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无相应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进行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作业,属于违章行为,因不知道、不熟悉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发生事故。2、使用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或者使用麻绳等不符合吊物要求的绳索进行作业,属于违章行为,这种状态(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属于报废程度,麻绳等承受不住重物负荷,使用中容易断裂,重物坠落砸伤人员,造成起重伤害。  相似文献   

2.
王保卫 《安全》2000,21(1):21-22
起重机的三大构件是指吊钩、钢丝绳与制动器。这三大构件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造成吊物坠落,甚至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吊钩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千斤绳脱钩,也就是当物件捆绑不好,千斤绳间的夹角超过120Q,或吊运中吊钩侧向被碰,或重物底部受搁时千斤绳会从钩U拽出。另...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施工中偶而遇有高空设备吊装的工作,常采用垂直扒杆做吊装工具。往往在设备吊升到平台栏杆或建筑物屋檐时,不得不用拖拉绳把设备向外拉(如图1所示)。待设备继续升高,超过栏杆或屋檐后,再放松拖拉绳,使设备下落就位。拖拉绳在地面用人力或手摇卷扬机控制。在设备吊升过程中,拖拉绳与地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拖拉绳要把设备往外拉,除必须的水平拉力之外,随之增加了垂直分力。过去考虑施工方案时,虽然也知道这一附加的拉力,但没有定量的计算,拖拉绳拉不动就增加人力。由于没有充分注意拖拉绳的拉力,这个问题甚至曾成为事故的一个触发因素。 …  相似文献   

4.
<正>汽车起重机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最常见的吊装设备,使用频繁,危险性较大。近年来,许多施工现场发生了多起吊装事故,本文就重点对常见汽车起重机在吊装作业前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以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根据吊物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起重机型号与索具。  相似文献   

5.
<正>无相应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进行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作业。因不知道、不熟悉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发生事故。使用断股、开岔、绳芯外露的钢丝绳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或者使用麻绳等不符合吊物要求的绳索进行作  相似文献   

6.
钢丝绳是桥式起重机上的重要附件。它的结构是多种的,按其编绞方法,一般分为顺绞、反绞和混合绞三种。顺绞钢丝绳表面上每根钢丝与绳的轴向不是平行的;反绞钢丝绳则是每根钢丝与绳的轴向是平行的。混合绞是一股顺绞,一股反绞的混合编绞而成。顺绞和混合绞的钢丝绳使用绞少,因为前者强度低并有自旋性,后者制造困难且造价高。使用最广的是反绞钢丝绳。 钢丝绳在使用中突然折断,会造成极为严重的设备或人身事故。突然折断的原因可能是:超负荷使用;斜拉斜吊;绳本身有严重腐蚀或磨损;绳的断丝超过了允许限度;吊物时突然撞击;使用中多次方向不一的…  相似文献   

7.
安保国 《安全》2013,34(12):47-47
履带吊车在吊物离地前,由于主钩绳受力不断增加,使主臂拉索拉力不断增大而使拉索拉长,引起主臂前倾而使主钩绳向前倾斜,如不及时调整主臂幅度,重物离地时将向前滑移。若起重工站在重物前指挥,极易导致指挥人员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8.
1988年末,我校发生一起伤亡事故,把它引起的教训付诸刊物,也许对读者有所裨益。 那年12月6日上午9时40分,工程力学系电测振动实验室正在进行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试验。在吊装二分之一比例模型墙过程中,因所用钢棍弯曲,使吊绳脱落,模型墙倾倒,现场一同志被砸而死亡。有关专家调查分析.认为这是一起责任事故。这起事故原因有三: 一、违章作业。该模型墙长2.75米,高1.5米,厚0.12米,重700公斤,墙的底梁上有直径21毫米的吊装孔。当时,在现场指挥的负责人只是随便地在实验室找了一根直径14毫米的钢棍,未经强度计算就把它插入吊装孔作为吊装挂具。在吊…  相似文献   

9.
一、在滑车的外壳上都应有起重能力的标志。没有标志的滑车,必须经过计算和试验后,方可使用。 二、滑车使用前,应检查轮槽、轮轴、拉板、吊钩等有无裂纹或损伤,配件是否齐全,转动部分是否灵活。如果槽壁磨损达10%,槽底磨损深度大于3毫米;轴或壳上发现有裂纹;轮缘有部分破碎损伤等情况时,必须更换,不得凑合使用。 三、为提高钢丝绳的使 用寿命,滑车的直径一般不 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2倍。 四、穿好滑车后,要缓慢均匀加力。当起重绳收紧时,要注意检查各部位的情况,看有无卡绳之处,发现故障应立即排除。 五、上下滑车时,滑车吊钧中心与重物重心…  相似文献   

10.
1.安全站位 在吊装作业中,吊杆下、吊物下、被吊物起吊前区、导向滑轮钢绳三角区、快绳周围、站在斜拉的吊钩或导向滑轮受力方向等都是十分危险的,一旦发生危险极不易躲开。所以,工作人员的站位非常重要,不但自己要时刻注意,还需要互相提醒、检查落实.以防不测。  相似文献   

11.
钢丝绳是起重机械及起重运输、吊装捆绑作业不可缺少的主要零部件.被广泛地应用作为起升绳、变幅绳、牵引绳、吊装绳等。不论作为哪一种用途的钢丝绳,如果选用类型不当、使用方法不合理。缺乏安全检查、又不重视保养,更为严重的是已达报废还继续使用,都有可能发生因钢丝绳的损伤或破断而产生的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2.
错觉的危害 有一位单独驾车的实习吊车司机,在海滩上进行地震车整体翻转作业,既不下车检查起吊绳套拴挂情况,也不观察吊装物与周围物体的距离。由于工作位置所限.他看个到挂绳套的人,于是在他只看见挂绳套人的手向上伸的一瞬间,就扳操纵杆起吊。哪知重物刚离开地面,即倾斜扭转,将挂绳套的人挤压在设备夹缝中,造成重伤。事故后才发现,原来绳套拴位不准,有一根绳中间一段别在一根链轨销子上,起吊中使吊装物重心偏移;原地翻转变为平面扭转。由于周围空间狭窄,挂绳套的人在无处躲闪的情况下受伤。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除了现场指挥和挂绳套人的工…  相似文献   

