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8 毫秒
1.
在实验室模拟了纸浆的工业次氯酸盐单段漂白过程,对该过程中二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PCDD/Fs)的生成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盐漂白过程中有少量PCDD/Fs生成,且产物以TCDF为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次氯酸钠用量和不同初始pH对PCDD/Fs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较高次氯酸盐用量条件下PCDD/Fs浓度降低,说明高次氯酸钠用量对PCDD/Fs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或者对PCDD/Fs有降解作用;pH值对PCDD/Fs生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PCDD上,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高氯代PCDD的量有所增加,而TCDD减少.对草浆甲苯提取物和提取后纸浆次氯酸盐漂白产物对比发现,次氯酸盐漂白过程中PCDD/Fs的生成主要来源于可提取部分.因此,在工业次氯酸盐漂白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水洗次数的方法来减少漂白过程总有机氯化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高级氧化法(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中,然而该过程中产生的部分降解产物被证明具有比母体化合物更强的毒性,可能具有三致作用.另外,由于染料降解产物的不确定性、低残留性及难捕获性增加了该领域的研究难度,使其成为环境化学以及染料科学研究热点.本文汇总了应用AOPs降解染料的近期文献,并归纳了GC-MS、LC-MS等染料降解产物的重要分析和鉴定方法,同时整理和探讨了典型染料的降解途径作用机理以及可能生成的产物,并对染料降解产物鉴定方法及降解机理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臭氧(O_3)氧化降解酮洛芬(KET),采用淬灭实验探究了实验过程中KET的降解机理,鉴定了降解中间产物,推测了其降解路径,并且对KET降解过程中的急性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臭氧能有效降解KET,其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过程中臭氧和羟基自由基(·OH)共同作用于KET.KET降解过程中生成了21种主要产物,其中包括3-乙基二苯甲酮、3-(1-过氧化氢乙基)-二苯甲酮、3-(1-乙酰基)-二苯甲酮等产物,降解路径包括羟基化、脱羧基、脱甲基、侧链氧化、酮基断裂等.明亮发光杆菌急性毒性实验表明KET降解过程中生成了较母体更高风险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4.
利用60Co-γ辐射降解有机磷农药乙酰甲胺磷的稀水溶液,以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吸收剂量下水化电子对乙酰甲胺磷稀水溶液辐照前后的毒性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气-质联用等检测手段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合溶液毒性变化和降解率、生成的无机离子浓度、降解产物结构分析等,初步推导了60Co-γ辐射降解过程中水化电子对乙酰甲胺磷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王瑞雪  王燕萍  马恩  张承龙 《环境化学》2020,39(6):1642-1649
作为废弃液晶面板(LCD)的主要有机组分,偏光片的处置不仅可消除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同时也是铟资源回收的必要前处理步骤.本文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热解和超临界水)下偏光片的反应机制,分析并比较了两种反应条件下主要产物的生成机理.在热解条件下,偏光片主要组分三醋酸纤维素(TAC)中三醋酸葡萄糖单体上的酯羰基发生顺式消除反应生成主产物乙酸.在超临界水反应条件下,磷酸三苯酯(TPP)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磷酸和苯酚,使体系中氢离子浓度增加,可作为TAC水解的催化剂,TAC则经历四面体过渡态水解生成主产物乙酸.同时,本文对两种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热解处理具有设备简单、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产物附加值高、易于分离等优点,应作为废弃偏光片的首选处理方法.本文为绿色、高效的回收废弃LCD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甲硫醇是主要恶臭污染物之一,研究甲硫醇的降解技术对于恶臭异味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臭氧对气体中甲硫醇的氧化降解性能,实验研究了臭氧对气体中甲硫醇的均相氧化过程,考察了氧含量、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气可将甲硫醇部分氧化为二甲二硫.甲硫醇去除率随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臭氧对气体中甲硫醇的氧化降解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甲硫醇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该趋势在温度高于50℃时不再明显;氧化反应的最佳相对湿度为45%—62%.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离子色谱技术对甲硫醇氧化降解过程的研究证明,考察条件下,臭氧不能将全部甲硫醇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是生成了部分醛类和酮类中间产物,且甲硫醇中硫的主要氧化产物是硫单质.综合考虑臭氧氧化甲硫醇的最佳反应条件和降解产物,该工艺存在能耗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不足,在实际应用中不建议采用臭氧直接氧化工艺对含甲硫醇臭气进行净化.  相似文献   

