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有机氯农药(OCPs)在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表土中的分布趋势、组成特征、来源及污染水平,采用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6个代表性表层土样中20种OCPs.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20种OCP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除DDE、顺式氯丹、反式氯丹、狄氏剂)16种检出率高达100%,氯丹类和DDTs是主要污染物,不同采样点有机氯农药含量差异较大.OCPs总量变化范围在5.57~2 618.57 ng·g~(-1)之间,平均值为467.28 ng·g~(-1),与国内外其它区域相比,研究区表层土壤中HCHs和DDTs含量处于中上水平.有机氯农药总量和HCHs、DDTs、氯丹类农药总量分布具有相似的空间变化趋势,均为:上游中游下游,并且上游与中、下游的差距尤为显著.来源分析表明,HCHs主要来源于林丹的使用,DDTs既来源于历史农药残留,也来源于近期工业DDT的非法使用和三氯杀螨醇的输入,氯丹主要来自历史残留和大气沉降.结合中外土壤质量标准,新力村土壤属于有机氯农药严重污染土壤,下龙井湾、夏家咀和赵家院子土壤受到有机氯农药轻度污染,龙井旁和高中寺土壤属于无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2.
岩溶地下河系统中有机氯的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重庆老龙洞、青木关岩溶地下河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仪-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两条地下河水体中21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浓度.结果表明,南山地下河中六六六(HCHs)和艾氏剂类化合物(ALDs)是主要检出物,青木关地下河中HCHs和甲氧滴滴涕是主要检出物.南山、青木关地下河中均未检出o,p'-DDE、p,p'-DDE、o,p'-DDD,同时,青木关地下河还未检出o,p'-DDT、狄氏剂,其余OCPs在两条地下河中检出率高达100%.青木关地下河中OCPs浓度范围为145~278 ng·L-1之间,平均值为213 ng·L-1;南山老龙洞地下河中OCPs浓度介于17.7~40.8 ng·L-1之间,平均值为32.7ng·L-1.两条地下河中各OCPs组分表现为地下河出口大于入口.通过对OCPs污染来源分析,发现两地下河流域滴滴涕(DDTs)主要来自于历史上工业DDTs输入,氯丹主要来自于大气沉降.六六六(HCHs)主要来源是林丹的输入,南山地下河属于历史污染,青木关地下河上游的甘家槽有新的HCHs输入.与国内外其他各水体相比,南山地下河水体中HCHs、DDTs浓度处于低水平;青木关下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结合中外用水卫生标准,发现南山地下河和青木关地下河未超过饮水安全标准.青木关应禁止农田施用有机氯农药,保护地下河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湘江流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采集了湘江流域51个样品,用AES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HCB)、滴滴涕(DDTs)、氯丹、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等有机氯农药(OCPs). 结果表明:HCB和DDTs的检出率为100%,氯丹和灭蚁灵的检出率较低,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和七氯未检出,说明HCB和DDTs曾在湘江流域广泛施用. w(OCPs)平均值为145.49 μg/kg,其中w(DDTs)占w(OCPs)的90.9%,且有些土壤样品中w(DDT)/w(DDE+DDD)较大,说明DDTs曾作为湘江流域的主要杀虫剂施用过,并且近期仍然有输入. 农药残留量与农药的施用量成正比,农药施用量高的衡阳地区,其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量最高. 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不同,表现为旱地中的残留量高于水稻地,蔬菜地中以辣椒地的残留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选取韩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4月,沿韩江干流采集土壤样品17个,利用气相色谱(GC-ECD)检测13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分析土壤中该污染物的分布组成特征和污染来源,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U. S.EPA)的计算标准,对当地居民做出健康风险影响评价.结果表明,13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区间为2. 97~1 275. 79 ng·g~(-1),检出率为75%~100%.其中HCHs和DDTs的含量变化趋于一致,即上游中游下游,在国内外均属于较低水平.另外,根据比值法推断,该区域的HCHs主要来源于工业HCH的输入,且近期仍有DDTs的输入,主要为工业DDT和三氯杀螨醇的混合输入. DDTs与总有机碳有较显著的相关性.致癌风险值(10~(-12)~10~(-8))和非致癌风险值(10~(-6)~10~(-3))均低于阈值(10~(-6)和1),因而表明该流域土壤对当地居民无危害.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乌鲁木齐地区,采集了28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乌鲁木齐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中DDTs,HCHs和甲氧滴滴涕均有较高的检出率(68%~93%),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乌鲁木齐表层土壤中OCPs的含量在16.40~84.86μg/kg,平均值为(41.89±16.25)μg/kg.有机氯组成特征表明,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历史上的使用.土壤有机碳是影响有机氯分布的重要因素.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及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较发现,研究区土壤中DDTs、HCHs的残留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网格法在农田土壤中均匀布点,采集土壤样品75个,对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区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100%,表明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存在。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75μg/kg、52.76μg/kg,含量范围分别在1.35—803.72和2.73—1036.90μg/kg。与国内不同区域的同类研究相比,广州地区土壤的有机氯残留水平较高。在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有机氯残留状况有所差异,六六六在水稻土中残留量最高,而滴滴涕在菜园土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福建戴云山脉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研究有机氯农药(OCPs)在福建戴云山脉表层土壤中的残留水平、来源和空间分布特征,采集福建戴云山脉101个表层代表性土壤样品,并用气相色谱(GC-ECD)法分析其20种OCPs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20种OCPs均被检出,除Endrin和β-HCH外,OCPs检出率均在90%以上.HCHs、DDTs、硫丹及硫丹硫酸脂的含量之和占OCPs总含量的79.51%,是主要的污染物.