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损检测技术对电厂设备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较其他检测技术,磁记忆检测技术是新兴技术,它是更快速、准确的预检测手段。便于电厂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本文提出了用磁记忆检测技术检测锅炉水冷壁设备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城市天然气埋地管道在线检测的项目和方法。介绍常用的PCM法检测原理,以及通过A字架确定防腐层破损点的检测方法,并结合实际检验项目,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这些方法进行城市天然气埋地管道在线检测,以及分析了这些项目检测的可行性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河流穿越管道所处自然条件和所受外力作用比陆地管道复杂,检测与维护操作困难,及时发现管道泄漏或断裂不易,导致事故发生率高,给周围居民带来严重安全威胁,同时给生产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埋深探测对查明河流穿越管道的位置及状态有重要作用,可为穿越段管道的全面检测、安全评估和监测维护提供技术支持,本文结合电磁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案例,开展了河流穿越管道埋深探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该研究对保障河流穿越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集输管道现有内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管道漏磁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及基本结构。针对集输管道难以检测的问题,通过分析集输管道特点对漏磁检测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并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判读、检测结果的分析以及现场开挖验证效果,说明了漏磁内检测技术在集输管道检测中应用效果良好,实用可靠,为其在集输管道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某埋地蒸汽管道地面上有局部蒸汽泄漏现象,具体泄漏点和泄漏原因不明.本文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该埋地蒸汽管道进行检测,在不开挖、不停气的情况下,检测出了泄漏发生的部位,通过对热成像图像分析及现场实地观察,分析泄漏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后续防护对策.通过该案例,表明红外热成像仪在埋地蒸汽管道泄漏失效分析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将磁记忆技术应用于储罐罐壁应力状态检测,发现了典型的整圈应力突变现象。利用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复验,排除了宏观缺陷存在,判定是由于应力集中引起的早期损伤。并针对罐壁的应力分布状态及储存介质腐蚀特性进行了应力集中原因的研究和分析,为后期储罐使用及维护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埋地液化气管道一般选用的是20#无缝钢管,尽管已采用石油沥青或环氧煤沥青、3层PE外防腐,但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腐蚀仍然存在:(1)原始(补口质量、防腐层与回填工艺等)缺陷是管道外部腐蚀的诱发因素:(2)天然震动和频繁的周期性外力机械振动(如道路交叉口)使应力不均匀的管件结合部位疲劳损伤,继而产生电偶腐蚀;(3)防腐层自然老化,阴极(牺牲阳极)保护能力减弱、排流条件发生变化而未及时调整,都会导致腐蚀速率趋高:(4)复杂分布而又方向多变的游散电流以及工业废液渗漏等因素的影响;(5)其它行业埋设地下构、建筑物时难以避免的开挖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埋地管道点蚀深度受土壤环境、运输物质、管道材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腐蚀数据存在不稳定性,会导致精确预测其点蚀深度存在较大难度,故提出RS结合MSSA-LSSVM预测模型。首先利用RS对腐蚀影响因素实现降维,提取关键影响因素;其次融合三步改进策略解决麻雀搜索算法已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利用时间复杂度分析对算法改进后性能进行验证;然后利用MSSA求解出LSSVM中核函数参数σ2和惩罚因子C的最优解,同时选取RBF核函数,使其预测性能达到最优,最终构建RS-MSSA-LSSVM的埋地管道点蚀深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且均优于其他模型,证明该模型鲁棒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从腐蚀机理出发,探讨了牺牲阳极法阴极保护的原理及应用特点,并就日常监检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水毁灾害是长输油气埋地管道灾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对环境危害最深远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分析埋地管道在水毁灾害中的稳定性,探讨了埋地管道在水毁灾害中的载荷分布情况;采用特征值屈曲理论,分析了埋地管道在水毁灾害中悬跨和漂浮2种主要形式下,不同管道外径和管道壁厚对埋地管道在水毁灾害中稳定性的影响,计算得到特定条件下埋地管道水毁的极限长度;建立了埋地管道在水毁灾害中的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管道在水毁灾害悬跨和漂浮情况下极限长度和屈曲位置不同,随着管道壁厚的增加,埋地管道在水毁灾害中的稳定性近似呈缓慢的线性增长;增大管道外径能够有效降低埋地管道在水毁灾害中的位移,并显著提高管道在水毁灾害中的抗屈曲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埋地油气管道泄漏事故发生频繁的现状,为了准确地预测油气管道的腐蚀状况,应用灰色GM(1,1)模型对埋地管道的管壁最大腐蚀深度进行预测,并结合马尔科夫链模型对管壁腐蚀的最大概率状态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对埋地油气管道腐蚀现状和运行情况的科学评价和预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检测数据较少的情况下,该组合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油气管道的最大腐蚀深度和腐蚀状况,为管道的进一步维护、维修和检测提供参考依据,对于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用压力容器的应力集中部位,在温度、压力和介质作用下会产生裂纹等危险性缺陷。