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1年 10月深圳市国志汇富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微网复合吸声板”通过了技术鉴定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 ,微网复合吸声板是一种新型的定型化吸声材料。它采用改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技术 ,制成阻燃、耐老化、吸声性能优良的微网材料 ,再将其经过表面无机胶凝材料处理 ,形成有机和无机 2种材料复合的新型吸声板。它具有吸声系数高、耐水、阻燃性A级、成型加工和装饰性能优良 ,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属无纤维、环保型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轻轨、铁路、机场、高架道路等交通噪声声屏障 ;地铁、隧道等地下建筑吸声 ;体育场馆、…  相似文献   

2.
该项目在微穿孔复合吸声板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阻抗复合思路,在铝纤维板与微穿孔板组成的第一层空腔内填充聚酯纤维,采用模拟仿真和试验研究手段,优化填充材料厚度、背腔厚度以及叠放次序等因子,进一步优化新型阻抗复合吸声材料的低频吸声能力,同时检测其服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全频段吸声能力随聚酯纤维的填充厚度以及背腔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采用铝纤维板前置结构具有更优的低频吸声性能。当聚酯纤维及背腔厚度均为20 cm时,该复合吸声板在以100 Hz和200 Hz为中心频率的1/3倍频带吸声系数不少于0.9,100~2 000 Hz频段综合降噪系数达到0.96,且其服役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废水处理过程中较多地使用了高分子絮凝剂,笔者在文中就四类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进行简述,包括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有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和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并对各自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随后比较了这些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的优缺点。最后对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在未来的研发领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废弃钻井液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核测试技术代替染色体畸变的分析,检测大庆油田现用泥浆体系-乳液高分子聚合物体系全泥浆、乳液高分子聚合物体系钻井液,两性复合离子体系钻井液及有机硅体系钻井液的遗传毒性强度,结果表明大庆油田应用的3种主要钻井液遗传毒性较低,滤液的毒性大于全泥浆,并且遗传毒性随着钻井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严重的水体污染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单一污染现象往往很少,更多的是复合污染。金属-有机物复合体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污染现象。介绍了三种常见的有机物-金属复合污染现象,详细阐述了利用活性炭、天然材料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吸附处理有机物-金属复合污染体系的研究进展。表明吸附法在净化微污染饮用水源水以及废水回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既符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又能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聚合铝与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及其吸附特性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为探讨聚合铝与有机高分子在复合絮凝作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选取4种典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聚合铝与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和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复合后的凝聚絮凝特征及其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聚合铝与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复合能够使其絮凝效能相互促进,而聚合铝与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的复合只有在药剂投加量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对絮凝效能起促进作用.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引入聚合铝后,使聚合铝的吸附量降低,而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的引入使聚合铝的吸附能力大大增强,吸附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无机和有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括地叙述了国内外无机和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现状,简单地介绍了文献所报道的多种新型无机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合成方法、原料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指出了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前言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空间吸声板的声学性能及其工程应用”的专题研究。在实验室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1979年四季度,又协同上钢二厂进行了七车间制绳工段的噪声治理工程,首次设计应用了垂直悬挂式空间吸声板,以降低大面积车间的噪声。1980年3月吸声板吊装完毕并投入使用。经实测和主观评价表明,车间内噪声有了明显的降低,达到并超过了设计所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无机高分子铝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永红  赵玲  陈明 《环境保护科学》2001,27(4):10-11,24