7.
天然水中离子对消毒过程中挥发性卤代烃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立  孙卫玲  倪晋仁 《环境化学》2004,23(4):413-419
以天然水中的腐殖酸为研究对象,用其活性片段苯二酚和天然水做对比,研究了氯化过程中挥发性卤代烃的生成机理,并分析了天然水体中常见离子对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过程中三卤甲烷和三卤乙烷是稳定产物,随着反应时间和加氯量的增加产生量增加;烯烃为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实验过程中偶尔有检出;1,1,2,2-四氯乙烷为相对稳定的中间产物。随着反应时间和加氯量的增加先增加而后减少.天然水中的溴离子对挥发性卤代烃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铵离子和镁离子对氯化产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碳酸根离子对不同的挥发性卤代烃产物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二甲亚砜捕获羟基自由基定量生成甲醛,甲醛与1,3-环己二酮和氨衍生反应,衍生产物在400 nm的激发波长下,在460 nm处具有特征荧光,建立了一个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水体中光学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方法.考察了捕获剂用量、酸度、温度、时间以及衍生试剂用量对羟基自由基测定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羟基自由基的定量下限为0.066μmol·L-1.采用建立的方法对湖水、海水以及湿地水在氙灯模拟光源以及太阳光下羟基自由基光化学生成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太阳光照下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速率约为氙灯光照下羟基自由基生成速率的两倍以上,说明羟基自由基在实际自然条件下的生成速率有可能被低估.天然水体中的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与水体成分密切相关,由铁和可溶性有机质(DOM)光照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机理较为复杂,DOM和铁的相互作用对天然水体中羟基自由基的光化学生成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薇  崔青  全燮  马梅  陈硕 《生态毒理学报》2006,1(2):155-159
采用SOS/umu测试研究了五氯酚水溶液在光电催化反应过程中的遗传毒性变化及降解产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535/pSK1002的细胞毒性,并与五氯酚在直接光解、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降解产物进行了比较.五氯酚光电催化降解过程中降解产物对测试菌种的细胞毒性逐渐降低,产物经代谢活化的细胞毒性低于直接光解、光催化降解五氯酚的产物.五氯酚经光电催化降解15 ̄45分钟的产物经代谢活化测试结果呈阳性,在60 ̄120分钟的降解产物呈阴性,说明五氯酚的光电催化降解过程中生成了间接遗传毒性物质,但该类物质能够在光电催化过程中被去除.而五氯酚经直接光解、光催化处理120分钟的产物均具有遗传毒性风险.本研究结果表明光电催化技术的环境安全性优于直接光解、光催化技术.此外,SOS/umu测试作为一种简单、灵敏的遗传毒性物质检测方法,适合于评价光电催化技术的遗传毒性特征,可以作为评价该技术环境安全性的生态毒理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水溶液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臭氧氧化产物与反应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PLC,GC/MS和量子化学软件Gaussian 98研究了水溶液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臭氧氧化的产物及反应历程.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液中EE2的氧化产物为亲水性较大的小分子化合物,经臭氧氧化2min后的产物主要为羟基化EE2的醌类化合物,20min后的氧化产物主要为乙二酸、丙二酸等含有2-6个碳原子的小分子羧酸类物质.软件计算结果表明,EE2分子中C2原子的电荷密度比较高,发生羟基自由基加成反应生成羟基化产物,然后被氧化为醌类化合物,进一步的氧化使得EE2苯环和脂环发生开环反应,生成小分子羧酸.产物鉴定与量子化学软件计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两者的结合较好地揭示了EE2臭氧氧化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用摇瓶法、产生柱法和动态联柱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的研究方法,同时给出了某些农药、硝基多环芳烃和氯苯类化合物的水中溶解度的实验数值.  相似文献   

