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沙灾害对西藏高原重要空港、青藏铁路(公路)、正在建设的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等交通要道的安全运营构成了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目前,雅鲁藏布江流域现有风沙化土地27万hm2,急需大力开展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文章基于分析大量野外调研和试验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高寒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加强西藏高寒河谷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与安全屏障建设的对策建议,即是尽早开展生态恢复分类区划、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安全监控与恢复潜力评估、进一步开展特殊气候带下生态恢复技术研发,以期为西藏自治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阐述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生态恢复治理的必要性,分析了生态恢复治理的内涵,总结了利用煤矿废弃工业场地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恢复矿区生态的实践与成效,指出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加强生态恢复治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路要建设,环境要保护,生态要恢复,针对公路建设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提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增加景观的三种路域景观生态模式,这就是公路路域的风景绿化景观观赏段、生态农业景观段、公路森林生态景观段,总结了公路建设中的公路边坡、弯道、中央隔离带、隧道口、服务区、收费站和公路节点7种原生态景观恢复与重建方案。按介绍的3种模式、7种方案可以很好的实现公路建设中路域景观原生态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4.
浅谈生态矿山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表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鉴于此,生态矿山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根本上解决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防治问题,有利于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有利于消除矿山重大灾害源,显著减少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第三,有利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生态矿山建设的原理主要是生态学原理,其建设内容可分为矿山开采期间的生态恢复建设和矿山服务期满后的生态恢复建设两部分。  相似文献   

5.
煤炭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对矿区的生态破坏不可避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建立生态恢复区是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河南平顶山矿区生态恢复区规划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矿区生态恢复区规划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云南风电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生态环保示范性山地风电工程的概念和原则,并以华能南华云台山风电工程为例,从建设前、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后期植被恢复方案对道路、弃渣场、风机平台等区域进行探究,并对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研究指出,生态环保示范性山地风电工程的建设既不同于荒山造林或更新造林,也不同于园林绿化.既要考虑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功能,又要考虑植被恢复效果、环境美化和降低成本.因而在前期、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勘测,因地制宜多方评审,优化方案.能够让生态系统不经过人为的干预,还原、融入到被破坏前的环境当中去,将生态恢复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美化结合起来,实现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生态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生态恢复与重建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生态恢复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重点探讨了生态的工程与技术,自然控制论在恢复生态工程中的调控作用,恢复生态与重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热点等内容,最后指出,只要加强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恢复受到损的生态系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石拐区实际,阐述了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与危害,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以地面塌陷,煤矸石综合利用和生态恢复为重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手段,建设生态经济为中心的生态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业及生态示范区建设,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恢复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极为实际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我省自然环境的特点及生态破坏的具体情况,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生态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通过对公路建设所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以进一步提出生态恢复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因公路建设造成的对内蒙古地区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美国旧金山海湾带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沼泽湿地生态恢复为例,探讨了其成功经验,并指出了我国太湖恢复建设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理论技术体系相对滞后;恢复工程实施系统性缺乏;投融资方式单一化;恢复管理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力度薄弱。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力求探索完善我国太湖生态恢复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矿山企业在资源开采中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不仅与生态文明建设极不协调,也难以确保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提供了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措施,旨在于共同加快对环境的保护恢复且见到成效.  相似文献   

13.
开拓生态环境监测 服务生态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生态省与生态示范区建设现状生态省与生态示范区的概念生态示范区是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示范性行政区域。1995年国家环保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以县域为单位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共有农业生态、乡镇工业、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恢复、防止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郭志峰  赵勇芳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1):155-159,172
生态城市建设不只是个生态恢复、生态重构、生态建设的过程,而是一种生态新观念、新经济、新秩序和新文化的创新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城市的规划应作为城市规划的总纲,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作为重要内容和必要的组成部分予以重视。本文以地处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平凉市为例,探讨了在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支撑生态城市建设有效运行的相关措施,对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对辽河流域水生态、社会经济和自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制约辽河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区域内生态环境特点和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建设生态恢复与生态功能提高、污染阻控与水环境改善、湿地公园与区域性休闲旅游度假、人居环境改善与河流城市景观建设、生态高值农业与新农村建设5种模式生态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可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可为全面建设生态经济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良好、社会稳定和谐、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辽河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七里海湿地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借鉴众多湿地保护与开发经验,就七里海湿地生态恢复与绿色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依据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切实保护与管理,通过恢复河流生态补水、翻耕苇地、禁捕鸟类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进而发展湿地绿色产业、开展项目建设环评等绿色开发活动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西藏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戴明新 《交通环保》2004,25(3):6-8,35
针对西藏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了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提出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态河堤建设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对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提出了生态河堤的植物选择原则,选出适用于云南省境内生态河堤建设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20.
县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吴县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吴县市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具体指标及生态产业建设框架。重点探讨了适应吴县经济发展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生产、生态旅游及露采矿区生态恢复建设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