13.
流动式起重机的起升操作有以下具体要求:(1)起重机司机在进行起升作业时,应严格做到"十不吊"。即:指挥信号不明或违章指挥不吊;吊物超载不吊;工件捆绑的不牢不吊;吊物上面有人不吊;设备的安全装置不灵不吊;工件埋在地下不吊;作业场所光线阴暗视线不清不吊;有棱角的物件无防护措施不吊;斜拉工件不吊;作业时有6级以上强风不吊。(2)检查起重机滑轮倍率是否合适,配重状态与制动器的功能。倍率改变后的滑轮组须保持吊钩旋转轴与地面垂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起汽车起重机吊装过程中吊物坠落事故,经过现场调查与勘查,分析吊索具在吊物过程中滑脱原因,从而总结事故原因和事故教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管理制度松弛,抢进度,拼设备.在使用塔式起重机过程中屡有倾倒事故发生。我们认为,塔式起重机倾倒有如下几种原因: 一、超负荷吊装。任何类型的塔式起重机都有它本身的最大起重设计能力,调幅式塔式起重机起重力矩(TM)、起重量(T)、幅度(M)三者的比例关系为; 吊装前,塔机司机和指挥人员必须详细准确地计算塔机起重能力和所吊物体重量,在确认不超动的情况下方能起吊。有人为了达到增加吊载能力的目的,在计算中把塔机出厂前做抗倾覆力矩的系数(俗称保险系数)也加进去,这在原设计上也是不允许的。 二、满负…  相似文献   

16.
我单位长期从事大型厂房的施工任务,在屋面梁架的施工过程中曾多次发生过坠落事故。其后,虽采取了防护措施,但费工费时,且不能做到整个施工面的防护。 1985年,我单位在青铜峡铝厂电解车间吊装九十根钢结构梁架时,首次使用了整体移动式安全兜网,收到了很好效果。推广使用至今,在大厂房的屋面结构吊装中再没有发生过坠落事故或因安全防护不落实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一、材料的选用及用具 1.选用断裂强力在160千克以上的安全网数片; 2.系绳选用直径不小于7毫米,断裂强力不低于750千克的纤维绳; 3.围成兜网四大框边的绳应选用直径6.2毫米的钢丝绳…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起重作业的安全高效性,减少起重作业空间冲突的风险,设计起重作业Manhattan平面,剖析起重作业空间冲突因素、机械运行条件与施工组织条件,构建吊物迹线的避障最小直角Steiner树(OARMST)模型,集成Dijkstra启发式算法和无载波通信(UWB)定位技术,开发起重作业迹线规划系统,求解多就位点、多障碍物下吊物的安全移动迹线。研究表明:OARMST模型求解的最优起重吊装安全迹线避免了起重作业的空间冲突风险,通过减少吊物转弯次数和位移,可防止吊物多次骤停摆动和驾驶员多余操作,提高起重作业的安全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18.
悬索桥钢箱梁的吊装施工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埔大桥钢箱梁利用平驳船运送到吊装地点,采用跨缆机、卷扬机、滑轮组、拖轮、平驳船等设备设施进行吊装。为保障钢箱梁吊装的安全,通过制定完善的钢箱梁吊装施工工艺:钢箱梁总体架设顺序;钢箱梁吊装方案、跨缆吊机安装及试吊、钢箱梁的吊装工艺,同时配合钢箱梁吊装施工安全管理技术:钢箱梁吊装施工前、卷扬机操作安全、水上作业安全等管理,在台风多发、暴雨洪水季节进行了半年的吊装,在施工人员培训、安全交底、设备安装与吊装作业等方面,全面进行综合安全管理,顺利、安全地完成了钢箱梁吊装施工。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某日晚,在一工地,1台1000t履带式起重机在起吊重物过程中发生倾覆事故,造成数名现场人员伤亡。1事故简述当天下午第一次试吊时,被吊物在未完全脱离地面的情况下向侧向滑移,臂架抖动,超起配重未离开地面,力矩限制器重复显示超出最小工作幅度,工况异常,起吊作业停止。经施工人员检查,对履带起重机回转中心、吊物重心、超起配重重心进行调整使其处在同一铅垂面上,同时还发现路基板倾斜,采用木质材料、石块等对西侧路基板铺垫找平。之后进行后续起吊操作,当吊物离地面一定高度时,进行了水平方向的回转操作,就在回转操作过程中,起重机吊臂根部瞬间断裂,吊臂倾翻。2勘查和鉴定  相似文献   

20.
李晶 《劳动保护》1997,(4):36-36
手拉葫芦,人们也称它为斤不落、链条葫芦、倒链等。由于它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适应各种作业环境等优点,在施工现场被广泛应用。如小型设备和各类重物的短距离移位安装,大型构件吊装时的轴线找正,较大的设备和构件运输时捆绑锁紧,以及许多拆除工作中的扯、拽等都得用到它。手拉葫芦虽然看起来似是一个构造、操作都很简单,人人都会用的小型起重工具,但如果不懂它的机械性能,操作使用不当,管理和保养不好,也会发生事故。1984年12月1日,某公司厂房工地水泥班曹某在一硅河道拆内模时,因为有几块粘挤在一块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