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行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东 《防灾博览》2010,(1):50-53
<正>推行低碳经济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也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目前,通常所指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其中二氧化碳的增温效应占76.7%,而且"生命"顽强,一旦排放到  相似文献   

2.
任水 《防灾博览》2018,(2):62-65
最近50年来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过多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在46亿年漫漫时空里,一直给地球生态系统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保护地球表面的那层薄薄的大气层,却已经在工业革命后200多年的人类活动中空前耗竭。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高峰 《防灾博览》2016,(1):64-67
正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这次有19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峰会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存2摄氏度之内。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一期《温室气体公报》称,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在2014年再创新高,北半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2014年春季超过了400ppm这个重  相似文献   

5.
《防灾博览》2009,(6):F0002-F0002,1
冰川融化、沙尘暴、飓风、干旱、火灾……当人类见证文明的空前繁荣之时,工业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过度砍伐等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  相似文献   

6.
《民防苑》2010,(2)
英国环境部大臣希拉里·本恩说,未来人们应少食碳密集食品,以确保能够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目的。为了帮助消费者做到这一点,新绿色食品标签将显示出食品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所排放出的碳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正热电发电机能将废热转化为电能,而且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这些设备为火星探测器提供了动力,但高昂的成本阻碍了其广泛应用。现在,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制造便宜又高效的热电材料的方法。这可能为新一代更环保的汽车发动机、工业炉和其他能源产生设备的研制铺平道路。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自然—材料》。  相似文献   

8.
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系统安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各城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并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城市群存在着巨大的生态赤字,生态系统安全性脆弱,生产、生活强度严重超过了其生态系统的自然承载能力.分析了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11,(2)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地带  相似文献   

10.
运用区域生态承载力理论,根据崇明岛生态系统现状和功能定位,分析了崇明岛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指标要素;建立了崇明岛区域系统因果反馈关系模型,对生态-经济-社会进行了系统分析,遴选了增强崇明岛生态承载力的战略产业,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共同影响下,高温热浪事件频繁发生、日趋严重。为了分析屋顶亮化、城市绿化和地表增湿在调节城市热力环境、缓解城市高温灾害中的作用,本文选择了2013年8月的高温天气过程,利用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式的WRF模拟系统,采用屋顶亮化、屋顶绿化和地表增湿3种不同的调控方案模拟分析其对城市热环境、湿度和近地面热量通量的影响,及其不同的降温效果和影响时段。研究发现:(1)3种调控方案通过改变城市地区的辐射过程或者能量平衡过程,降低白天尤其是正午时分的近地面气温,可有效的减缓夏季城市地区的高温热浪。(2)采用地表增湿方案,当城市街道表面含水层厚度从0mm增加到3mm时,潜热通量迅速增加,感热通量迅速减少,降温迅速。这说明在白天用较少水量多次对城市街道增湿,是一种显著降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特征及功能分析,提出了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并结合PSR评价框架和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了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漓江风景区2002-2011年间10a的相关数据,对漓江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漓江风景区生态系统总体健康状况逐年好转,但其压力评价要素长期处于亚健康至疾病状态。针对生态环境压力,从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司金 《防灾博览》2021,(4):50-53
在天气预报中,暴雨预报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即使是发达国家,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也仅达22%左右。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只能提前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范围,不能提前预知发生的准确位置。自19世纪以来,人类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致使地球升温约1.2℃,而气温每升高1℃,空气中的水分就增加7%。  相似文献   

14.
冰川融化、沙尘暴、飓风、干旱、火灾……当人类见证文明的空前繁荣之时,工业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过度砍伐等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拉开帷幕,人们热切期盼哥本哈根大会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转折点。这是2006年拍摄的挪威北部斯瓦尔巴德群岛水域一块浮冰上的北极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积冰正在加速溶化。供图/新华社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估算--以大庆市为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遥感研究表明,大庆市自1988年以来土地利用状态变化很大,由此引起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响应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以大庆市1988年和2001年的Landsat TM图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应用Costanza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3年间,大庆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损害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了20.76%-24.01%。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居全球环境问题之首,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如果未来15年中,国际社会的温室气体排放还保持过去15年里的速度,那么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变化和一系列恶性后果.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各国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外交等广泛领域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化和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正确理解气候变暖、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因果循环关系,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对制定科学合理的林火管理策略、充分发挥林火管理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以及缓解碳排放中的作用均有重要的意义。系统论述了气候变暖、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逻辑循环关系,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剖析了气候变暖对火干扰的影响,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并提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科学有效的林火管理策略与措施,以及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乐清湾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湿地生态安全的相关理论,以2007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值赋权法,从结构功能、可持续利用能力和动态变化3方面着手,构建了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并对温州乐清湾湿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乐清湾湿地生态系统在整体上属于亚健康状态,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快、大面积围垦湿地、地质灾害频发及环境污染等方面。该项研究可为湿地资源的开发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游森林植被变化对削洪减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上游具有形成暴雨洪水的地形与气候条件,森林植被削洪减灾功能的提高必须着眼于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善,削洪减灾功能的提高是通过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对雨水的截留拦蓄作用实现的。研究区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区该系统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最大截持水量不同,该系统削洪减灾功能的大小不仅与降雨特点有关,而且与系统各水文层前期持水量有关。在连续长时间暴雨情况下,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除对第一次洪峰有削减作用外,对后续暴雨洪水的削减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使洪峰增高。根据宜昌站30d洪水量的地区组成和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截留持水功能的特点,提出了长江上游森林植被恢复、重建与保护的宏观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晓泉 《防灾博览》2002,(2):40-40
树木在4亿年前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把地球变成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但现在,由于石化燃料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一过程正在颠倒。 在苏格兰爱丁堡参加关于地球进化体系大会的科学家,在对地球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后指出,树木是创造我们今天丰富资源的真正能工巧匠。因此,科学家们指出,人们应对滥伐森林现象和它对世界气候造成的影响引起注意。因为工厂和汽车不断向周围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破坏了树木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耶鲁大学专家说,大约在3.8亿年前,地球上只覆盖着斑斑点点的极少的苔藓、地衣和其他一些小植物。然而随着生态的演变,大型维管植物一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地球环境。那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