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亚运时段广州大气污染物来源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NAQPMS)研究2006年亚运时段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同时结合污染源追踪方法,分析珠三角各城市的源排放对广州全市、广州二环以内市区、广州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污染物浓度贡献.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较好地反映广州各污染物(NO2、SO2、PM10)浓度的变化;广州全市、广州市区、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污染物最主要来源于本地排放,而周边城市以东莞的贡献最大.3个源受体中,广州市区受本地排放的影响最显著,来自本地的NO2、SO2、PM10的月均贡献率分别为89.5%、75.4%、86.7%;东莞则对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影响最为突出,其NO2、SO2、PM10的月均贡献率达9.3%、23.8%、21.7%,而日最大贡献率高达19.3%、40.2%、48.7%.因此在大力削减广州本地污染排放的同时,对周边城市特别是东莞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将能有效改善亚运场馆附近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
运用CALPUFF模型对深圳及周边地区(东莞、惠州、番禺)污染源排放对深圳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量化了各地区排放对深圳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贡献j分析了深圳本地各类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深圳本地排放量低于或接近外地源排放总量,但对于这三项污染物,本地源排放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远大于外地源的影响,贡献率达到70%~85%,因此深圳市大气污染控制应以本地污染控制为主,周边控制为辅。要改善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应全面加强深圳市机动车、船舶、重点工业源、道路扬尘源和电厂污染控制,并大力加强无组织排放面源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推动京津冀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采用2003—2012年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三市API日报数据、气象数据、PM10、SO2、NO2年均浓度值,对比分析其大气污染特征、首要污染物及变化趋势。进一步结合已有环保政策及各市污染排放强度、单位产值能耗及NOx排放量探讨污染控制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近十年空气质量为天津(优于)>石家庄(优于)>北京,且API存在明显季节变化规律(夏季低;春、冬季高),在显著性水平p<0.05时,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与API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Daniel趋势分析表明2003—2012年北京(PM10、SO2、NO2)、天津(PM10、SO2、NO2)、石家庄(PM10)三市空气质量指标呈好转趋势;石家庄市SO2、NO2年均浓度值有所下降,但趋势不明显;近十年北京、天津、石家庄首要污染物是PM10,实质上是PM2.5;今后控制SO2排放的工作重点在于加大天然气及清洁能源对煤炭替代、提高能源效率,而不同城市控制NOx排放的工作重点不同,北京市重点在于治理交通污染源;天津、石家庄重点在于加大工业脱硝力度。  相似文献   

4.
淄博市大气污染特征模型模拟及环境容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在我国构建基于"浓度控制、总量控制、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模式,结合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及《淄博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利用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了淄博市及其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特征,并基于模型模拟结果采用多目标线性优化方法估算了淄博市SO2、NOx、PM10这3项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研究表明,淄博市大气污染受外来污染源影响大,外来污染源对淄博全市SO2、NO2、PM10年均浓度贡献率分别达26.34%、21.23%、14.58%.淄博市各区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其中周边区县对张店中心城区的SO2、NO2、PM10年均浓度贡献率分别为35.96%、43.17%、17.69%.淄博市不同区县的空间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周村区、桓台县、张店区、淄川区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对城市空气质量的综合影响明显大于其它区县.淄博市要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要求,SO2、NOx、PM10的环境容量分别仅为8.03×104、19.16×104、3.21×104t.因此,在山东半岛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确保淄博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昆明市2007—2012年空气质量数据与空气质量影响因素数据进行关联度计算,定量识别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PM10与7项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均>0.8,属高关联;SO2排放总量与SO2浓度的关联最大,其余影响因素与SO2浓度的关联程度分别属于高关联与较高关联;与NO2浓度关联最密切的为城区人口、SO2排放总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要总体提高昆明市空气质量可以优先从减少城区人口、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减少SO2排放总量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6.
根据眉山市2006—2012年空气质量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SO2、NO2、PM10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污染物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污染最严重;7年年际变化中,SO2浓度先上升后下降,NO2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PM10浓度明显下降;2012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系数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PM10(0.39)SO2(0.32)NO2(0.29);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眉山市空气质量属于轻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机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在某机场选取三个监测点,在正常飞行条件下,对不同时间段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七天监测期间,机场及机场周围SO2、NO2浓度均未超标,PM10在机场内部有一天超标;各时间段SO2的贡献率在2.9%~12%,各时间段NO2的贡献率在6.9%~77%,机场飞机的尾气对周围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以修正A值法估算渭南市大气环境容量,为渭南市大气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以箱模型为基本模型,利用陕西省气象台整编的1961-2008年气象资料,推导出宏观总量控制修正A值法,除韩城市、潼关县、浦城县、白水县和富平县A值大于国标A值,其余渭南各市县A值小于国标A值。在新空气质量标准标准的要求下,渭南市SO2、NOx、PM10环境容量分别为19.55×104t/a、10.50×104t/a和18.97×104t/a。为了保证各分区的环境质量,中架点源排放量与低源排放量之和应小于各分区容量,韩城市应注意改善中、低源NO x排放,其它区县NO x剩余容量有限,在严格的新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下,应加强对各区县中架点源与低架源的NO x控制,重点控制水泥行业、炼焦业和机动车的NO x排放。从整个城市考虑,从整个渭南市污染源排放来看,SO2总体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12.917×104t/a,NO x总体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8.016×104t/a,为了减少其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应提高火电厂脱硫效率,重点加快电厂脱硝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2006~2012年珠三角地区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06~2012年监测结果,分析了珠三角地区SO2、NO2、O3和PM10浓度的年、月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产生时空分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7年来,珠三角地区SO2、NO2和PM10浓度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61.7%、17.4%和24.3%,O3浓度呈上升趋势,增幅为12.5%,总体而言,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呈好转趋势;湿季(4~9月)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干季(10月至翌年3月),各污染物浓度的月变化均呈双峰型,SO2、NO2和PM10峰值浓度出现在12月和3月,O3峰值浓度出现在10月和5月;SO2、NO2和PM10浓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广佛地区,O3浓度在外围郊区呈现高值,各部分地区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不一致,中部经济核心区一次污染物浓度下降趋势更为显著.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和政府治理是驱动一次污染逐年好转的主要因素,而政府对VOCs排放控制相对薄弱,VOCs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二次污染(尤其是O3污染)加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大气TSP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重庆市工业区(九龙坡)、商住区(渝中区)和清洁对照区(北陪区)的总悬浮颗粒物(TSP)监测结果。结果表明,工业区TSP年均值浓度超过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2mg/m^3)23%,其它两区域未超过此标准。说明重庆市工业生产对颗粒物污染影响严重,空气质量不容乐观。用离子色谱分析了TSP中9种水溶性离子组分,结果显示:各离子年均值浓度顺序为[SO4^2-]>[NO3^-]>[Cl^-]>[F^-]>[Ca^2 ]>[NH4^ ]>[K^ ]>[Na^ ]>[Mg^ ];年均值浓度区域变化为:工业区>商住区>对照区。NH4^ 、K^ 、Ca^2 、NO3^-和SO4^2-等离子的浓度季节变化规律相似:春季和秋季高于夏季和冬季。相关分析显示:工业区TSP浓度主要受局地排放的煤烟尘影响;商住区主要受局地稳定性污染源和远距离输送污染物影响;对照点的TSP主要来源于远距离输送的煤烟尘、土壤尘和海盐粒子等微小粒子。  相似文献   

