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序言近年来在不少产业部门的许多工程上采用了有机溶剂,这十年中有机溶剂处理装置有了相当普及,但是,在半数以上的工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仍未加处理而弥散在空气中污染环境。吸附并回收这些有机溶剂不仅是为了防止空气污染而且也是为了回收这些资源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很早我们就了解用粒状活性炭回收气体溶剂的装置,然而近年来用球状活性炭流动层式吸附装置,也有用纤维状活性炭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苯酚丙酮装置,系统介绍了活性炭吸附器在尾气处理中的使用情况及活性炭吸附和再生的工艺过程。经活性炭吸附器处理后的尾气中有机物含量低于10ppm,远远低于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最大限度回收了有机物。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纤维(ACF)是有机纤维材料经碳化、活化制成的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结构和吸附速度快、容量大、含碳量高、再生容易的特点,比传统活性炭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用于水质净化、废水的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回收废水中有用物质等方面,而且处理效果明显、应用价值高.但由于其价格较高、对大分子污染物的吸附性较差等因素,使得活性炭纤维在水处理中的广泛使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应当对其加强开发研究,拓宽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菲的吸附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剑飞  张新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9):1481-1486
为研究表面活性物质与疏水有机物的分离效能,以TX100(曲拉通100)为代表性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PHE(菲)为代表性的多环芳烃,使用活性炭对二者共存体系进行静态吸附和固定床吸附. 静态吸附结果表明,活性炭对TX100和PHE的吸附均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量分别为437.31和58.86 mg/g. 固定床吸附时,对应于14.7 cm的活性炭柱高,PHE穿透10%和TX100穿透90%的时间分别是420和270 min,从BDST(bed depth service time)模型中可以得到TX100传质区长度小于PHE,这为二者分离提供了条件. 通过活性炭固定床吸附可以在回收90%TX100的同时去除90%PHE,说明吸附法是一种回收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方法. 利用微波法再生活性炭,可使购置活性炭的成本降低4/5,进一步提高了回收法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可用于土壤洗涤工艺中回收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蒸气吹脱解吸法回收吸附在废活性炭中的醋酸丁酯,并对剩余废活性炭采用热空气加热再生法使其再生并用于污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工业回收中有很好的前景,而且经济上可行.  相似文献   

6.
载硫活性炭脱除天然气中单质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商业载硫活性炭脱除天然气中气态Hg0的吸附性能、影响因素、再生方法以及吸附动力学,同时结合BET,FTIR,XRD等表征手段提出载硫活性炭脱汞机理.结果表明,空速对脱汞效率限制作用有限,空速从12000 h-1提高至48000 h-1,脱除率变化范围在7%以内.增加汞浓度在初始阶段可以提高其脱汞率,增加单位质量活性炭对汞的吸附量,提高温度会增加吸附体系内的活化分子,提高脱汞率,温度在80℃时效果最优,但是温度过高则会产生负面效应.不同阶段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化学吸附是整个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热脱附实验表明载硫活性炭的脱汞温度是在300~450℃,再生后对汞的吸附能力减弱,其原因可归为再生过程中碳硫键的损失和活性炭二次碳化时表面的烧蚀.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废粉末活性炭的循环利用,采用水热炭化对吸附处理染料废水产生的废粉末活性炭进行再生,考察了水热炭化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初始pH和再生次数等因素对废粉末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320℃的水热条件下反应8 h得到的再生粉末活性炭用于吸附处理染料废水,色度去除率在95%左右,废粉末活性炭再生率可超过60%,且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活性炭再生.经过5次吸附再生循环,废粉末活性炭再生率为55.54%,再生率仅下降6.06%.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新粉末活性炭、废粉末活性炭和再生粉末活性炭的官能团种类基本一致;表面官能团Boehm滴定测定结果显示,再生粉末活性炭表面碱性基团含量降低、酸性基团含量增加.由于升温改变了废粉末活性炭的吸附平衡,有机物从其表面脱附,部分有机物在再生液中降解;此外,废粉末活性炭表面不易挥发和脱附的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炭化所得的产物能进一步吸附有机物,因此导致了废粉末活性炭的再生.研究显示,水热炭化对废粉末活性炭有较好的再生效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水处理用的粒状活性炭的再生方法“饱和炭”(即丧失了吸附性能的炭),一定要进行再生,才能经济合理的使用活性炭技术。所谓再生,即在活性炭本身结构不发生或极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特殊的方法将被吸附的物质从活性炭的细孔中去除,以达到重复使用活性炭的目的,再生效果要以再生后炭在各种性能上与新活性炭相比是否接近来评价。水处理用的粒状活性炭的再生技术,随着活性炭在水处理方面应用范围的扩大,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目前经济、安全、可靠和得到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粘胶基活性炭纤维(ACF)对丁酮废气的动态吸附行为、吸附条件及水蒸气解吸再生性能等,包括进气浓度、气流速度、ACF填充量、水蒸气再生条件对活性炭纤维吸附丁酮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低流速、高填充量均有利于吸附;ACF经水蒸气解吸、空气吹脱,可实现ACF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
萃取-吸附法处理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溶剂萃取-活性炭吸附处理某制革厂的高浓度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ρ(DMF)为93 4g L),研究了CHCl3对DMF的萃取效果、活性炭对萃余液的动态吸附性能、用溶剂CH2Cl2再生的效果和反复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CHCl35级逆流萃取后,萃余液ρ(DMF)降到1 33g L,萃取率达98 6%。萃取液拟用精馏分离回收CHCl3和DMF。萃余液经活性炭吸附后COD可降到100mg L以下,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饱和活性炭经CH2Cl2洗脱、160℃空气活化再生后,其吸附性能和数量基本不变,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系统在石油库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商业油库石油产品装车过程中蒸发的油气进行回收。对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的吸附和解吸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作了介绍,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吸附法净化燃煤烟气汞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再生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纤维吸附法以及我们所研究的载银活性炭纤维-低温等离子体原位再生技术等,希望能够为我国汞谈判、汞减排及汞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经济地回收和再用气体排放物中的溶剂。自从活性炭吸附剂商品化以来,这一技术已延续了五十多年。然而,使用普通颗粒炭吸附工艺回收那些具有腐蚀性或反应活性的溶剂却是一项危险技术。当然能减小危险性,但操作费用高,或者设备投资大。本文介绍一种日本开发使用的活性炭纤维工艺,该产品其炭表面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它与颗粒炭相比,其吸附容量大,吸附和脱附速度快。称为KF的炭纤维装置可用于脱附周期短的操作,对于回收那些象1,1,1-三氯乙烷,二氯甲烷的腐蚀性溶剂和甲乙酮之类的反应活性溶剂,比普通颗粒炭装置更适用。主要优点是: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镀铬车间废水,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对Cr6 和Cr3 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试验.通过微型反应柱集成装置对穿透时间、吸附容量及活性炭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动态试验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地处理含铬废水.  相似文献   

15.
