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中对环境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意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教育既不同于部门教育又不同于行业教育,而是对人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不仅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意识包含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认识意识是指人类不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的社会活动,既利用了自然也改善了自然,又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而这些活动现象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种反映和认识,这种对环境能动地反映和认识,被称为环境意识,如将这些认识意识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则称之为参与意识。   环境意识又可分为个人环境…  相似文献   

2.
(-)地理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渠道。中学地理教学基本内容讲述的是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其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和乡土地理环境特点,使学生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基本特点,相互影响,运动变化和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经济的现状,初步树立人类合理利用和改造环境,注重保护并改善环境,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的观念。这正是养成学生环境意识必备的系统基础知识。1991年,国…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飞 《环境教育》2000,(4):8-8,1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加强环境教育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校的环境教育是渗透到各学科中的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的研究领域 ,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 ,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历史学科的这种特殊地位 ,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完全可行的。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历史课堂教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挖掘目前的各种历史教材只是史实的罗列 ,还缺少对…  相似文献   

4.
自然生态平衡下的环境资源是只具有使用价值不具备价值的物质财富,因而在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物质交换中,环境资源不具有商品的属性,也就谈不上环境资源的价格和价值,其无偿占有自然环境资源也因此而变得“合理”。在这种不包含有价值量的物质交换过程中,拥有环境的人类不需要付出“社会机会成本”的代价,便可占有自然环境资源,从中获得“收益”。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总是要不断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并通过各种活动来满足无止境的需要,其结果只能是使大片的森林消失;土地沙化;许多矿产资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水体和大气遭…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区域环境区域环境是占有特定空间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在自然界各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漫长时间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从宏观看,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如热带、温带、寒带;从微观看,又具有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即区域自然环境。区域自然环境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地域、植被和其他自然要素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成为完整的生态体系。例如,在寒带针叶林下有相应的动物群落、土壤及微生物区系。同一种区域环境可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亚洲有温带草原,北美也有温带草原。同一自然带内,也有不同的区域环境,同在吉林省内,由于降水量的不同,形成东部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方面所创造全部优秀成果的科学总结。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思想的几个基本观点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自然环境的思想是他俩关于人与自然环境思想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也指出环  相似文献   

7.
杨建忠 《环境教育》2013,(Z1):87-88
历史学科具有关怀社会生态的人文精神、学科方法上的兼容精神、与文明共进的时代精神,这就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在各学科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成为提高国民环境意识不可缺失的环节。学校的环境教育是渗透到各学科中的,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方面的内容,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方面内容,这  相似文献   

8.
资源、环境和生态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关键词,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但目前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上仍存在模棱两可的问题,给自然资源领域的科学发展和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带来了潜在不利影响,明晰其各自概念边界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三者内涵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关注视角、问题和需求的差异,并根据各自特征属性尝试构建了三者关系及判别图解模型。主要结论为:(1)国内外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关注视角、问题和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其关注视角分别为数量、质量和平衡状态,关注问题分别为枯竭、退化和破坏,而关注需求分别为节约、保护和恢复;(2)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可通过是否自然、是否有价值和是否生物相关三个属性进行判别,自然资源的本质为有价值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生物相关的自然资源即是生态环境;(3)对自然资源管理提出了拓展调查研究内容、采用"资源环境"表述和对生态治理工程进行以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的负面影响评价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地理学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高中地理有着开展环境教育的“天然”优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借助典型案例,加强跨学科合作,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的意义中学地理教学把人地关系作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基于广泛的国内外先行研究,阐述了自然体验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鼓励学校和学生开展自然体验学习,推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自然体验是环境教育的基础,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环境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应对"自然缺失症"的重要方法,自然体验学习可以在推进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自然体验是环境教育重要的思想基础对于多数人来说,"自然"概念可能是最没有问题的概念。一般而言,很多人把"自然"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环境伦理”概念的理解千差万别。基于对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的分析与研究,将学术界德高望重的精英们深刻的环境伦理理念转向应用层面.转变为可以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之中的基本内容.是一种探索和尝试。环境伦理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欣赏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如图1)。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的中小学生在假期里,并没有被家长送进各种类型的补习班,而是按照教育的本质,离开父母的陪伴,走进大自然,通过野外生存、露营等形式接受多样且高质量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是以有特色的自然环境为教育场所,通过教育者科学有效的课程开发,采取系统的体验式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在环境中体验自然,学习环境知识,探索人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以实现教育、  相似文献   

