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环境宣传教育日益加强和深化的今天,从环境宣传教育的内容上看,还存在三个误区。误区之一,“中国地大物博”。认为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地域,  相似文献   

2.
从人-地关系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人 -地关系在教育关系中的地位 ,认为它是人类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然而 ,从采猎文明时代敬畏自然的教育 ,到农业文明时代粗暴地对待自然的教育 ,教育在人 -地关系问题上一直在迷途中徘徊。文章首次揭示了人类教育活动在环境教育上的误区 ,分析了它在该问题上的觉醒 ,提出了环境应“走出”传统经济的窠臼  相似文献   

3.
从人—地关系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人-地关系在教育关系中的地位,认为它是人类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然而,从采猎文明时代敬畏自然的教育,到农业文明时代粗暴地对待自然的教育,教育在人-地关系问题上一直在迷途中徘徊。文章首次揭示了人类教育活动在环境教育上的误区,分析了它在该问题上的觉醒,提出了环境应“走出”传统经济的窠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实践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建议几个方面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绿色行动"在我区的重要性,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创建绿色学校是环境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保护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国策的基础工程.我国环境教育是从7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一、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特点1、受教育人口多.中国每年出生人口1700万,在校学生2.2亿多人.贯彻从小抓起的方针,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环境素质的基础工作.2、范围广泛.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从试点到普及,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区都行动起来,开展环境教育.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为主,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为辅,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教育部门与环保部门相配合,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机动的蓬勃发展的环境教育局面.  相似文献   

6.
作为“江苏省绿色学校”,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从1995年起,把环境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提高认识、创设途径、培训师资队伍,在全校开展环境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提高“开展环境教育”的认识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项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通过在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行为、道德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对地球、对人类、对祖国具有高度责任感,具有现代意识的未来公民。环境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学习已有答案而不是探讨问题;学生的主要精力被用在记忆上而忽略了观…  相似文献   

7.
胡庆生 《环境》2006,(12):84
我校2002年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以环保教育、人文教育、安全教育三者融于一休的环境教育为特色,探索环境教育的新路。在2003-2005学年里,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实践,从校内教育到社区活动,把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保行为的养成,贯穿于学校的建设、管理、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关心身边的环境开始,认识环境问题,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为,并影响家人,一起加入环保行列,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一年前,在纪念以“儿童与环境”为主题的1990年世界环境日时,本刊曾发表了江苏省昆山市探讨学校环境教育的一组文章,介绍了该市教育局和环保局时于开展学校环境教育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初步讨论了有关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各方面的兴趣,也受到本市教育界和环境界的注意和重视。这些年来,在环境保护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支持、扶植、协调下,通过一定的投入,上海市的学校环境教育,无论在广度抑或深度上,都有了显著的进展。一批学校环境教育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中、小学“特色学校”与优秀环境教育工作者脱颖而出。他们对于环境教育应是全民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创造了许多好经验。上海市中、小学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向本刊推荐了一批出自于环境教育实际工作者的好材料,从各个侧面,或探讨理论,或介绍经验,或总结情况,反映了本市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绩,内容较为丰富。本刊将自本期起,在《环境教育》栏分三期发表这些文章,供各学校、各方面和广大读者参考和探讨。我们希望本市教育工作者和环保工作者,对此更进一步地展开研究和讨论。尤其是就开展学校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有效的方式与途径,其社会作用与相关政策等,开发更深层次的问题,加以研讨,以促使本市学校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全市的环境保护事业、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把环境教育当做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店一中环境教育 ,在政府、教委的领导下 ,在环保部门的指导和密切配合及支持下 ,现已进入初步的发展阶段 ,并且 ,无论是从组织保证、思想认识上 ,还是从落实行动上 ,都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可以说 ,现已初步形成多学科教学渗透和开展课外活动相结合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1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转变思想观念学校除安排环境教育专题学习之外 ,还在教学研究学习中安排了一定环境教育内容和提出要求。组织学习了《环境知识》、《环境保护法》、《环境知识百题问答》及因环境破坏引起的重大危害典型事例材料等。首先 ,使全体教师员工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朱美  周钟武 《环境导报》2003,(14):28-28
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泰兴市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环境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探讨。存在的不足思想认识不足。一些学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视不够,未能把它摆到应有的位置,当作大事来抓;一部分人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绿化、卫生”的低层次上,片面地认为只要抓抓校园绿化、搞搞学校卫生就是环境教育;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开展环境教育会对正常的课程安排造成不良影响,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泰兴市教师队伍中,接…  相似文献   

