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子扩散法捕集环境中SO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收膜容量研究表明,用10%(V/V)三乙醇胺十丙酮或10%(W/V)NO2CO3作吸收剂,在15℃,绝对干燥空气条件下测得两种采样器的感受(α),1^采样器α1(TEA)0.3043PPm.h.μg^-1(SO^2-4),α2(Na2CO3)0.2963ppm.h.μg^-1(SO^2-4),2#采样器α2(TEA)0.7893PPm.h.μg^-1(SO^2-4)α2(Na2CO3)0.866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中NO3去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粒状滤床生化反应柱对NO3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当容积负荷范围为每日1.92-3.8kg(NO3-N)/m^3时,反硝化率为95.7-100%,相应CH3OH消耗量为每日4.9-9.8kg/m^2,CODCr去除负荷为每日7.3-14.6kg/m^3。进水NO3浓度越征,达到完全反硝化所需的C/N值越高,投加的C/N值越高,实际消耗的C/N值越高,当投加的C/N值低时,其消耗的C/N值也低,越  相似文献   

3.
长光路FTIR研究OH发生体系中的OH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光路FTIR测定早苯、三本等芳香烃化合物在烟雾箱中光化学反应衰减,确字了NOx-H2O、Air、HONO-H2O-Air和CH3ONO-NO-Air3种体系在我灯自夸下的OH浓度,结果表明三者OH浓度范围分别为:~10^5~10^6、~10^7、~10^7~10^8molecules.cm^-3,并进一步讨论了反应前体物对生成OH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中微量铝的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HAc-NaAc缓冲溶液(pH4.5)体系中,利用(1-(2-萘酚(PAN),Al^3^+与Cu^2^+-EDTA发生定量交换反应,用氯仿萃取出Cu^2^+-PAN,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Cu^2^+,以间接测定AL^3^+。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为0.1-1.0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1mg/L;测定河水,饮用水,地下水中的Al^3^+,其回收率在85.0%-109%之间,变异系数为1.5%-  相似文献   

5.
黄海西部大气湿沉降(降水)的pH与主要酸碱离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黄海西部的千里岩、青岛的麦岛两个降消要样点1997、1998丙年所收集的113个降 H^+、NH4^+、K^+、Na^+、Ca^2+、Mg^2+、F^-、Cl^-、NO3^-、SO4^2-共10种离子成分的含量,分别用NA^+、Mg^2+、Ca^2++NH4^+)/(NO3+nsaSO4^2-、cmssSO4^2-(nssSO4^2-)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以Mg^2+作为参考元素计算得到  相似文献   

6.
重庆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首次在重庆采用受体模型-CMB7.0模型来定量解析各种尘源对受体TSP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重庆城区大气TSP主要来源燃煤烟尘(43.0%),钢铁冶金尘(35.7),道路土壤尘(9.3%),建筑材料尘(3.0%)及SO^2-4(6.2%)NO^-3(1.1%)二次气溶胶。  相似文献   

7.
改性PAN基活性碳纤维的SO2吸附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索提高聚丙烯腈(PAN)活性碳纤维(ACF-PAN)对SO2的吸附性能,采用加入不同的活性组分对自制的ACF-PAN进行改性;研究了ACF-PAN和经过不同改性后的ACF-PAN对SO2的吸附性能。取得性后活性碳纤维为改性前平衡吸附量4 2倍以上;为活性炭的10倍左右(ACF-PAN62.9mg/gACF,ACF-PA(Ⅱ)1-4型113.6-143.7mg/gACF,活性炭14.9mg/g  相似文献   

8.
由于作用机理和反应过程不同,选用四种中和NaOH、Na2Co3、Ca(OH)2和NH3.H2O中和不同性质的酸性矿井水,使其PH值分别达到7.5、6.5、5.5、4.5,以产生不同量的絮凝体,其絮凝体中Ca^2+和SO4^2-的含量亦不同。当PH值达到7.5时,Na2Co3的用量最大,同时Ca^2+含量亦最高,当原水中的Al^3+含量相对较高时,随PH值的升高絮凝体的量是先升后降的趋势,因此选择中  相似文献   

9.
快速测定废水中CODcr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uSO4-KAl(SO4)2-NaMoO4作催化剂,在H2SO4-H3PO4体系中快速测定废水CODcr新方法,回流时间由标准法的2h缩短至0.5h,以AgNO3-CrK(SO4)代替Hg2SO4消除CI^-干扰,避免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广汉市生活垃圾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简要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概念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1997年分布的ISO14040环境管理体系“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对城市生活垃圾的不同2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LCA评价,结果表明,林烧,简单填埋,卫生填埋及综合处理的环境影响潜力分别为5.1×10^-2,3.8×10^-2,2.6×10^-2,和1.7×10^-2,处理成本分别为39.2元/(人.年),21.3元/(人.年),27.8元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磷尾矿堆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磷尾矿的钙、镁、磷元素的分离,以高镁磷尾矿为原料,采用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进行酸解,探究磷尾矿中主要物相在DTPMP中的分解机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投料比对磷尾矿中MgO、CaO和P_2O_5分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对P_2O_5的分解率影响较大,高温更有利于尾矿中镁的溶出,在pH为2. 5,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80℃,投料比为1. 56时,MgO、CaO和P_2O_5的分解率分别达到61. 05%、38. 23%和9. 67%。  相似文献   

