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氰化物是剧毒物质,人的致死量是0.03克,国家规定排放标准不得超过0.1毫克/升,因此,含氰的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较多,如硫酸亚铁法、漂白粉法、电解氧化法、臭氧法等。目前国内大部分工厂采用漂白粉法及电解氧化法。漂白粉法处理,方法简单,但处理后有污泥,存在二次污染。电解氧化法投资大,耗电量大。用活性炭作为催化剂,用空气中的氧氧化分解氰化物,使之成为二氧化  相似文献   

2.
由于氰离子与有生命体的血液中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碍它还原成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造成生命的死亡。因此,测定氰离子总量是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氰化物的测定(测出的是CN~-离子)指简单氰化合物A(CN)_X(A为H~+、K~+、Na~+、Ca~(+2)、Ba~(+2)等)与络合氰化物[Ay·M(CN)_X](M为Fe~(+3)、Fe~(+2)、Cd~(+2)、Cu~(+1)、Cu~(+2)、Ni~(+2)、Zn~(+2)、Ag~(+1)、  相似文献   

3.
焦亚硫酸钠/空气法处理含氰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J.Borbe等人于80年代初发明了脱除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因科(In Co)SO_2/空气法除氰工艺,该工艺有脱氰彻底、操作简便、安全、用药量少、费用低等优点。在借鉴该工艺的基础上,试验用焦亚硫酸钠/空气法处理山东省新城金矿的含氰废水,获得了成功。 一、原理 焦亚硫酸钠/空气法的原理是利用SO_2—O_2混合气体做氧化剂,用二价铜做催化剂,控制在一定的pH范围内使CN~-氧化为CNO~-, CNO~-再经水解生成NH_3及HCO_3~-。二氧化硫是以焦亚硫酸钠的形式加入,二价铜是以CuSO_4·5H_2O的形式加入,用石灰调节pH值。总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内含氰废水处理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冶金、化工、选矿、金属加工、化纤、塑料、电镀、农药、仪表、煤气、炼焦、炼油和热处理等行业排出的工业废水中,氰化物含量往往超过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为了处理含氰废水,我们于八○年九月十二日至十月廿三日,历时四十余天,先后去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北京、山东、江苏、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的电化学装置在线制备液体高铁酸钠,然后将制得的高铁酸钠投加到电镀废水中进行处理,考察不同pH值和不同高铁酸钠投加量对废水中总氰化物、Cu~(2+)、Ni~(2+)去除率的影响;对比研究了高铁酸钠氧化法和次氯酸钠氧化法在处理低浓度含氰电镀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当pH为9~10,高铁酸钠的最佳投加量为0.O.24±0.048 mmol·L~(-1)时,总氰化物、Cu~(2+)和Ni~(2+)的同时去除率均在90%以上;在处理低浓度含氰电镀废水时,高铁酸钠对总氰化物、Cu~(2+)和Ni~(2+)的同时去除率均明显高于次氯酸钠。这是因为高铁酸钠能够有效地氧化多种络合态的氰化物,包括Cu(CN)_4~(3-)、Cu(CN)_4~,Ni(CN)_4~(2-)等使废水中的重金属转变为离子态;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在高铁酸盐还原产物-Fe(OH)_3助凝和絮凝作用下,反应生成沉淀达到同时去除氰化物和重金属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氰化物是一种有剧毒的化合物,然而因为它和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被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中,冶金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理论上来说,储存环境和工作流程都可以做到安全环保,不会发生泄漏,但当发生事故时,氰化物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氰化物进入地下水后,会有3种形态:自由氰基、可分解性弱酸氰化物(WAD)和可分解性强酸氰化物(SAD)。重点介绍了几种可行性较好的备选地下水氰化物污染修复技术,并对其适用范围、污染种类作出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电解法处理工业废水,在国外六十年代初期就开始采用,有的行业应用的较为成功。近年来由于电力工业的发展,电解法处理工业废水已被广泛地应用。被誉为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少、投资少、浮渣少、卫生条件好、处理效果高的方法之一。为解决我国毛纺染色废水脱色处理课  相似文献   

