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废弃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利用新乡市北站区世利生态园的废弃地改造项目进行了废弃地"变废为宝"的探索,对合理进行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该废弃地现状的分析,得出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迫在眉睫.依据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方法与原则,提出了景观恢复与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该措施可满足废弃地在自然生态、景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3.
矿区废弃地复垦中的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角度,分析了我国矿区常见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中的首要问题立地条件的分析评价与改良。认为:采矿及其工程建设活动一般不会对区域气候因子和区域地貌因子造成明显的影响,但诱发的微气候、微地形以及地表物质组成的变化,带来比原地貌立地条件更加恶劣、限制性因子更加复杂化的问题。同时,针对我国地下采煤排出的煤矸石、露天矿排土场,井工开采的塌陷地等复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提出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利用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利用天津市塘沽区三号路碱渣堆场废弃地改造和生态恢复为紫云公园的生态恢复工程实践,对科学治理碱渣堆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进行了研究. 采用生态恢复工程的方法,针对碱渣复杂的化学成分和特殊的物理性质,通过制造碱渣工程土填垫低洼地,在堆造山体过程中采取工程措施确保山体的稳定,采取覆盖一定厚度外源种植土的方式以适合植物生长,最后种植以乡土先锋植物为主的人工植被,对天津塘沽碱渣堆场废弃地进行了生态恢复. 实现了治理碱渣堆场的目标,并解决了易软化碱渣土堆造山体的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9.
10.
分析靖远矿区由地下开采而引起的地表塌陷,矿井固体废物大量遗弃,高矿化度矿井水和瓦斯气体大量排放,土地沙化,植被减少等,使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已严重制约和影响到本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矿区土地复垦与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区土地复垦是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诸多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在对矿山土地损毁机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划分了矿业前、矿业中和矿业后3个阶段研究土地损毁类型,根据不同的损毁机理及类型,提出了矿山土地复垦所涉及的主要学科、理论及规划的原则,初步研究采空区、废石场、尾矿库等几种不同类型的复垦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土法炼硫在镇雄、威信已有40多年历史。大量硫化物排放及矿渣污染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通过实施土地整治、炉渣堆场复垦、废弃地恢复、林业、水利水保等一系列工程将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和治理。 相似文献
15.
16.
铜陵县某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铜陵县某矿山的植被覆盖度、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量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从景观生态、水土流失、土壤理化性状、地下水降落漏斗情况等进行影响评价.综合分析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异质化程度和阻抗能力逐渐降低,水土流失量加大,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等影响植被的恢复,井下涌出水对林业生态有着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今后将要研究的方向,为铜陵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合理开发与保护,以及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生态恢复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