12.
酸雨判别基准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气中实际存在的一些痕量气体(如SO_2,,H_2S,NH_3,HCl,HNO_3和HNO_2)的背景浓度的新近资料,利用化学平衡模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本底痕量气体和降雨强度均影响降水的酸度,使其pH值在3.93—4.46范围内。此外,气溶胶的酸碱性和浓度也强烈影响降水的酸度。同时考虑大气中痕量气体背景浓度和碳酸钙后,降水的pH值在4.0—5.4之间。对降水酸度随降雨强度变化的规律,用Lowry-Bronsted的酸碱质子理论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雨中的甲酸、乙酸、丙酸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酸、乙酸、丙酸、琥珀酸的色谱条件。在ODS柱上以 7%CH3OH 0 2 0mol LKH2 PO4(pH =2 .8)缓冲溶液作流动相 ,2 15nm紫外检测以上 4种有机酸。方法简便、快速 ,样品加标回收率在 96%~10 3 %范围内。并用该法测定了酸雨中甲酸、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土柱淋洗技术对模拟Cd污染土进行修复研究,探讨了单宁酸、柠檬酸在不同浓度、淋洗时间、复配体积比下对重金属进行单一、复合淋洗的去除效果,并比较复合淋洗前后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单宁酸和柠檬酸对重金属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单一作用时,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种淋洗剂对重金属的去除率逐步提高,均在12 h时达到最好效果,重金属去除率分别为59.08%、71.25%。实验同时证明,两种淋洗剂进行复合淋洗对重金属C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一淋洗,当单宁酸浓度为10.0 mmol/L,柠檬酸浓度为0.6 mol/L,淋洗剂体积配比为1∶3,淋洗时间为12 h时,复合淋洗效果最好,重金属去除率达到97.47%。土柱淋洗前后重金属形态分级结果表明:单宁酸、柠檬酸复合淋洗能有效去除酸可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的重金属Cd。  相似文献   

15.
邹培  陈泉源  张盛汉  徐万福 《环境工程》2013,(Z1):226-228,88
采用络合萃取法,以三辛胺为萃取剂、正辛醇为助溶剂及煤油为稀释剂处理H酸、T酸工业废水。正交实验表明:溶液pH对萃取率影响最大。H酸最适宜的萃取条件是:萃取剂浓度25.9%、相比5∶1、pH 2.0,经一级萃取COD去除率可达88.4%,T酸最适宜的萃取条件是:萃取剂浓度50%、相比4∶1、pH 1.5,经两级逆流萃取,萃取率可达97.2%。用20%的NaOH溶液对萃取相进行反萃取,回收得到的萃取剂可循环使用,为工业上H酸、T酸废水预处理提供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酸性火山玻璃发生脱玻现象后的X射线衍射特征、镜下(偏光及扫描电镜)特征和形貌特征,重点讨论了对酸性火山玻璃脱玻化途径有重要影响的网络结构因素和化学成分因素,最终提出酸性火山玻璃的五种脱玻化途径及相应产物:SiO_2±H_2O纯架状、架状网络→“石英”质;SiO_2+Al_2O_3+H_2O±其它成分架状、层状网络→“伊毛缟石”质;SiO_2+Al_2O_3+K_2O(Na_2O,CaO)架状、层状网络→长石质;酸性火山玻璃(含不同的挥发份)架状、层状、链状网络→粘土质及其它可能的产物;SO_2+Al_2O_3+K_2O(Na_2O)+CaO、FeO、MgO(群聚?)等土挥发份层状、链状网络→绿泥石、辉石、闪石。  相似文献   

17.
矿山酸性废水综合治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坚  龚竹青 《环境工程》1998,16(6):19-21
根据阶段中和沉淀法、阶段中和—硫化钠沉淀法、阶段中和—H2 S沉淀法综合治理矿山酸性废水的试验结果 ,确定选用四段中和—H2 S沉淀法治理含铝量高的矿山酸性废水 ,使处理后的水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并从中回收了铜、锌、锰等有价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8.
砷酸生产尾气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立清 《环境工程》1998,16(3):31-33
通过砷酸生产中含硫尾气治理实例,介绍治理系统的预处理、脱硫及废水封闭循环。  相似文献   

19.
对石油亚砜(PSO)萃取巯基醋酸的条件和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石油亚砜通过氢键和巯基醋酸形成的萃合物的组成.为从废水中回收巯基醋酸以及石油硫醚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旭光  陈宇  张龙 《环境工程》2019,37(1):56-60
在中温环境下以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厌氧反应器中探究了游离亚硝酸(FNA)偶联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NA偶联RL能显著提高污泥的水解,当RL的投加量由0.2 g/g提高至0.4 g/g时,溶解性COD(SCOD)的最大含量由451 mg/L提高至512 mg/L,溶解性蛋白质的含量由185 mg/L增加至210 mg/L,进一步提高RL的投加量对SCOD和溶解性蛋白质的增加影响不显著。此外,FNA偶联RL可促进短链脂肪酸(SCFA)的积累,并且当RL的投加量由0增加至0.4 g/g时,SCFA的最大浓度由361 mg/L增加至405 mg/L。FNA偶联RL对SCFA的组分影响不显著,丙酸含量最大,占35%~42%,其次为乙酸,占20%~26%。微生物活性分析表FNA偶联RL能促进水解和酸化酶的活性,而抑制产甲烷酶F420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