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姜成刚 《安全》2011,32(3):48-50
安全社区要求在安全社区的治理模式下,通过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建立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动员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伤害事故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有效持续预防和减少各类对人的伤害和事故的发生,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安全健康的目标,体现了先进的安全理念和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现代职业安全》2013,(3):11-11
本刊讯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切实强化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管理,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委办2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出台《自治区安全社区建设评定标准》,从12个方面、50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定。即: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与职责、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安全促进项目、宣传教育与培训、应急预案和响应、监测与监督、事故与伤害记录、安全社区建设档案、预防与纠正措施、评审与持续改进。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必须通过自治区安全社区评定。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港口码头输电、变电、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对于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等难以有效遏制的问题,研究应用系统管理方法防范化解风险。首先,分析安全管理对港口供电系统运行的价值和作用;然后,提出并构建“七抓七提升”管理模型;最后,以国家能源集团港口供电为例,进行系统管理情景设计。结果表明:应用基于风险预控的“七抓七提升”系统化管理模型,可做到供电管理规范化、运检管理专业化、检修作业标准化、文明生产精细化,实现事故风险可控、在控、能控。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的若干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简要论述了安全社区和安全促进的概念以及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的发展状况 ,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的认可标准及其有关指标。笔者提出了中国安全社区建设若干建议和对策 ,尽快制定我国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及其考核管理办法 ,将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公共安全、事故预防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 ,将社区安全水平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跨学科合作研究 ,开展城市安全社区与农村安全社区的建设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给事故预防与调查提供有效方法和依据,运用信息科学与安全科学方法,开展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所致事故模式研究。基于信息流动的一般模型,构建安全系统中安全信息流动的一般模型;分析安全系统中引发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并构建"信源-预测-决策-执行"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的事故致因模式;根据事故案例,分析验证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的事故致因模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的事故致因模式主要包括"真信源—安全信源"信息不对称、"安全信源—安全信宿"信息不对称和"安全信宿—安全信宿"信息不对称等3种事故致因模式,且具有充分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2009年,新江湾城街道加入WHO(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成为国际安全社区。自建设安全社区以来,新江湾城街道一直致力于各类事故与伤害的预防、干预,以建设安全社区体验中心为切入点,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提升社区的安全保障水平。然而,在安全社区体验中心的实际管理中,新江湾城街道遇到了人手不足、经验缺乏等问题,通过  相似文献   

7.
冯志斌  佟瑞鹏 《安全》2009,30(10):26-29
城市社区公共场所作为经济文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各种活动。公共场所入群高度密集,一旦发生灾害,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人员密集场所的非常规突发事件以及城市社区运行承载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发生在7类人员密集场所12类事故的460个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我国人员密集场所易发的事故和事故易发的场所,以及几类易发事故和其场所的原因,以此总结出我国社区各类人员密集场所易发事故的现状。对人员密集场所事故风险采取预防、管理和控制,制定全面的风险预防策略,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执行严格的应急控制措施,是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运用FTA(事故树分析)的定性方法,分析船用废气锅炉典型故障问题的事故树模型,探讨了船用辅助锅炉安全管理中典型故障的预防途径,为船用辅助锅炉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安全评价以及事故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工程总承包(EPC)联合体模式下,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割裂、理念不合的问题,以湖北中烟三峡卷烟厂新厂建设EPC总承包项目为例,充分借鉴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经验,并引进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相对成熟的矩阵管理模式,扩大横向项目管理专业优势和纵向职能管理体系架构,尝试构建一种“网格+矩阵”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结合无人机巡航、监控联网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模拟演练等技术手段,提高预防能力和监测预警能力。结果表明:“网格+矩阵”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解决常规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中各参建单位职责不明、监管乏力的问题,提升企业安全效益,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0.
