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厂是大型造船厂拥有一所10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平均每天约排放七十吨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医疗污水,直接通过下水道流入长江。对长江水系造成污染。为了保护环境,该厂进行了紫外线光照法处理医疗污水的初步试验,取得较好的结果。波长在2000~3100埃之间的紫外线,当有足够的辐射量(相对强度和时间)时,可以杀灭细菌和微生物。紫外线的光能具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的处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活性污泥法不仅能降解污水中以BOD_5表示的一般有机污染物,而且也能去除污水中大多数痕量有机毒物。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机毒物已进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环境中扩散和迁移。在城市污水中,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中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及其产电效率,在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构建了MFC,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了MFC构建可以使装置的COD去除率从87.67%提高到96.19%,总氮和悬浮物去除率也有一定提高,分别从61.6%和84.6%提高到64.7%和87.9%,但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稳定期,当外接500 Ω电阻时,装置中MFC的输出电压可达到0.33~0.51 V,总产电功率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69.13~192.12 mW/m3和2.50%。微生物分析表明,装置中构建MFC可以提高整个装置中与产电和有机物去除相关的微生物(Trichococcus)、好氧区的脱氮微生物(Dokdonella和Rhodobacter)和除磷微生物(norank_f__Caldilineaceae和Anaerolineaceae)等的相对丰度,从而提高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HRT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与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中以哈尔滨市文昌污水处理厂原污水为试验原水,研究了HRT对生物复合工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RT的延长,系统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都有提高,综合实验结果考虑,HRT为6小时既能保证良好去除效果,又可节省反应器容积.  相似文献   

5.
含油污水是一种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的有害污水。含油污水中油珠粒径大于30μ的粗分散油易去除,而粒径小于30μ的细分散油则难以从污水中分离出来。为选择一种简单易行的新方法使这部分细分散油很快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总后营房部设计院与北京军区后勤部勘测设计所合作,对应用聚结法处理油库洗桶污水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研制成功PWT-4型油水分离装置,应用于生产中。一、聚结法(粗粒化)的原理聚结法是用聚结材料(粗粒  相似文献   

6.
随着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污水紫外线消毒后微生物的光复活特性值得关注。文章综述了光复活的机理、具有光复活能力的微生物种类、影响光复活的因素以及光复活的评价方式等,以期为系统研究光复活提供参考。具有复活能力的微生物种类较多,主要和体内所含光复活酶相关。影响光复活的因素涉及微生物、污水特性、紫外线系统及光复活条件四方面。评价光复活的方式至今没有统一标准。光复活及其对污水消毒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可通过植物、微生物、基质三者的协同作用实现污染物的去除。而微生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污染物去除的积极分解者,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其数量、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等均直接影响污水净化效果。本文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在微生物种群结构、污染物降解机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针对PCR-DGGE新型分子技术在湿地微生物领域的应用成果进行了探讨,以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微生物作用及新型分子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严冬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10-112
紫外消毒技术相对于氯化法消毒,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粪大肠杆菌,操作简单方面,无副产物生成,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可靠,在中国许多污水处理厂都已取代氯化法消毒并广泛应用。阐述了紫外消毒和微生物光复活现象的原理,并通过大量试验来研究紫外消毒技术去除粪大肠杆菌的效果,及经紫外消毒后出水中粪大肠杆菌光复活现象对紫外消毒效果的影响,提出可采用出水避光排放、增加紫外照射剂量、延长照射时间等方法来控制微生物光复活现象。  相似文献   

9.
铁-碳絮凝床处理厨房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铁-碳絮凝床处理厨房污水,在实验试验及中间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装置并顺利运行,发现此法能快速脱除污水中油分,脱除率达96%,对COD及BOD去除效果也很显著,去除率分别为72.5%及90%。  相似文献   

10.
铁-碳絮凝床处理厨房污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铁-碳絮凝床处理厨房污水,在实验室试验及中间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装置并顺利运行,发现此法能快速脱除污水中油分,脱除率达96%,对COD及BOD去除效果也很显著,去除率分别为72.5%及90%。  相似文献   

