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了解500 kV变电站电磁污染分布特性,利用EFA-300电磁场强分析仪对变电站内500 kV配电区、220 kV配电区、变电站主要设备及变电站周边不同类型环境的工频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进行检测,从中找出其工频电磁场污染分布特性。共检测92个测点,结果显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但是,变电站的个别设备附近电场强度接近职业标准限值,做防护措施时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工频电磁场对附近居民健康及风险感受的影响,对16条已投运110~500kV输电线两侧居民(n=615)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输电线运行参数计算工频电磁场相对曝露强度,分析了工频电磁场对距线路中心50m内、外受调查者产生的健康影响差异,以及不同工频电磁场曝露强度、电压等级、塔型附近受调查者风险感受和负面情绪的均值差异,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工频电磁场公众风险感受、负面情绪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工频电磁场对50m内和50m外受调查者产生健康影响的相对风险值为0.87;在本次调查的工频电磁场范围内(E<0.35kV/m,B<0.80 μT),公众风险感受和负面情绪受工频电磁场曝露强度影响很小,受输电线架线塔外观大小、塔型、既有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上海市6所典型110 kV全户内变电站的站界工频电磁场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10 kV全户内变电站站界处工频电磁场场强均远小于GB 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站界处主变室侧工频电磁场场强一般大于主变室对侧;站界处主变室侧工频电磁场强度与主变总容量无明显关系。建议在今后110 kV全户内变电站工程选址、设计过程中,尽量让主变室侧背对或者远离周边电磁环境敏感目标。  相似文献   

4.
蒋昕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2):164-166,171
高压输变电工程进入城市中心地带是发展的趋势,而工频电磁环境是居民关注的问题,根据目前广州城市电网建设的现状,对广州城区110 kV、220 kV各类型变电站、多种形式的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对比国家现行标准限值,评价广州城市电网工频电磁环境影响的总体情况,认识电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输变电电磁环境影响特点提出相应广州电网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掌握国内首个500 kV地下输变电工程——500 kV世博变电站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今后此类工程的环境监管积累经验,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受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司电磁辐射与矿冶处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对该工程进行监督性调查与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与工程建设前的电磁环境水平相当,该工程对电磁环境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沿线的实地监测结果,分析了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沿线工频电磁环境的特征及环境影响,为环保行政部门的管理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7.
超高压输电线路辐射电平测量与电磁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辐射污染高压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是工频龟磁辐射污染。各方面对超高压输电线影响的申诉和担忧与日俱增,并有强烈化的趋势。由于高压、超高压走廊的广泛分布,在它的分布区域内必然出现工频高压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问题。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对高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典型变电站站场外工频电磁场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市110kV、220kV典型变电站站场外的工频电磁场进行实测并归纳总结了测量结果,根据测量得到的实际数据,得出变电站站场外工频电磁场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表明变电站站场外工频电磁场均能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工频电磁场随主变容量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随与主变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同时,户内变电站对工频电磁场的影响也比户外变电站要小。  相似文献   

9.
张玉平 《环保科技》2001,7(4):40-43
通过对部分110kV超高压输变电系统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理论计算和分析,论述当前大众逐渐重视的一类能量型污染源——超高压输电线路电磁辐射污染特征及电磁辐射环境保护问题,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重视,在巨大电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带来便利的同时,保护电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黄岛油库是全国大型原油中转基地之一,主要生产设备有输油泵31台、储油罐38座,辅助生产设施包括35kV变电所1座、6kV变电所3座、20t燃油蒸汽锅炉2台、流量计间2座、应急储液池1座以及满足油库安全运营管理所需的固定和可移动的消防设施、设备。原油库区设备多、操作频繁,这一情况必然对生产的安全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城区中全户内变电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户内变电站是将主变压器、电容器组、GIS及配电柜等电气设备布置于户内,此类变电站能有效减少电磁波往外辐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某市110 kV广场变电站为典型的城区中全户内变电站,通过电磁环境监测,得出变电站站界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范围为1.96 V/m~22.7 V/m,磁感应强度测量值范围为0.03μT~0.22μT,变电站主变一侧围墙外70 m范围内工频电场强度为1.91 V/m~12.8 V/m,磁感应强度为0.02μT~0.22μT。变电站围墙外20 m处0.5 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35.40 dB(μV/m)。测量结果表明,全户内变电站围墙外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值远远低于中国环境标准中推荐的居民区的场强限值,即电场4 kV/m,磁感应强度0.1 mT,无线电干扰46 dB(μV/m)。该变电站围墙外的电磁辐射已接近环境本底水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范鹏  刘文芳  丁力  刘涛  邵峰  陶牮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0):147-149,152
为了解输变电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南阳地区某110 kV输变电工程进行实地监测。结果表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远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而且随着距离的递增呈衰减趋势。然而监测往往选在"好天气"的时间进行,不能反映"坏天气"的实际状况。结合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电磁污染和公众参与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频电磁场环境管理目标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收集了国内外工频电磁场的限制标准,结合南方沿海某城市近年来工频电磁场投诉的热点和难点,针对问题研究防治对策,提出了深圳市工频电磁场的环境管理目标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作业环境进行工频电场实际检测,探讨变电站主要电器设备产生的工频电场对作业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输变电工程环保问题及纠纷引起人们更高重视,高压输变电工程对环境产生诸多影响。本文对高压输变电工程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介绍了工频电磁辐射环境有关的标准,对高压输变电工程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类比分析和理论预测,提出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天津轻轨根据电力系统特点,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轻轨负荷及电缆的仿真模型,按照主变电所满载、轻载和接近空载3种状态进行仿真计算,并与现场实测结果对照,计算出无功补偿容量。对轻轨变电所35kV电压侧的3种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进行了经济性比较,最后得出集中式补偿是最经济的。并进行建设和安装,每年节约能源费用1000万元。在节约大量能源的同时,CO2年减排量达到6220吨。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内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磁污染分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110kV高压输电线的工频电磁场在居民住宅区内的分布情况,对邻近110kV高压线的典型居民住宅区内的电磁场进行实测,将实测值结合同线路在空旷地带的电磁场场强分布值和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住宅区的建筑对输电线产生的电场有较大的衰减效应,对磁场基本无影响;建筑物密度与电场场强有较密切的相关性,而与磁场场强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依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的预测模式,分析不同技术参数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工频电磁场强度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及优化输电线路的架设方式。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交变电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环境电场是探测水中目标的主要干扰源之一.初步探索了海洋环境电场24 h的变化规律.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可以预测不同时间点上的环境电场强度.通过分析知道,影响环境交变电场的主要因素是工频电场,比较了工频电场剔除前后幅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500k V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利用EFA-300电磁场强分析仪对某电网500k V同塔双回线路导线离地不同距离产生的电磁环境进行实际测量。测试结果显示,本次测试的500k V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值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限值,不会对公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