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评     
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 和人口禁忌 由加勒特·哈丁著、戴星翼等译的《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一书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集中讨论了人口过剩问题。他指出,传统的增长以及无限发展的观念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我们的地球只有有限的承载力。因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控制  相似文献   

2.
由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一书是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对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政策研究的集大成著作,也是90年代以来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发挥着相当重要作用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首倡环境保护的人1962年,一部名叫《寂静的春天》的书在美国出版并引起了轰动,触发了美国社会一场历时数年之久的激烈论战─—杀虫剂的论战。书中提出了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环境污染。掀起这场轩然大波的是一位身患绝症却蜚声文坛的女作家雷切尔·卡...  相似文献   

4.
魏正明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2):699-699
《与地球和平共处》一书是美国著名环境科学家巴里·康芒纳对美国环境危机和控制环境污染方面研究的独到之作,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环境和发展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著作。在该书中,作者回顾了美国政府和公众在控  相似文献   

5.
1968年4月,世界30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及人文主义者,聚集在罗马的林西研究院,讨论一个重大的问题:人类目前和未来的困境。这次讨论产生了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报告”;会后推出了一本著名的书,叫做《增长的极限》。报告分析的结果是令人悲观的:如果维持现有人口的增长率和资源的消耗速度,世界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社会经济将  相似文献   

6.
传统商业活动对地球资源大量吞噬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使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面临空前挑战,而环保主义者和支持环保企业的种种措施也未能触及问题的要害。由保罗·霍肯所著的《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一书指出,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设计而非管理问题,创造一个可持  相似文献   

7.
王鹏     
王鹏,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十年深度调查记者,曾服务于南方都市报深度组等.专栏作家,曾有专栏《中国无人区纪行》《生态中国行》 等.同时,他也是极限穿越者,人类首次单车无后援穿越库姆塔格沙漠的组织和穿越者,人类首次北南向徒步穿越巴丹吉林沙漠队员,足迹遍布中国沙漠和高原无人区.  相似文献   

8.
作为生命的摇篮,海洋除了能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以外,还是人类丰富的动植物食物来源,交通运输和贸易的通道,以及令人向往的度假胜地。但是,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把海洋当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只知道索取,却忽视了对海洋的保护。海洋的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人类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拯救海洋。 这是世界观察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安妮·普拉特·麦克金在记者招待会上向人类发出的呼吁。在长达70页的报告《拯救海洋的健康》中,安妮呼吁人类应投入更多的资源,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保护海洋。  相似文献   

9.
正李世石九段1:4输给"阿尔法围棋"成为3月份全球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这是否意味着雷·库兹韦尔先生在2005年出版的《奇点临近:当人类超越生物学》一书中预测的"奇点"提前到来?有人说围棋这一代表人类智慧的最后堡垒已被攻破,也有人忧虑人类的时代行将结束。然而,我们在直播中看到的只是端坐在李世石对面替"阿尔法围棋"执子的"阿尔法围棋"的开发者之一黄士杰博士。却并未察觉  相似文献   

10.
《大气污染监测方法及器材》一书是苏联乌克兰科学院热物理技术研究所的 A·B·普利马克、A·H·谢勒班合著,全书共九章,分别叙述了城市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大气质量监测自动化问题,并从技术、对工厂、城市、工业企业联合公司等区;对大气污染情报收集处理自动化实验系统所在区域内的技术器材都进行了研究和工业试验性核准,并作出了结论。文章内容较新,可供从事环保工作的同志参阅。我们将从本期起,按期分章、节连续选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邵葵 《世界环境》2006,(2):94-94
艾莉博士的大作《海洋的变化:来自大海的呼唤》是一本伟大的书,它揭示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对人类与海洋的命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含再经过两年,人类将跨入四世纪。在这世纪相交之际,回顾过去,人类在创造财富,建立起现代文明的同时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也在加剧。早在本世纪规年代末同年代初,针对与高速经济增长相伴发生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和枯竭、生态失衡问题,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价值提出了质疑。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题为《经济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发出了“经济增长过度”的警告。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R.布郎在《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书是针对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的书籍,该书反映了21世纪以来环境科学的新成果,融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为一体,强调环境科学的交叉性与前瞻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的息息相关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书涵盖了以下几个重点内容:生态系统及  相似文献   

14.
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为1972年6月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写了一本背景材料,题为《只有一个地球》。他们在该书中,把人类的形势总结为:“人类在两个世界里生活:一个是由动植物、土壤,空气和水组成的自然世界,这个世界要比人类早出现几十亿年,人类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另一个是人类为自己建立的、由社会机构和人造物品组成的世界,人类利用工具和机器、科学及想象力所建立的满足人类目的和意志的环境。”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人们一直强调,没有对环境的保护,发展就得不到保证;没有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诺曼·迈尔斯著、王正平和金辉翻译的《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一书日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这是世界著名环境专家迈尔斯博士在环境政治方面的一本研究力作。作者在书中重点论述了生态环境与人民的生活幸福和国家的政治安定之间的重大关系。这本富有洞察力、震撼力的著作揭示了当前生态环境的严重危机:温室  相似文献   

16.
魏正明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0):636-636
由彼得·休伯所著的《硬绿:从环境主义者手中拯救环境——保守主义宣言》一书是一本集中代表美国政治保守派的环境保护观点的著作,而保护主义是美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主流理论。作者反对环境主义那些显得深奥无比的预测模型。他认为,惟一的稀缺是绿色的稀缺,是人类未触动的森林、荒野、湿地的稀缺。人类应该将更多的土地退还给自然。为了实现其绿色目标,作者提出第二个命题:“富裕是绿色的,而贫困不是。”作者坚定地主张让自由市场发挥最大作  相似文献   

17.
传统法学囿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有限认识,只将土地、矿藏等极少数的环境要素作为人类的公私财产,通过权属的概念,着重保护人对物的支配,并且将权属的范围局限于既得权利,因此,在对处理现代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过程中,不时陷入尴尬和窘迫。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20世纪后期,西方国家兴起了一股倡导人类与其他生物平等的思潮。例如,1973年挪威哲学家A·乃斯(Arne Naess)提出的“生物圈平等主义”;又如,1981年美国学者泰勒在《尊重自然》一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十几年来,生态平衡问题的争论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的主导原则,而且涉及到最基本的哲学原理和人类发展问题的战略思想.它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意识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一、背景和问题“生态平衡”这个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49年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出版的《生存之路》一书.该书通过描述的方式,直观地说明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破坏带来的危机,并从这一角度提出生态平衡的问题.作者没有给这个词规定具体含义,只是把人类对自然环境过度开发所引起的消极后果笼统地概括为破环了“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态平衡”.究其用法,乃是借以指谓自然环境没有遭受人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环境保护的记载,虽然尚未发现古代的长篇巨制,但像碎金片玉,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之中,有的难免带着神秘的色彩,如能批砂见金,仍不失为珍贵的史料。本文试图透过这些蛛丝马迹,来探讨环境保护的起源。一、自然环境与人类。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左传·文公十二年》“天生民而树之君”,《商君书·开塞》“天地设而民生之”,“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这在古老的《周易》中也得到证实。我们所说的自然环境,是指阳光、大气、水分、土壤、动物、植物和森林等。现已证实,金星、火星等因缺少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没有生命。在原始时期,气候炎热、潮湿,荆棘丛生,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汜滥于天下;草木  相似文献   

20.
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保护地球,特别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进而保护人类自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一九九七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自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首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对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系列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在攻克生态环境危机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1992年,正值首次人类环境会议20周年之际,联合国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并通过重大历史性文件《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