靠性;引入火区阻力和火风压公式,建立全射流火灾通风网络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铜锣山隧道射流风机正向运转效率为0.83~0.93,平均效率为0.882,风机反向运转效率为0.65~0.68,平均效率为0.665;现场通风测试结果与通风网络计算结果误差在15%以内;火灾通风阻力对隧道各支路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事故隧道支路的影响最大,横通道支路次之,对非事故隧道支路的影响最小;隧道坡率对烟气分配的影响主要为火风压引起,上坡隧道时,火风压起动力作用,火灾支路风量与坡度成正相关,下坡隧道时,火风压起阻力作用,火灾支路风量与坡率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泗顶铅锌矿井下作业条件,对该矿南矿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要求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建成一个安全可靠又满足通风要求且节能的通风系统。南矿的通风方式为单一抽出式,风流由主平峒经斜井进到230中段后,通过自然分风经各人行井到240、250、260、270各中段,由总回风井(南风井)排出地表。地表装有二台70B_2-21-№18风机,电机分别为210kW和180kW,交替使用,实测风量为46.0m~3/s,效率为23.70%。调查测定表明,由于作业中段多,作业面分布较广,采空区大又互相联通,造成南矿通风系统有效风量率低,内部漏风严重,采场电耙处风量不足,风机效率过低。通风系统的改造,将有助于提高有效风量率,排出炮烟粉尘,改善作业条件,保护工人的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