土壤中OCPs的含量范围为2.56~465.99 ng·g-1,平均值为38.00 ng·g-1.与国内外相比,HCH和DDT的残留水平相对较低,属于低污染区域;研究区内硫丹硫酸脂及硫丹存在一定的污染.来源分析显示研究区近期可能存在林丹和三氯杀螨醇的输入,硫丹的污染来源于历史使用.不同种植类型土壤对比结果表明,土壤中OCPs(HCHs+DDTs+硫丹硫酸脂+硫丹)的平均含量依次为水田>菜地>果园,果园土壤污染主要源于林丹的输入,DDTs主要为三氯杀螨醇型污染.水田耕作中输入的硫丹类农药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采集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农田土壤(0~20 cm),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C)测定了土壤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析其含量和组成,污染水平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地点表层土壤16种PAHs总量变化范围为277~3301 ng·g-1,平均值为752.6 ng·g-1±635.5 ng·g-1,所有样品均遭受污染,其中57%为轻污染,29%为污染土壤,而14%为重污染.多环芳烃的组成以2~3环为主,占总量的28.72%~72.68%,平均值为48.20%;4环和5~6环含量分别为7.77%和34.03%.土壤PAHs含量与有机质(SOM)含量显著相关,而与pH值相关性不强.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流域内土壤主要来自交通排放与煤炭、石油及生物质燃烧的混合源以及石油源. 相似文献
10.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有机氯农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分流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有机氯药,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浓硫酸纯化,将纯化时未除去的杂质峰与待测物色谱峰分开,可解决样品中某些干扰问题,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001-0.01mg/kg。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在沈阳郊区农田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静态吸附和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在沈阳郊区农田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对Pb和Cd阳离子的吸附大于对Cr(VI)和As(V)阴离子的吸附,对Cr(VI)的吸附大于对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HC,包括α-BHC、β-BHC、γ-BHC、δ-BHC)和滴滴涕(DDT,包括o,p'-DDT、p,p'-DDT)的吸附能力.土柱淋溶实验结果表明,Cr(VI)和As(V)在耕层土壤中的迁移速度远大于Pb、Cd的迁移速度,α-BHC由于淋溶液初始浓度较低,因而迁移速度较慢.淋溶实验后,具有较高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性的可交换态重金属的相对含量增加了1.2%~5.4%,从而增加了Pb、Cd、Cr和As等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威胁.结合吸附和迁移实验结果可知,所研究污染物中,Cr(VI)和As(V)对地下水的威胁较大,Pb和Cd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较大,而目前有机氯农药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土壤中的部分残留有机氯农药由于土壤的吸附作用,使得其对农业生产的威胁逐渐减小,对地下水的威胁性也较小.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7
在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10月间 ,以网格法在农田土壤内均匀布点 ,另选择典型林地、闲置地及工业区土地采样 ,对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 ,侧重探讨有机氯在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的残留量、残留物的组成和分布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 ,试区土壤HCHs和DDTs的检出率均高达 10 0 % ,残留范围分别为 2 7~ 13 0 6和 6 3~ 10 5 0 7μg·kg- 1 ,其中 >65 %的样点土壤有机氯残留总量低于 60 μg·kg- 1 .OCPs主要残留物为p,p’_DDE ,占残留总量的 80 %以上 .工业用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明显低于农业土壤 ,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有机氯残留总量排序为 :露天蔬菜地 >大棚蔬菜地 >闲置地 >旱地 >工业区土地 >水稻土 >林地 .与国内同类最新报道相比 ,南京地区土壤中OCPs的残留较低 ;而与国外相应值比较 ,南京地区土壤中OCPs残留量高于德国 ,低于阿根廷或波兰土壤中OCPs的残留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岩溶地区水环境中有机氯农药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风险,对广西、云南、重庆和贵州地下河中的HCHs和DDTs进行了检测,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了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HCHs在广西、云南、重庆和贵州的岩溶地下河中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9,4.60,15.18,19.06ng/L;DDTs在相应地区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6,3.01,13.41,15.05ng/L.从HCHs和DDTs的组成特征来看,云南、广西HCHs主要由早期残留引起,重庆和贵州部分地区存在新的输入源;云南和贵州DDTs可能是既往施用史形成,广西及重庆则可能存在新的污染源.通过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研究区地下河中的有机氯农药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危害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用加速溶剂提取仪提取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加速溶剂萃取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提取效果,并与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速溶剂萃取对土壤中滴滴涕的回收率明显高于索氏提取,对土壤中BHC的提取能力与索氏提取相当。用该方法测定了天津污灌区和非污灌区土壤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α-BHC、β-BHC、δ-BHC、γ-BHC、p,p’-DDE、p,p’-DDD、p,p’-DDT、o,p’-DDT的检出率为100%,这些有机氯农药在污灌旱地和稻田地的残留量分别为7.5-71.1ng/g和3.0-16.5ng/g。非污灌的旱地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为3.1-17.6ng/g。 相似文献
15.