如何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效预防事故及高效处置事故是现代安全管理研究的方向。基于PDCA理论的研究以及现代应急管理和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M -MP2R动态的现代安全管理新方法,构建M-MP2R模型与体系,模拟出M-MP2R运行流程,分析M-MP2R的特点,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丰富了现代安全管理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安全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安全管理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美国安全心理学家海因里希一生从事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先后调查了解了美国50万起的事故,分析了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前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他于1959年出版的《工业事故预防》一书.对事故的预防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宝明 《安全》2005,26(4):i001-i001
安全社区建设,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率先发起和倡导的,198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事故和伤害预防会议,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发表了"安全社区"宣言,强调所有人类在保障自身健康和安全方面均享有平等的权利.安全社区建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了推广和成功的实践,并受到高度重视和关注.安全社区建设,就是以社区为基础,实现社区群众安全、健康为目标的活动,主要是全面改进社区的安全水平,促进社区生活、工作环境和质量的提高,加强安全预防,提高居民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事故和人员伤害.开展建设安全社区活动,建立和促进安全生产、公共安全、道路安全、老人安全、校园安全、社区群众安全的预防和持续改进,并贯彻公众参与、公众受益的原则.近十多年来在世界30多个国家,建设了80多个安全社区.这项活动的推广,在安全社区建设的国家和地区事故率和人员伤害降低和减少30%~50%,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198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预防事故和伤害世界大会上提出安全社区的概念以来,安全社区计划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接受、认同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安全系统思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全国各类意外伤亡事故频发 ,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安全生产的目的就是要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财产安全。笔者认为 ,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必须要有安全系统思想 ,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 ,去组织管理安全生产各个要素的发展变化 ,从而对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 ,安全生产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企业安全生产是一个大的系统链 ,这个链上的要素是很复杂的。安全系统归纳起来有三大子系统 ,即政府安全系统、企业安全系统、社会安全信息系统。子系统又由若干分系统组成 ,如安全管理系统、工艺安全系统等 ,每个分系统可建立自成体系的安全模型 ,将各自的安全要素统一在一个模型中 ,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 ,就可能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从监管视角测量企业安全绩效对事故预防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梳理了企业安全绩效测量的研究背景、存在的问题及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绩效测量维度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急需建立超越技术特性、反映事故后果和管理过程的统一的安全绩效测量维度。目前,我国以事故致因理论和安全管理体系为切入点,通过事故致因逆推法和信息沉淀的方法建立了安全绩效维度,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包络分析及实证研究等方法验证了安全绩效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使用的四种评价模型体系,包括普适性的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工作环境—事故评价模型、三维预防安全管理模型和安全投入层次结构模型。论文基于各评价模型的特点,分析其适用性,用以指导安全管理工作中对评价模型的有效选取和组合。建立了这四种评价模型在典型行业中的适用表格,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公共安全研究所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于2005年新组建的一个重要科研部门。本所聚集了一批从事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指挥决策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研究人才。主要围绕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重大工程、人员聚集场所、交通运输等突发事故预测、预防、预警技术和重大事故灾难应急救授技术、城市社区安全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事故应急及预防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结合耦合分析理论研究事故中的安全信息传播。首先,从安全信息学层面提出安全信息概念,分析将耦合理论应用于安全信息传播和演化的必要性;然后,基于安全信息的本质规律,界定出事故的安全信息特有的4条特征;其次,从企业、政府和社会层面阐明影响安全信息的24项基本耦合因子;最后,根据文献及耦合因子建立包含9个关键点和42条路径的事故安全信息耦合作用路径图,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安全信息基本耦合模型。结果表明:事故安全信息耦合机制对于安全信息耦合过程及演化模型有指导意义,可为基于安全信息的事故应急与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安全科学,是探索研究安全与事故运动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规律,把传统的事后管理转变为在事故发生之前,从本质上超前有效预防、控制事故,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社会安定,促进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按照客观规律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有些企业的安全管理,长期徘徊于传统的事后管理阶段,平时主要任务是搞检查,发生事故时搞追查,安全工作随着事故的变化而变化:事故频率高—低—高,安全工作紧—松—紧,跟在事故后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各类事故十余万人,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  相似文献   

20.
为预防科研试验安全事故,利用行为安全管理(BBS)模型,研究提高科研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分析近5年化工实验室事故案例原因,结合当前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归纳出科研院所安全管理的重点及要点;基于行为安全管理模型,从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2个层面,即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人员个体防护、设备安全管控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及有效措施。结果表明:在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双重管理下,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和科研人员安全意识,从而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