对近年来无机高分子复合铝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今后无机高分子复合铝盐絮凝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劳动保护研究所研制成功的硬质塑料吸声板,最近通过技术鉴定。参加鉴定的专家们认为,长期以来,吸声板一直采用泡沫塑料、玻璃纤维等吸声材料制造。由于这些材料孔隙多,很容易吸附灰尘和水分,从而使减噪作用日趋下降;而该产品是用硬塑料制作的,由于表面无孔,既不会吸附灰尘、水份,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主持,对上海良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吸声材料——铝纤维吸声板进行了专家评定。采用特殊工艺将直径<0.1mm的铝纤维制成厚约1.0~1.6mm毡状软板(进口原料),两面再覆压铝板网加工而成的铝纤维板是一种新型环保型吸声材料。它具有厚度薄、重量轻、防火、防水、防腐、吸声性能稳定、耐候性能好、便于弯曲加工和清洗等特点,有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所用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工艺.污泥脱水剂采用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通过离心脱水,可以使污泥含水率稳定降至80%以下.该絮凝剂原料来源充足、配制合理,工艺流程简单、操作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处理工艺复杂,药剂浪费,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生物炭-壳聚糖复合微球对NOR(诺氟沙星)的吸附能力,以复合微球对NOR的吸附量为指标,考察了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壳聚糖脱乙酰度、戊二醛用量、交联时间、交联速率及生物炭热解温度对复合微球吸附NOR的影响,并由均匀试验确定复合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壳聚糖脱乙酰度、戊二醛用量、交联时间、交联速率及生物炭热解温度对复合微球吸附NOR具有明显影响.制备复合微球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生物炭热解温度、戊二醛用量和交联速率.吸附NOR的复合微球最佳制备条件:生物炭热解温度为300℃、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为5:1、壳聚糖脱乙酰度为77%、戊二醛用量为80 mL、交联速率为150 r/min、交联时间为3 h.此时,复合微球对NOR的吸附量为9.51 mg/g,且具有较高的耐酸溶性和机械强度.研究显示,复合微球能够高效吸附NOR,并且吸附后容易分离,具有修复水体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和尼龙网加工的微网组件与生物反应器一起构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表明微网组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微网的孔径密切相关,但与微网材料的相关性不明显。300目的微网组件对SS的去除率非常接近混合液经沉淀所能达到的去除率,对COD的去除率大大高于经沉淀所能达到的去除率,表明了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存在开发应用的前景。同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海藻酸钠(SA)与聚丙烯酸钠(PAAS)交联形成的复合高分子凝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性能。讨论了凝胶用量、吸附时间、p H范围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复合凝胶对各种离子的去除率大小。结果显示该复合高分子凝胶对Cu2+、Pb2+、Cr3+3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明显。吸附时间达到4 h后,3种离子均可达吸附平衡。当用量增加到462.5 mg/L对Pb2+、Cr3+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最大值98.7%和99.5%,当用量增加到1 387.5 mg/L对Cu2+的去除率达最大值98.1%。溶液的p H为4~8时,对3种离子均有较高的去除率。结果表明以SA-PAAS复合高分子凝胶吸附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由江苏淮安万达建材有限公司研制的环保型FS-LCM轻质复合多孔隔墙板日前问世。该轻质复合多孔隔墙板是由几种无机高分子材料作胶凝材料,掺入粘接剂、改性剂等,经过科学配比,以植物纤维作填充材料制成的复合墙板,是具有轻质、  相似文献   

17.
吸隔声结构的壁面材料通常要具有高吸声及低反射特性。对于一种采用各向异性吸声材料的吸声壁面,通过建立各向异性吸声板声压反射系数方程,以平均声反射系数最小为目标,优化求解了该吸声板的平均声反射系数,研究表明:对该吸声材料,在0~90°入射范围内平均反射系数最小值为0.283 5;当希望噪声在法向处反射也能最小时,0~90°入射范围内其最小平均声反射系数为0.293;而如果要求在法向处不反射,并使得0~60°上的平均声反射系数最小,在该角度范围内,平均声反射系数最小可达0.022,反射声功率比小于1e-3。相比于各向同性吸声层,各向异性吸声板在吸声应用中可获得更高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选用无机高分子铝铁复合絮凝剂进行煤矿矿井水处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先机高分子铝铁复合絮凝剂用于处理煤矿废水具有投药量少,污泥量少,费用低,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与单纯的铝盐和铁盐絮凝剂相比,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及技术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填埋垃圾的含水率是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垃圾降解和渗滤液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保水剂用于垃圾填埋场保水持水性能的改善,以提高填埋场微生物活性,促进有机物降解.选取了典型的非水溶性高分子保水剂JB和水溶性高分子保水剂WSN20,通过考察填埋过程中介质含水率、渗滤液产量及水质,填埋气组分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评价保水剂种类及添加量对填埋介质持水性能和垃圾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的添加量对介质的持水能力和微生物活性具有较大的影响.适量高分子保水剂的添加可有效减少渗滤液的产生并改善其水质.其中非水溶性保水剂JB的效果尤为显著,0.1%的投加比时能使填埋装置内介质的含水率增加12%,提高填埋体系中的微生物活性3.3倍,渗滤液产生量的削减达到75.6%.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微塑料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型污染物之一.微塑料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且易与水中其它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因此,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水生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特点,归纳了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浮游动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影响,探讨了微塑料沿食物链的传递作用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生态风险的潜在影响,梳理了目前水域生态系统微塑料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评估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