王红玉  羌宁  胡瑕 《环境科学》2011,32(12):3667-3672
以精密陶瓷制造过程中排放的甲苯和异丙醇混合气体为目标气体,采用4段活性炭吸附柱串联吸附实验方式研究了混合组分气体直接吸附分离回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异丙醇和甲苯这2种物性具有一定差异的物质在吸附床的长度方向存在明显的分层吸附现象.在表观气速0.42 m·s-1、异丙醇与甲苯入口浓度分别为477 mg·m-3和746 mg·m-3、吸附柱总长为26cm条件下,通气吸附798 min时,0~10 cm长度段炭层吸附甲苯量为184.5 mg·g-1,吸附异丙醇量为0 mg·g-1,而21~26 cm长度段炭层吸附甲苯量为0.92 mg·g-1,吸附异丙醇量为91.2 mg·g-1,通过分段再生回收分别得到了纯度99%以上的甲苯和异丙醇回收液.弱吸附质异丙醇在吸附过程中存在气相浓度增浓现象,该现象导致实验条件下部分活性炭层区域对异丙醇的吸附量提高了27%以上.通过多段串联吸附、分段再生回收的方式可以实现混合气体的直接吸附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16.
吸附法加油站 油气排放处理装置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吸附法油库油气回收装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性炭吸附法在加油站油气回收中的应用工艺,较好地解决了吸收装置占用场地的限制,增加了吸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对比了两种吸附材料疏水硅胶与活性炭在油气回收装置现场应用效果,对装置出口浓度、吸附量、脱附真空度等参数进行了长期的检测对比,结果表明,疏水硅胶与活性炭表现出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二者联用形成的混合吸附剂具有更高的吸附量,油气更容易被脱附,在使用的4年多时间中吸附量没有减少,表明其使用寿命更长。根据检测期间吸附罐出口浓度变化和周围异味情况的分析,提出在设计吸附罐和选择吸附剂时,应留有较大的吸附裕量,吸附罐进气时间设置应大于其再生时间,应选择更易脱附的吸附剂,并给出了判断吸附剂失效和更换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态二氧化碳再生活性炭法治理甲苯废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制鞋业产生的含甲苯、苯和二甲苯废气的治理大多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该课题提出以压缩二氧化碳为脱附剂,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再生活性炭及回收甲苯工艺。实验表明,以液态或超临界态的压缩二氧化碳作萃取剂,采用萃取法可完全再生活性炭,其采用液态优于超临界态;压缩二氧化碳对活性炭具有扩孔作用,可增加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多次再生的活性炭吸附容量几乎不变;萃取剂的用量和密度显著影响着活性炭的再生效率;活性炭捆包填充在脱附塔中,不会显著增加脱附的阻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吸附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白土、活性炭、大孔性吸附树脂、人工合成沸石及碳分子筛等。由于它们都是多孔性物质,可以用来进行空气及溶剂脱水、回收有机溶剂、产品精制、脱色及作为有机合成的触煤载体等,特别是大孔性树脂和活性炭,近年来在治理“三废”污染上更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活性炭吸附的基本概念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活性炭最初在制糖、医药、化工、食品等工业上用来精制、脱色及除臭。随着粒状活性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效率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酚为吸附质 ,重点研究活性炭在湿式氧化再生前后的碘值、焦糖值、穿透曲线、吸附等温线及标准吸附等温线法等几种再生效率评价方法的差异及其适用性 .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 ,认为碘值、焦糖值和穿透曲线法不适宜评价活性炭WAO再生效率 ;而吸附等温线试验法虽能客观反映WAO中活性炭的再生效率 ,但其实验工作量太大不便使用 .研究结果还表明 :标准再吸附实验法是一种适合于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的相对简便、灵敏、准确的再生效率的评价方法 .在WAO的主要参数即压力、温度和时间分别控制在 0.6MPa、250℃和 1h时 ,活性炭再生效率达到5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