11.
海水养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海水养殖对全球海水产品供应的贡献持续增加,但是海水养殖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外海洋、环境等领域科学家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海水养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般包括在海岸带地区建设养殖场对海域或土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为维持养殖生产活动所需的超量海域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海水养殖残饵、代谢物污染及养殖生物外逃对海洋生态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本文首先综述了上述影响,并展望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对策,以期为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磺胺二甲基嘧啶对镉在针铁矿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婷  杨琛  王丽  党志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2):602-609
环境中抗生素与重金属的共存会使各自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态效应变得更为复杂,为了准确评估磺胺二甲基嘧啶(SMT)与重金属镉复合污染下的环境风险,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中性条件下磺胺二甲基嘧啶与镉的络合特性;采用批量振荡吸附平衡法,研究了SMT存在的条件下针铁矿对镉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SMT与镉有一定的络合能力,络合常数log K值为-3.31;针铁矿对SMT和镉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在SMT存在条件下,针铁矿对镉的吸附容量明显增强,这可能是由于SMT改变了针铁矿表面带电情况,红外结果表明在吸附过程中形成了针铁矿-SMT-镉三元络合物.因此,在评估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环境影响时,需要考虑到污染物之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改性凹凸棒土对水溶液中苯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改性凹凸棒土对水溶液中苯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土对苯的吸附量和去除率提高了2倍多,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甚小,吸附量随温度上升而增加,改进的BET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实验等温线,其吸附机理可能为表面的疏水作用与化学吸附和进入内部孔道吸附。  相似文献   

14.
环状糊精在生物法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物法进行污水的处理,因其环保高效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废水中的毒性超过一定浓度,生物淤泥的脱毒能力会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害。概述了环状糊精的结构、性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将环状糊精应用于生物法废水处理,以其特有的结构特点可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快速的城市化在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佳木斯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为例,分析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及机理,为解决佳木斯市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解决途径,同时为佳木斯市未来的城市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化感物质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马瑞霞 《环境科学》1999,20(1):80-83
3种来自小麦秸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化感物质,在不同浓度及不同PH条件下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在0.26、2.58、5.15mmol/L浓度下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0.52%,11.6%和9.02%;  相似文献   

17.
《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及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辉 《交通环保》2004,25(2):32-35
介绍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论述了中国加入该公约的必要性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加入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后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工底泥对除草剂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tompSC(有效成分为二甲戊灵)和Hora FloSC(有效成分为异丙隆)2种除草剂为供试药剂,以栅藻(Sencedesmus subspicatus)为非目标生物,建立了一种在水/底泥系统内检测农药生物有效性的方法.除草剂在该系统内的吸附程度比预测的低.除草剂的生物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其极性,亲脂性的二甲戊灵被人工底泥强烈吸附,因而对水藻的生物有效性低.此外生物有效性还可能与水中是否存在可溶性有机碳(DOC)有关.  相似文献   

19.
苯丙胺对铜绿微囊藻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苯丙胺在不同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低浓度苯丙胺在弱碱性条件下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高浓度的苯丙胺则抑制其生长。苯丙胺对铜绿微囊藻 2 4、48、72、96h的EC50 值分别为 2 4 .52、1 6 .51、1 0 .76、9.60mg/L ,且其毒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土壤粉碎粒径对土霉素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明土壤粉碎粒径对土霉素在土壤上吸附的影响,以2个性质差异较大的潮土和紫色土为供试土壤,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土霉素在不同粉碎粒径的2种土壤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①潮土和紫色土对土霉素的吸附量均随时间逐渐增大,最后在24 h时趋于平衡.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抛物线模型、Elovich模型、双常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