12.
HPA—8型催化剂──低O2浓度完全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贤鑫  罗孟飞 《环境化学》1993,12(3):200-205
HPA-8型催化剂是以贵金属为主要活性组分,经改性过的Al_2O_3小球为载体制备而成,其主要特点是对O_2的利用率高。当空速20000h~(-1),反应气入口温度200℃,O_2含量3%(V)时,以乙苯作为反应物,其浓度由lg/m~2增加到llg/m~3,转化率~100%,此时残留的O_2为0.5%(V)。该催化剂可适用于含O_2量低的工业有机废气的燃烧净化及蔬菜、水果保鲜,中药材贮库的降O_2。  相似文献   

13.
pH值与乙酸对易腐有机垃圾水解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部添加水解酶比较和区分pH值和乙酸对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相挥发性固体和元素碳的减少以及液相有机碳的增加表征水解率,在pH=7时最大,144h的水解率可达66.9%;与pH=7相比,pH=8-9时,水解率降低8%-24%;pH=5-6,水解率降低40%-60%.20g·l-1乙酸的加入抑制了水解,在不同pH值条件下与不添加乙酸的水解相比,抑制程度为2%-35%,pH=7时乙酸的抑制最显著,可达35%.颗粒态物料的水解过程动力学符合Chen-Hashimoto公式.  相似文献   

14.
白洋淀地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怡中  刘季昂 《环境化学》1995,14(5):442-448
本文通过液-液萃取,色-质谱联用技术,HP-5型石英毛细管对白洋淀地区三个有琐代表性的取样点水样进行了有机物定性分析,分离出几十种有机化合物,将化合物的种类,数量,相对大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地区水样中,石油烃类及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较严重,不同取样点中污染的浓度种类各不相同,水层较浅,人为搅动较大的地区水样中,有机物的种类及浓度表现明显增加,说明水体沉积物和陆地土壤中的颗粒对有机污染物有  相似文献   

15.
有机化合物光解实验室模拟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  习志群 《环境化学》1994,13(3):210-213
本文介绍一种研究有机化合物在大气中(流化床法)水体中(水溶液法)的光解行为实验室模拟方法,选择氙灯和汞灯作为模拟光源。叙述了方法的原理,步骤和计算方法,给出了实例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周世伟 《环境化学》1994,13(3):250-254
运用微生物检测致突变性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都是简便,快速,灵敏,并且样品用量较少,非常适合检测环境有机化合物的致突变性或潜癌性,如果同时用几种方法,则更有说服力,本文介绍了Ames试验,微量向前突变法和SOS显色试验,以及它们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戴国华  刘新会 《环境化学》2011,30(1):224-230
沉积物-水界面是自然水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等方面差异性最显著的环境边界,界面及附近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如吸附和解吸、迁移和转化、扩散和掩埋以及生物扰动等作用是控制和调节水体和沉积物之间物质输送和交换的重要途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及内分泌干扰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们在沉积物-水界面的...  相似文献   

18.
OH自由基引发的甲烷光化学氧化体系中有机过氧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齐斌  陈忠明 《环境化学》1998,17(4):309-314
在1.01325×10^5Pa,298K,O2-N2气氛下,采用长光路付立叶红外光谱仪跟踪反应进程,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反应产物中有机过氧化物,研究了OH自由基基引发的甲烷光化学反应体系,证实反应产物中有H2O2、甲基过氧化氢(CH3O2H,MHP)和过氧甲醚(CH3O2CH3),并发现羟甲基过氧化氢(HOCH2OOH,HMHP)和一未知有机过氧化物,HMHP的发现表明CH4氧化过程中可能存在过氧甲  相似文献   

19.
高连存  张春阳 《环境化学》1997,16(3):284-289
本文研究了有机吸附剂GDX-1011,GDX-102,GDX-502富集大气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超临界流全萃取方法,比较了三种吸附剂富集大气中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其超临界流体的萃取效率,并与索钉抽提法做了对比,结果表明,GDX-502吸附有机物组分最多,超临界流体萃取对GDX-502的解吸效率也最高,对被GDX-502吸附的可以定量分析的35种有机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4.5-108.9%,相对标准偏差为1  相似文献   

20.
有机污染物对藻类毒性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国兰 《环境化学》1994,13(3):259-262
藻类是研究水生毒理学的很好的材料之一,对其毒性是评价化合物危害的基本数据,也是研究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效应的手段之一,通过测定工业废水,数种硝基芳烃及多种有机锡对藻类的毒性,发现剂量与效应时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化合物结构与效应之间也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