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可为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依据。移动源普查应结合本次普查工作之机,建立云南省移动源普查基础信息库,精准掌握移动源分布情况、污染防治措施情况、各类别移动源成分和构成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全过程做好移动源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和质量控制工作。介绍了云南省移动源普查数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普查数据审核要点。  相似文献   

2.
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在即,本研究简要回顾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普查技术、数据管理应用等不足。指出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与第一次普查相比有着迫切的管理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因此,建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一是以适应未来环境管理要求为目的,重点放在污染源活动水平调查上;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延伸普查数据生命力;三是突破传统数据库限制,采用大数据技术维护数据生命周期;四是借普查大数据创新环境管理方式,实现污染源信息动态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8号现公布《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十月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污染源普查,保障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污染源普查的任务是,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提供依据。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污染源,是指因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场所、设施、装置以及其他污染发生源。第四条污染源普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第五条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污染源普查经费应当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控制支出。第六条全国污染源普查每10年进行1次,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第七条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及时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第二章污染源...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市日前下发《关于开展天津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锅炉清查工作的通知》,定于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开展我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锅炉清查工作。各区普查机构要按照全面覆盖、不重不漏的原则,开展入门入户拉网式清查,摸清所在区域生活源锅炉分布情况和每台锅炉使用信息,采集生活源锅炉基本信息、锅炉运行和污染治理情  相似文献   

5.
根据鞍山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水污染物排放的数据结果,对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全市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等排放水污染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水污染物主要排放污染源,指出鞍山市水污染方面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农业源、生活源对水污染物排放贡献比较大,工业源水污染物排放贡献也不可忽视.并针对生活源污水治理、农业源的污染治理、流域...  相似文献   

6.
结合参与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梳理、分析和总结了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在入户调查和数据审核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数据质量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成果,及普查成果在排污许可制度中的应用,通过排污许可制实现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动态更新,可使普查成果活起来,为污染源普查成果最大化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等标污染负荷法在苏州市污染源普查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法的基本意义和数学公式,并且结合苏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实际,描述了在苏州市污染源普查结果的评价中,通过使用该方法后找出了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行业、以及主要区域,从而为当地的环境管理提供了明确的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9.
2016年10月,国务院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范围包括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污染源普查工作对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摸清污染源底数、提升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8,(12)
正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生态环保工作方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自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全面启动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东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全省污普"一盘棋"思想,各自按照职责分工扛起了污普责任,确保各类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探秘广东伴生放射性矿普查,专业活专业做伴生放射性矿普查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唯一的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11.
新政     
《环境》2017,(10)
<正>《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出台国务院办公厅9月10日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依据。本次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6,(11)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通知》要求,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迟报、虚报、瞒报和拒报普查数据,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污染源普查,十年磨一剑。在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形势更趋严峻的背景下,其采点采样、构架宏观的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即将开始,本人全面参与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正式普查以及普查更新,根据工作经验,从普查宣传、人财物筹备、普查方案确定、考虑区域地方特点、表式设计、普查系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够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7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2009年和2010年进行的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填报、汇总、模板审核实际遇到的问题,对2007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及2010年修正版手册中的某些行业系数,在填报和审核中遇到的与实际产生偏差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通启运河水污染状况比较严重,人民群众要求治理流域污染的呼声非常强烈.依据污染源普查结果和通州区环境监测站日常监测数据,对通启河流域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河水质污染类型,主要污染行业和污染因子,以及污染源分布情况,并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18,(12)
正11月13日22时,夜色渐浓,很多人已经进入梦乡,而此时的惠东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资料归档、录入系统、讨论并解决问题,一派繁忙景象。这是惠州全力以赴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一个缩影。自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手脑并用、智慧碰撞、加班加点,成为惠州普查员们工作的常态。今年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普查阶段,是普查工作关键年。惠州市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积极成立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办公场所、经费等保障条件,扎实推进,狠抓落实。按照计划,11月底前完成数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云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危险废物普查数据,选取《云南省铅锌行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产排污系数手册》中铅锌冶炼烟尘产污系数,采用正向和反向验证两种方法对系数开展验证研究,验证系数的适用性、代表性,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2021年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共496个污染地块,对其区域分布、土壤和地下水超标污染物特征、污染的行业相关性、场地地质条件等数据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污染地块主要分布于京津和冀南,长三角污染地块数量最大且分布广,珠三角污染地块则密布于珠江口.整体上土壤污染以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为主(48.43%),地下水则是有机污染占比(42.49%)最大.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和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污染地块风险负荷指数大于0.25,为较高风险;塑料和橡胶制品业、机械制造、金属制品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皮革、皮毛制造业污染地块为中风险,其余行业污染地块为低风险.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分布与历史行业类型息息相关,如土壤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超标污染物种类最复杂,卤代烃(占比12%)和苯系物(占比10.4%)相比其余行业占比更重,地下水中各行业重金属污染和常规指标如氨氮需要关注.土层深度上各类典型污染物最大超标普遍分布在0~5m,整体上重金属最大污染超标深度大于有机污染最大超标深度;土壤性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的等标负荷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利用等标污染负荷的方法,从污染物类别、空间分布、行业排放、耦合特征4个方面,分析了2007年全国工业污染源废水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等标负荷大小排序依次为总铬,砷,镉,铅,汞,等标负荷法较总量统计方法更能科学反映我国现阶段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特征;2007年重金属等标负荷和单位增加值等标负荷排序结果不完全相同,两者最大的省区分别是广东省和湖南省,最大的行业均是金属制品业。我国应将广东、湖南、浙江等八大重点省区,金属制品、有色冶炼等四大主要防控行业,总铬、砷、镉3类主要污染物作为废水重金属污染物减排的重点;尤其应将广东省金属制品业总铬排放,湖南省有色冶炼业镉、砷和铅排放及浙江省皮革制品业总铬排放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9日上午,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入户调查工作部署推进电视电话会议,总结前期工作,动员部署广东入户调查工作。副省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许瑞生,生态环境部普查办主任、国家环境保护督察专员洪亚雄参加会议并讲话。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鲁修禄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