11.
最近,日本环境厅公布了环境教育座谈会关于日本环境教育体系构想的报告书。这个报告书是经过两年的研究后才形成的。一、环境教育的动态日本的环境教育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从自然保护教育开始的。学校环境教育从1965年实行公害学习,相继设立“环境周”,通过日本环境协会等推进环境教育和启蒙活动。在国际上,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指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又在1975、1977、1982、1987年的多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了环境教育目标及其重要性。各国都在以各自的方法积极推进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2.
阎明德 《环境导报》2003,(14):40-40
创建“绿色学校”是当前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举措。作为学校,不管是在创建过程中,还是挂牌之后,都应该把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让绿色永驻师生心中。网络: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搞好这个综合工程,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这是众所周知的。学校要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一些环境教育活动,让师生能在活动中接受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及责任感。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时间大约各占一半,也就是说与家长…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信息发展迅速的21世纪,人与自然的冲突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是摆在21世纪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社会、环境、人类三者拉到统一和谐的发展线上,是遍布于全球的问题,环境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点。从高中地理教材展开讨论,它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着眼点,对环境教育的知识主要是讲述地理环境的基本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已经成为了高中地理学科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4.
高果敏 《环境》2009,(3):82-86
给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从大学时代作志愿者到现在,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在学校工作期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去做教育,学习怎么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融汇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而不是设计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以下要讲述的是我在学校做的一次人与自然夏令营活动中的故事,短短的九天时间,我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广州郊区中学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城市郊区中学环境管理现状,提出学校如何结合所在区域环境建设,通过建立学校环境管理体系(SEMS),从减少办学成本入手,将学校环境管理内容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各种环境教育活动等,促进缩小城市与郊区中学的环境教育水平之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环境教育比较分析,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机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政府、社区、和学校间的联系等内容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环境教育的经验与特色,为两个地区提供相互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小娟  顾妍 《环境》2005,(4):56-56
珠海市从1998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各学校积极响应,并把环境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积极探讨环境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以及与科学活动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结合各类环境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比如香洲七小开展了“捡回一个希望”回收废电池和“改变陋习,做环保家庭”活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贵州铜仁地区部分中学环境教育的问卷调查,了解到人们一直把课堂渗透作为其主要途径;部分领导和教师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在课时分配、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缺乏加强环境教育内容的意识;现行的课程设置,有关环境知识的内容比较零散、肤浅,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环境概念,影响了学校环境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提高教育者的环境教育意识、健全评价培训制度、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开发有利于环境教育的课程教材是促使中学生环境意识与环保行动得到协调一致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宋振亚 《环境导报》2003,(12):34-35
随着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受关注,参与程度日益提高。环境教育在一些学校形成的特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我国中小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提法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会议建议:“要提高对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学校环境教育应当渗透在各学科中进行。”这也许就是其发端,进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强调和推广。至今,渗透环境教育仍作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和着力点,有力地促进了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20.
吴少芬 《环境》2006,(9):76-7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环境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不少学校(幼儿园)积极地投身到“创绿”工作中,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从多角度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一所所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许多学校(幼儿园)能以获得“绿色学校”为起点,继续持之以恒深入地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向更高和更深的层次开展。但有的学校(幼儿园)却把评为“绿色学校”(幼儿园)作为目的,作为“荣誉”,认为已经水到渠成了,也不用花大力气了。有了这一思想作怪,环境教育的教研工作就放松了,环境教育的意识淡薄了……这显然不利于环境教育质量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