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染物与蒙脱石层间域的界面反应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系统地评述了无视、有机阳离子、农药分子、细菌等环境污染物在蒙脱石层间域中的吸附、脱附、氧化还原、催化降解等界面反应机理,并指出它们的环境化学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评述了无机、有机阳离子、农药分子、细菌等环境污染物在蒙脱石层间域中的吸附、脱附、氧化还原、催化降解等界面反应机理 ,并指出它们的环境化学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多环节烃、农药、多硝基芳香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石油和燃油添加剂污染土壤、水体的植物修复原理与技术。  相似文献   

4.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对有害气体污染物的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在增强氧化能力,促进分子离解以及加速化学反应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因此,近年来利用非平衡等离子技术对气体污染物的破坏分解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对气体污染物的降解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利用这一技术破坏各种气体污染物的最新进展,讨论了放电功率,停留时间,催化剂,化合物结构等因素对放电反应效率的影响,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区域环境质量标准的方法,在总量控制中,环境容量分配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各点浓度的合理值计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做些研究,以确保实现从局部到区域的环境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6.
研究团队:潘纲(研究员),陈灏(副研究员),田秉晖(副研究员),张美一(助理研究员),周琴(助理研究员),何广智(助理研究员),张洪刚(助理研究员),王丽静(研究实习员),辛丽花(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天然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治理、环境界面科学、环境纳米技术、持久性污染物及其在天然水体中的迁移与转  相似文献   

7.
水中有机污染物超声强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超声波技术在化学、环境、制药以及生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降解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超声强化氧化技术有一定优势,降解效果显著,符合绿色环保技术的要求。超声强化氧化技术主要可分为超声空化技术、超声强化化学(催化)氧化技术、超声强化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超声强化光化学(催化)氧化技术、超声/生物降解等几大类,本文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 ,重点介绍了多环芳烃、农药、多硝基芳香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石油和燃油添加剂污染土壤、水体的植物修复原理与技术。  相似文献   

9.
环糊精吸附去除环境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劲松  王龙  高旭 《环境工程学报》2011,5(6):1209-1212
基于环糊精和污染物分子之间的包络、吸附作用机制,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水相中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综述了近年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用于环境污染物吸附去除的技术和原理,并对该研究方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研究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过程与湿地功能的关系.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湿地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它的概念,并评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湿地模型和3S技术等新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中国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优先领域,应加强湿地基础理论研究及在湿地的演化、生态过程、界面过程、预测与评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有机有毒污染物在土壤及底泥系统中的吸附/解析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其中包括基本概念及原理,动力学模型,与吸附/解析行为相关的作用,研究新方法及有机有毒污染物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二噁英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中存在的二噁英是一类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强毒性有机污染物,为了能正确评价这类化合物的来源与环境中分布情况,二噁英的分析检测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样品检测前处理纯化过程中所用的各种传统的吸附剂(硅酸盐、佛罗里土和活性炭等)和新发展的几种主要吸附剂(2.(1-芘基)乙基二甲基硅烷化硅胶(PYE)、炭纳米管和多孔石墨炭等)的性能、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在概括样品制备的基础上,阐述了二噁英纯化技术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状况及宏观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近几十年来中国POPs的使用情况出发,系统分析了典型POPs物质在农产品、土壤、母乳、水体和沉积物等介质中的污染状况。分析了国际上控制POPs的动向以及中国采取的应对策略,并对中国控制POPs污染的宏观对策进行探讨。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有关POPs的政策法规体系正逐渐与国际接轨,但还很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对污染事故的责任、处罚等明确措施,控制POPs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监管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水环境中生物膜对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包括水环境中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以及生物膜不同组分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介绍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及其特点,重金属对环境危害和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最后论述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认为,环境化学物污染已对人类生殖造成了一定的有害影响。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环境中金属元素,有机化学品,气体及农药等化学物对人类影响的研究报道,为进一步开展环境生殖毒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在增强氧化能力、促进分子离解以及加速化学反应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 ,因此 ,近年来利用非平衡等离子技术对气体污染物的破坏分解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对气体污染物的降解原理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这一技术破坏各种气体污染物的最新进展 ,讨论了放电功率、停留时间、催化剂、化合物结构等因素对放电反应效率的影响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环境工程学报》2012,(11):3804
研究团队:单保庆(研究员),王为东(副研究员),祝贵兵(副研究员),张洪(助理研究员),唐文忠(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流域水污染机理与控制途径及生态工程技术。研究重点:以流域过程复杂性-水土界面物质过程-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为主线,研究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方面的学术交流,经中国化学会和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批准,第四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初步定于2005年10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筹办,中石化齐鲁石化研究院和石油大学(北京)协办。会议将邀请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环保企业、材料生产企业、科研与技术开发单位参加。本届会议是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工作者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20.
在常用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石灰石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原理,推算出其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浓度的计算公式,并对锅炉污染物排放量的环评计算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