13.
李诗元 《环境教育》2022,(12):51-53
<正>侗族等民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和挖掘,要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应在科学论证其合理的生态文明意识基础上,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挥其环境教育和传承功能。景观基因具有重要的环境教育功能。景观基因是我国地理学者,根据国际生物科学累积的成果、在结合我国聚落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学术前沿概念。景观基因是识别区域文化特征的钥匙,确定一个聚落或一定区域聚落景观的基因,遵循内在成因唯一性、外在景观唯一性、某种局部关键要素唯一性、类似景观要素总体优势性等四大原则[1]。  相似文献   

14.
关于环境教育若干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环境教育的特点和内容环境教育是落实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全民环境素质,开展环境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环境教育与其它形式的教育有类似之处,但也存有差异,呈现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综合性。当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不能仅仅归结为自然界本身的问题。从本质上看待这个问题,可以发现,人类对自然界的行为和态度上的偏颇,是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源。因此开展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对自然客体本身的认识,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规律性的把握,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应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可以说,环境教…  相似文献   

15.
瑞典是欧洲乃至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有着在世界各国中比较完备的环境法律制度。早在1874年,瑞典就颁布了《公共卫生法》,它是该国防止环境污染的最初法律。至1941年,相邻关系法和公共卫生立法一起构成了当时控制污染源法律的主体。同时,1941年制定的《水法》.也包含了防止水污染的规定.1964年又制定了《自然保护法》,对土地利用和自然环境的综合保护做出了规定。1969年,瑞典几乎与美国同时制定了堪称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法》,确定了作为污染控制支柱的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收费…  相似文献   

16.
目前,80%以上的环境教育是在课堂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当前普遍采用的是渗透式.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分散或融合到已有学科之中.一般仍沿用原有学科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内容以环境知识为主。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的环境知识很多.可是对自然环境的感情却很淡薄.  相似文献   

17.
一、环境规划的概念与意义什么是环境规划?通过环境监测、调查和质量评价,了解和掌握环境现状,然后再根据人们下一阶段可能进行的生产和生活要求,根据生态平衡规律,制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及实施的步骤、方法。环境规划由三部分构成: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环境标准和实施规划的措施。规划内容包括各种自然要素、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因素。环境标准主要有三类:一是与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有关的环境标准,二是与自然环境有关的(如天然纪念物、历史古迹等)环境标准;三是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环境标准。实施规划的措施,主要有环境政策、环境立法、环境管理组织、经济  相似文献   

18.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既满足现代化对建设各种自然资源的需要,又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就成为经济、环境学界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自然资源的地位与作用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构成劳动对象,进入社会生产过程的那一部分物质要素。自然资源是实现经济翻两番的重要物质基础。工农业年总产值要翻两番,不仅不能离开自然资源,而且迫切需要把可供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学校环境教育是为了以教导学生关爱环境,善用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并妥善处理相关的环境问题。学校环境教育的宗旨:引导学生了解人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角色与互动关系,增进相关的环境知识、技能与伦理,以期有意识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并保护人类社会生活环境,进而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学校环境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学校环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环境教育的客观要求,偏离了这个对象,环境教育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达到目的。1.从人地关系来看 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从图可以看出,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深刻领会环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极其重要,主要包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环境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情感。构建完整的环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则是载体,环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构建应包括生态伦理观教育、环境问题教育、环境价值教育、自然环境审美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