8.
氰化物(总氰)标准样的分析结果往往会明显低于它的实际真值。这除了与在蒸馏过程中有少量的氰化氢挥发有关外,还与蒸馏时取样量的多少(即氰化物含量的高低)有关。通过对一已知浓度的总氰化物标准样的分析,发现氰化物蒸馏时的取样量对其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将同一浓度(1毫升=0.486微克)的总氰化物标准样,分成不同体积,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的总氰化物蒸馏步骤同时进行蒸馏,然后取馏出液,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进行分析,其各自测定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环境水质学进展评述专题之一。环境水化学有逐渐发展成为环境水质科学的趋势。近年来这一领域中出版了多种系统专著。 水体颗粒物只有广义概念,它们在天然水体和水处理工艺的水质转化过程中起着广泛而重要的突出作用,因而成为近三十年来的集中研究对象。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表面络合原理及其定量计算模式。表面络合模式目前主要提出恒定容量、扩散层(双层)及多层(三层)等三类区别主要在双电层结构的设计不同,各有短长,应加以比较综合。表面络合模式应用于水体中的天然颗粒物尚有许多难题,已有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尚以简化和表观方式处理为主。本文首先评价了表面络合常数、多组分和多级表面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在后续部分将评价有机配体和颗粒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后续下一部分还将评述表面络合原理在污染物水体停留时间、矿物风化溶解、氧化催化、凝聚絮凝和生物氧化等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再简单介绍国内及笔者研究室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有助剂焦磷酸钠存在时进行了用二氧化氯处理含铁氰化物废水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废水pH值为5— 9,焦磷酸钠∶铁氰化物 (摩尔比 ) =1.2∶1,处理时间为 6 0min ,二氧化氯加入量大于理论量 2 0 %的工艺条件下 ,处理后水中总氰化物含量在 0 .5mg/L以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发展,剧毒氰化物的测定受到普遍重视,已成为环境监测的主要项目之一。 痕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选择性离子电极和极谱法等。但含氰样品测定一般都需要经蒸馏除硫化物等干扰物质,这是一种厌烦手续,而由于样品复杂性,有时蒸馏也有误差。 本工作的目的是应用直接电流法测定废水和地面水中的氰化物,并研究了标准氰化物稀溶液的稳定性,以便找出最好的配制条件和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氯处理含铁氰化物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助剂焦磷酸钠存在时进行了用二氧化氯处理含铁氰化物废水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5-9,焦磷酸钠:铁氰化物(摩尔比)=1.2:1,处理时间为60min,二氧化氯加入量大于理论量20%的工艺条件下,处理后水中总氰化物含量在O.5mg/L以下。  相似文献   

13.
氰化物的毒性极大,在水体中氰化物含量超过0.02毫克/升时,即不宜作为渔业用水,若达到0.01毫克/升时,则不宜作为人、畜的饮用水。用含氰化物废水灌溉农田,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土壤含氰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废水中含氰化物量在多大范围内,才不致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及人类可以食用。我们选择了一种地上部均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核辐射法治理生物堵塞地下水井,在众多有希望的辐射净水技术中被证明是成功的和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工艺方法。描述了此项技术在德国、捷克、美国和俄国的应用和获得的经验.利用核辐射水力屏障法成功地就地净化了被氰化物污染的地下水,使出水中的氰化物浓度降低了一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铁粉还原-Fenton氧化处理络合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铁粉还原-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含络合铜工业废水,研究了联合工艺对络合铜的破络效果,重点考察了常温下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Cu(Ⅱ)初始浓度以及铁粉粒径等因素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Cu(Ⅱ)浓度为50 mg/L,初始pH=3的体系中,加入过量铁粉,H2O2投加量控制在H2O2∶COD=1.5∶1(质量比),反应30 min后在pH=9的条件下沉淀,废水的COD去除率为86.5%,Cu(Ⅱ)去除率为99.9%,处理水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要求。研究还表明:铁粉粒径对处理效率的影响较小,采用工业级铁粉即可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镀和表面处理工艺过程中常产生含氰浓度高达3%的废液,其中还含有各种重金属。现有的许多方法,不适用于这类高浓度含氰废液的处理。多硫化合物可与氰化物反应生成硫氰化合物。这是一个温和的放热反应。处理过程是将多硫化合物浆液按照比化学计量值高20%的量投入含氰废液,混合后静放几天,氰化物和重金属离子即可从废水中除去。本法简单、安全,是一种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7.
鉴于氰化物所具有的明显的毒性和电镀、炼焦、造气及其他化工等含氰废水对环境水体的污染,水中微量氰化物的监测一直是人们所重视的项目。 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报导颇多。尤其近年来,采用仪器分析手段,诸如气相  相似文献   

18.
反渗透和超滤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膜分离技术。由于它们具有操作简单、节省能源、可使废水和有价物质回收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环境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其应用范围和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已逐步成为开发水源、回收城市和工业废水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论述它们在纺织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纺织工业包括棉纺、麻纺、毛纺、合成纤维、混纺等,主要生产工序有纺丝、牵  相似文献   

19.
焦化废水中COD、挥发酚和硫氰化物同步高效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在微氧条件下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该工艺对焦化废水中挥发酚、硫氰化物、氰化物和COD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1 L/h,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的条件下,两级EGSB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稳定运行时,在进水挥发酚为56.8~185.1 mg/L、硫氰化物为287.1~539.9 mg/L、氰化物为0.17~0.72 mg/L的条件下,系统对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9%、96.8%和82.6%,出水挥发酚和氰化物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进水COD浓度在1 084~1 880 mg/L之间,平均去除率为76.9%,出水平均浓度为325 mg/L。  相似文献   

20.
砷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主要有-Ⅲ(胂)、+Ⅲ和+Ⅴ.尽管元素砷的毒性较小,但砷的化合物毒性却很大,三价砷比五价砷毒性更大,天然水流经矿时可能会含微量的砷,但砷主要存在于冶炼、农药、制革、染色等多种工业废水中,其存在形式主要是砷的各种化合物及离子,它们不仅有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