11.
朱乐辉  杨涛 《环境工程》2007,25(6):23-25
以混凝-热解-氧化为预处理工艺,以水解酸化-一段式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BIOFOR)的新工艺处理灭多威废水是可行的。试验证明,废水经预处理可去除89.8%CODCr,可生化性得以提高。最终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一、简述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污水净化厂承担各化工厂排出的污水净化装置,其处理方式是沿用了“老三套”的工艺流程。近年来由于各厂生产装置的扩建和新建,原有的污水净化装置已不能与之相适应,经常造成污水净化装置超负荷运行,同时水质的变化也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生长。这样,既影响了污水  相似文献   

13.
齐鲁30万吨乙烯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其实质就是利用各种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成份。该装置1987年5月投用后,随着运转情况的稳定,生物相的变化也趋于稳定,并呈现一定规律。一、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及处理工艺在活性污泥法处理石油化工污水中,起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处理低碳氮比污染河水时的脱氮机理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赵联芳  朱伟  赵建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1):1821-1827
针对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染河水时出现的脱氮效果不佳的问题,以受到严重面源污染的镇江古运河水为例,采用芦苇碎石床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装置研究了人工湿地处理此类低碳氮比污水时的脱氮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于污水中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表层30cm处,其去除机理主要包括填料、植物根系等对悬浮态氮的过滤、截留作用,微生物对溶解态氮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植物的吸收作用;湿地下部由于碳源缺乏抑制了反硝化过程,基本不能发挥除氮的作用;对于硝氮浓度高的污水,通过补充有机碳可以有效提高除氮效果,但对于氨氮浓度高的污水,补充有机碳没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胶束强化超滤是一种污水处理的新工艺.对于去除污水中的痕量金属和有机物有着很好的效果.本文研究了用胶束强化超滤法除去污水中的无机氮和磷,使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在污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硝酸根和磷酸根离子形成胶束.胶束的粒径大于所用超滤膜的孔径,无法通过超滤膜而被截留去除.本次试验对时代广场人工湖进行了胶束强化超滤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对无机氮和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2.6%和83.42%,并且出水水质良好,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和工业回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湿地基质微生物与净化效果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平皿计数法和其他传统方法,研究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以及它们与污水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数量也不相同;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中,下行流池发挥了主要作用;构建湿地基质中微生物数量与污水中的KN以及CODCr的去除率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微生物的活动是它们去除的主要途径;构建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数量与TSS以及TP的去除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说明TSS和TP的去除有其他途径.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构建湿地处理污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低温是造成寒冷地区冬季生活污水生化处理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当温度降低至4cC左右时,活性污泥中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活性受到抑制,只有少数的耐冷微生物可以存活下来并保持一定的活性。本课题组以往的研究结果证明:在我国北方地区,完全可以分离到在低温下高效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耐冷细菌。通过投加耐冷茵可使污水的去除效率大大提高。但由于投加的耐冷茵的流失等原因,必须隔一定时间再次投菌,既费时费力,又增加投资。  相似文献   

18.
高温优势菌生物膜法处理含油污水的中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小试与中试 ,研究出一种对采油废水中有机物具有独特降解作用的高温优势菌种 ,并采用接触氧化生物膜法对采油废水处理进行中试试验 ,结论为 :(1)该方法对含油污水中的油、CODCr、硫化物和挥化酚均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 ;(2 )在温度高达 6 0℃条件下运行 ,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生长没出现异常 ;(3)填料类型对挂膜有着很大影响 ,中试试验结果表明 ,纤维素填料更适合高温好氧菌的固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生活污水处理厂再生水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研究了生物活性炭层中菌群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对COD和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随着取样口与进水口距离的增加,活性炭层内生物量具有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也逐渐减少。生物活性炭层上、下层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磁化处理污水的生物效应试验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论文通过磁化处理污水的试验分析 ,研究了磁化对好氧微生物的活性、灭菌及促进藻类初级生产力等的生物效应 ,并进一步分析了磁化去除有机物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