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文化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湖南西部作为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拥有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具魅力的民俗艺术形式。在述评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特色以及特殊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战略构思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随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到古老的历史街区去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保护得较好的历史街区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在总结和阐述历史街区内涵、历史街区与旅游关系的基础上,对长春市6大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的乐清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阐述了雁荡山的地质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以及旅游景区建设与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提出了雁荡山游览区开发、科学考察区开发、游息区开发和地质遗迹保护、生态保护和史迹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4.
5.
对开发三峡库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曦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16(3):186-187,138
运用旅游文化学理论 ,并结合三峡旅游的实际 ,对三峡库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开发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竣工后库区面临着移民安稳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压力,文化旅游业是化解这一难题的优势产业.在分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有利因素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将秭归县整体建设成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生态富民型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经济强省。要真正把旅游业作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就必须彻底扭转当前对旅游文化资源的粗放式经营和管理局面。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和云南省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和宣传上的不同做法和和态度的比较,总结了云南成功经验,希望从中得到启示。总之,只有实现内涵式旅游开发,把未来旅游吸引力放在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方向上,四川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命题.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详细介绍了民族地区应结合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赋存状况,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把发展具有竞争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和产业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以实现民族地区优势资源的转换和产业结构战略转移,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生物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山东省生物旅游资源的现状、开发和保护作了初步探讨。生物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植物旅游资源和动物旅游资源两大类。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多样,因而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旅游资源.突出表现在种类丰富,珍稀种类众多,时空分布格局较好,鸟类、温带花果为其优势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游览和科学考察价值。丰富的生物旅游资源在山东的旅游业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应该科学、合理地加以开发,开展生态旅游、观鸟旅游、观果、赏花旅游及科学考察旅游,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0.
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大有可为 民族地区具备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集中表现为:①丰富多样性.我国民族地区纵跨多个纬度带,从陆上极高点到极低点各类地形兼备,江河湖泊众多,生物品种丰富,自然景观雄奇壮丽;加之50多个民族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珍稀的古迹遗存,人文景观异彩纷呈.②不可替代性.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下军阵"秦陵兵马俑、"壁画长廊"敦煌莫高窟等,都是世界级的精品、绝品资源;一些民族文化和民俗艺术形式,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蒙古族"鄂尔多斯婚礼"、纳西族古乐、白族"三道茶"、傣族"泼水节"等,独具魅力,堪称人间瑰宝.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品位高,而且独特性强.③原始神秘性.由于受人为破坏较少,目前这些资源大都保留了其原始风貌,给人以强烈的新奇感,符合世界旅游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和趋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湖南西部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系统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合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构筑湖南西部黄金旅游区的基石。分析了民俗、民俗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湖南西部民俗旅游资源的结构及其特征,提出了湖南西部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原则、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经济强省.要真正把旅游业树立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就必须彻底扭转当前对旅游文化资源的粗放式经营管理局面.只有实现内涵式旅游开发,把未来旅游吸引力放在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方向上,四川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古建筑旅游是目前我国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矛盾是我国古建筑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与科学保护的核心问题。从旅游学角度研究古建筑的保护及其发展,首先对古建筑的旅游认识进行了阐述,剖析了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以期能“延年益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宜宾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对旅游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功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越来越被旅游业所重视。宜宾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对宜宾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宜宾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把宜宾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做大做强宜宾旅游美食文化产业提出了一些开发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条件。保护和管理好自然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跨世纪绿色工程的重要战略。本文通过对秦皇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调查与思考得出结论:将秦皇岛建设成以旅游为龙头的生态城市是秦皇岛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水乡周庄为例,对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镇旅游开发应坚持的三大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应采取的三大对策--进行科学规划、创新开发思路、扩大对古镇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徽州文化形态的整体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州文化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根据文化形态对徽州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开发,如扩大开发内容,全面开发景观,更好展示徽州物质文化;引导游客参与,深度体验徽州制度文化;营造氛围,感受徽州精神文化等,并得出了基于文化形态的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燕岩溶洞旅游资源及其旅游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怀集的燕岩溶洞因金丝燕的定期群居而成为独特的溶洞旅游景观。基于对它的深入考察,阐述了地貌环境与结构、小气候生境、溶蚀过程等与金丝燕群居于此溶洞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生代造山运动形成的高险地貌,继之溶蚀形成的节理裂隙发育的巨洞为金丝燕提供了着附的安全环境;宽阔的地下河及其造就的高湿度提供了金丝燕习惯栖息的海洋性小气候;硬质水温条件以及盆地孤峰模拟的海岛生境则成为金丝燕久居的重要原因。燕岩旅游资源划分为观赏性旅游资源、参与性旅游资源、娱乐性旅游资源等不同类型,形成洞内与洞外不同组合。燕岩旅游的深入开发有赖于对生态文化的发掘。为此,要通过客流分流、建筑控制、活动限定等措施保护金丝燕的生存环境;提炼金燕文化的精髓,积极利用“燕子节”等节庆活动以及其它文化场馆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化旅游资源结构,塑造燕岩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9.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贵州旅游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爱平  安和平  唐丽萍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1054-1056,1006
分析得出贵州旅游资源具有自然资源富集、自然景观奇特、民族文化资源浓厚、红色旅游资源宝贵而丰富、气候资源宜人等比较优势。从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对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针对贵州旅游业加快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