岩溶区不同水体有机氯农药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岩溶区地下水、地表水之间有机氯农药的差异,用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水中OCPs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样中有机氯农药检出率达100%.OCPs浓度范围32.13~319.53ng/L,均值为134.17ng/L.OCPs浓度季节差异明显,枯水期高于丰水期.水井(sj)中OCPs,DDTs、HCHs浓度均大于水池(sc).通过采样点间的对比可知,雨季水池、水井间OCPs含量相当,旱季水池小于水井.水池、水井间DDTs、HCHs对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水池的DDTs含量小于水井,但HCHs含量大于水井.水井中的OCPs、DDTs、HCHs的最小值与水池相比均表现出了滞后性.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机氯农药表现出的差异,是由于两采样点的环境不同.通过比值法得出HCHs来自于混合源,地表水的比值更能准确的反映出HCHs的来源.DDTs可能来自于混合DDTs,且为历史残留,降解环境为好氧环境.水井中DDTs、HCHs百分比组成由于土壤的影响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13种有机氯农药超声波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应用超声波提取江西红壤和南京黄棕壤中的 13种有机氯农药 (α 、β 、γ 和δ HCH ,2 ,4′ DDT ,2 ,4′ DDE ,4 ,4′ DDT ,4 ,4′ DDE ,4 ,4′ DDD ,α endosulfan ,dieldrin ,endrin ,HCB) ,固相萃取柱进行纯化 ,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 .对不同提取溶剂 (正己烷、二氯甲烷、正己烷和甲醇、正己烷和丙酮、正己烷和二氯甲烷 )、提取时间 (0 .5~ 2h)、提取次数 (1~ 5次 )与提取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以正己烷 甲醇 (4∶1)作为混合提取溶剂 ,超声提取一次 ,提取 2h能取得较高的提取效率 .此技术节省溶剂且提取方法简单 . 相似文献
17.
Residue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surface soils from college school yards
in Beijing,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have been a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 attracting much scientific concern because of their nature of toxicity, persistence, and 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s.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en college school yards in Beijing in 2006 and analyzed to determine fifteen OCPs.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DDTs) were found to be the main pollutants, accounting for 93.70% of total OCPs, followed by hexachlorohexanes (HCHs) (2.25%) and hexachlorobenzene (HCB) (1.82%). Content... 相似文献
18.
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南京市郊蔬菜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结果表明,12种有机氯农药在所有的供试蔬菜中均有检出,DDT和HCH在各蔬菜中的含量较高,分别占有机氯农药总残留量的49.5%~75.0%和13.9%~28.2%.Wα-HCH/Wγ-HCH和WDDE/WDDT的比值在各蔬菜体内均小于或等于1,说明这些蔬菜生长的环境中可能有新的有机氯污染物的输入.各种蔬菜对有机氯农药总量的富集因子为0.41~0.78.富集能力最大的为胡萝卜,蒜苗和菠菜.HCH类农药在各种蔬菜体内的生物富集因子(0.70~1.10)要高于DDT类(0.28~0.80).胡萝卜对HCH和DDT等有机氯农药的富集能力较强,而莴苣、蒜苗和菠菜对六氯苯、狄氏剂,异狄氏剂和硫丹有较高的生物富集能力.虽然各种蔬菜体内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低于国家最大残留限量,但其检出率仍为100%,仍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关键词:有机氯农药;蔬菜;残留量;生物富集;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9.
对2006年5月~2007年11月北京地区雨水中溶解态有机氯农药(OCPs)的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DDTs、HCHs、七氯、氯丹、六氯苯、艾氏剂和狄氏剂7种OCPs被检出,其平均浓度分别为(6.66±4.99)ng/L,(10.30±12.39)ng/L,(2.62±1.87)ng/L,(6.54 ± 4.58)ng/L,(3.99±3.02)ng/L,(2.10±1.40)ng/L和(2.25±1.58)ng/L.OCPs的总浓度在研究期间内呈总体下降趋势,表明北京地区的OCPs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通过对特征化合物的解析发现,有疑似的林丹和三氯杀螨醇的输入源,各化合物之间显著的相关性说明OCPs的输入途径相似.雨水中的OCPs含量与温度不相关;与降雨量和相对湿度有弱的负相关性;其沉降通量与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相关,与降水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