采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能准确快速发现在用压力容器应力集中部位,实现在役压力容器损伤的早期诊断,为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城市燃气球墨铸铁埋地管道在土壤腐蚀作用下频繁失效的问题,开展土壤腐蚀模拟试验研究,首先,采用系统动力学流图和灰关联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土壤主要腐蚀因素。然后,以球墨铸铁标准腐蚀试片为材料,通过室内腐蚀模拟正交试验,得到试验区域土壤腐蚀因素的重要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孔隙率、含盐量、SO_4~(2-)含量、Cl~-含量、pH值。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含水量是影响试片腐蚀宏观形貌的主要因素。与碳钢材质的管道相比,球墨铸铁管道腐蚀受pH值的影响不显著,具有更好的耐酸腐蚀性。其他因素对两者的影响趋势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4.
埋地天然气管道小微孔泄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不完备信息条件下城市埋地管道占压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综合运用属性层次模型(AHM)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城市埋地管道占压风险评估实用方法。以燃气管道为例,分析燃气埋地管道占压隐患的7类影响因子及其对应评价指标,利用属性层次模型确定各影响因子及其评价指标的权重,各影响因子与其对应下属评价指标的权重组合值表示城市燃气埋地管道占压风险;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估计占压风险的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和累积密度曲线,确定评定城市燃气埋地管道占压风险等级区间。上述方法实例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模糊综合法的评价结果基本相符,但该方法考虑了权重组合值表征风险和用概率表征不确定性因素,方法较为简便实用,结果更加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由于天然气管道发展尚不平衡,很多区域在基础设施规划阶段并未将天然气管道建设纳入其中,因此,很多埋地管道都需要在后期重新规划敷设,致使其与周边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防护等级等方面与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往往存在一定差距。同时,由于部分埋地管道服役时间较长,经过长时间运营之后,周边地理环境可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质灾害对埋地管道安全运行的威胁,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外力作用下含缺陷管道的有限元模型,研究缺陷长度、宽度和深度3个参数对含缺陷埋地管道承载力的影响,确定优化的物理实验工况参数;对含预制缺陷的管道进行全尺寸静载物理实验,研究含缺陷的管道在3点弯曲静力加载情况下的缺陷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缺陷深度系数达到0. 6、缺陷长度系数达到0. 5之后,缺陷深度和长度的增加对管道承载外力的影响已不明显;缺陷宽度系数对管道承载力的影响随宽度系数增加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在役埋地燃气管道的可靠性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说明了对在役管道进行风险评估是减少事故损失、节约维修资金、保障管道安全营运的有效途径。腐蚀是影响在役埋地燃气管道寿命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用于埋地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埋地钢质管道交流杂散电流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并对其测试方法、干扰程度评价指标、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比较了国内外不同标准对于交流干扰程度的评价指标,对比了交流杂散电流常见接地排流方式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结合现场检验实例阐述了交流干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管道检测人员以及业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井下套管损伤会造成井况恶化,致使正常井转变为套损井。为了防止套损井的出现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对套管进行早期损伤检测。采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对套管内壁环切,将套管壁厚设计为等值递增和不等值递增两种形式;根据实验数据,对磁记忆检测信号梯度值、信号梯度波峰值及信号梯度峰宽值等特征参量与壁厚、壁厚变化量的定量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磁记忆检测信号梯度值、信号梯度波峰值及信号梯度峰宽值等特征参量,可以很好的表征套管壁厚的变化情况;信号梯度值与套管壁厚呈线性递增关系;信号梯度波峰值和信号梯度峰宽值均与套管壁厚变化量呈线性递增关系。该试验结果有助于完善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定量化研究和利用磁记忆原理检测套管损伤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