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一、四川土地资源的结构和特征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位于东经97°21′~110°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属亚热带区域。全省面积为57万 km~2,约占全国面积的5.(?)%,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居第五位。四川东部大多数地区水热丰沛,年均温16~18.5℃,(?)10℃积温4500~6500℃,无霜期280~320天,年降水量1000mm 以上,土壤自然肥力高。  相似文献   

2.
硅烷化对云南松木材表面疏水性和润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云南松木材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木材改性前后的吸水率和表面接触角等性质的变化。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后的云南松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0—10d的木材吸水率从138.4%下降到111.1%;木材分别经过1d、2d和4d的硅烷化改性,甘油表面接触角从未改性时的88.7°上升到99.0°,蒸馏水表面接触角从54.2°上升到69.1°,二碘甲烷则从40.0°下降到31.9°。木材表面吸水率和表面接触角的变化证明,改性后木材表面的疏水性增强。与未改性的木材相比,经硅烷化处理后木粉的FTIR在1265cm-1位置出现了Si-(CH3)3特征峰,表明木材表面疏水性增强是由表面羟基与TMCS间发生了硅烷化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3.
四川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地处大西南的核心部位,介于东经97°21′~110°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约1200km,南北宽达900多 km。全省国土面积56.7万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5.9%。在全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居第五位。  相似文献   

4.
开发福宝林区的森林旅游资源白群(泸州市科委,泸州646000)福宝林区位于四)11南部边缘大娄山北坡,东经105°28'~106°19',北纬28°27'~29°之间。东与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接壤,南与贵州省黔北毗邻,面积698.1bm2。整个林区上地...  相似文献   

5.
由于各地森林受到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同,在进行森林保险费率厘定时,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并划分合理的风险区域,这样才能制定科学的保险费率和差异化的财政补贴政策。以最具代表性的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简化处理,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按森林火灾风险大小的不同划分为六个区域,为森林保险保费厘定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完善森林火灾保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不辱使命成绩突出每到森林火灾多发期,塞罕坝机械林场都提前想方设法,通过招聘年轻退伍军人等,集中训练,提升他们的专业扑火能力,组建一支支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加强森林安全等级。不仅如此,他们还聘请当地具有丰富扑火实战经验的县消防大队人员,对专业、半专业扑火队员及全体护林员,进行扑火战略、战术和紧急避险等知识的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扑火队员的专业素质和科学扑救火灾的能力。针对春秋  相似文献   

7.
基于四川省2005~2014年的森林资源、自然环境、社会因素、营林经济等4个方面共12个指标的数据,利用基于层次分析-变异系数的主客观综合评价法对四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4年四川森林生态健康状态总体处于健康状态;森林资源指标在评价中起主导作用,森林生态的健康状态是森林资源、自然环境、社会因素、营林经济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分布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范围包括四川的若尔盖、红原、阿坝及甘肃省玛曲县的大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40′~34°10′,东经101°45′~103°20′之间。据现有资料估算,全区沼泽草地总面积6377.8km~2,其中有泥炭资源分布的沼泽面积达4135.6km~2,已初步评价出大型泥炭地100余处,泥炭厚度一般均在2m以上,最厚可达10m多,泥炭远景储量约在  相似文献   

9.
以1997-2012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全国森林火灾成灾面积为依据,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成灾面积进行了预测,对预测方法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残差提出了修正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修正的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高于BP神经网络,预测相对误差平均为7.2%,可应用于森林火灾成灾面积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陈文俊  王海 《青海环境》2000,10(4):164-167
通过对互助北山林区近40年来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对其发生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地和高原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0%,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孕育了繁多的森林树种,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有显著作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四川盆地森林覆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森林覆盖率的自然因素是综合的,它包括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其中以7月降水量、地形崎岖度、山地比例、酸性紫色土比例及土地垦殖系数等作为决定四川森林覆盖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这5个因素即可解释盆地森林覆盖率80%以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通过分析我国的森林资源结构、质量和区域分布,发现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中面临着诸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偏低、破坏严重、火灾频繁等问题,提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创造良好生态——150团场防护林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五○团场地处新疆石河子市北面莫索湾垦区的西北面,深入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介于东经86°06′~86°24′,北纬44°48′~45°01′,海拔高度346~358.8米。东、西、北面为沙丘环抱,故有“沙海半岛”之称。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陕西省自然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偏北。东经105°29′~110°15′,北纬31°42′~39°35′,南北长约870km,东西宽200~500km,面积20.6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秦巴山区、关中盆地、黄土高原的土地面积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6%、19%、45%;海拔高度分别为1000~3000m、300~800m、900~  相似文献   

16.
长江全长6330km,流域总面积约189万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长期以来,长江上游的四川、贵州两省森林资源过伐,导致森林覆盖率减少。其中四川省森林覆盖率已由5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的13%,四川盆地内森林覆盖率仅7.8%;贵州省森林覆盖率由70年代的14.5%下降到目前的12.6%,乌江上游毕节地区森林覆盖率仅9.8%。长江上游每年约有6.8亿t泥沙被带到中下游,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积  相似文献   

17.
四川西部高山林区处于长江上源,是天府之国的绿色屏障。对于本区森林的经营方向,历来颇多争议。1985年,全国政协组织专家进行了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调查后,提出四川林业的经营方向“要从用材林为主转向水源涵养林为主”的建议,更引起林学界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野生乌头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四川省野生乌头资源的分布、生态环境及蕴藏量,为四川省乌头种质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查阅文献和比对标本,对青川县、平武县、安县、布拖县、峨眉山市、马边县进行走访和样方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野生乌头资源分布较广,北至青川县,南至布拖县,位于27°32'-32°31'N、102°17'-105°11'E,区域内低山至高山均有分布,且集中分布在海拔800-2800m的区域,但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总蕴藏量仅为2975kg.建议采取措施保护野生乌头资源的生态环境,实现野生乌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方法特征在于:脱色浓缩赶酸后的浓缩液用炭柱水调至酸度在03N~15N,固形物3°Be′~8°Be′;脱色液上动态型阴离子交换柱床并进行分离,过柱后收集处于pH35~pH7,酸度在001N~04N区段间的全部液体;分离液经减压浓缩到10°Be′~15°Be′后再置入离心喷雾...  相似文献   

20.
一、四川省水资源的形成条件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7°26′~110°12′和北纬26°01~34°21′之间,南北宽900km,东西长1200km,全省幅员面积57.01万km~2,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等省(区)而居全国第5位。我省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