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于大气甲烷是一种具有显著的温室效应和大气化学效应的痕量气体,因此,近年来大气甲烷浓度的持续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证据表明,伴随世界煤炭产量的飞速增长,全球与煤矿开采、使用过程相关的CH4释放可能是近几十年来大气CH4浓度增大的一个主要原因。较新的估算结果表明,全球煤炭开采中的甲烷释放达到了以往的一些估算范围的上限。中国作为一个煤炭生产和消费大车,在全球与煤相关甲烷释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目前我国仍缺乏对该领域的较为详尽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我国开展有关煤矿…  相似文献   

2.
<正> 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温室效应气体是最引人注目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多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化。甲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也在不断增加。据观测,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年增长率为1%。  相似文献   

3.
大气甲烷的源和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大气甲烷源汇研究的最新进展,论述了全球大气甲烷的源汇平衡预算及其不确定性,给出了全球及中国大气甲烷源汇预算的最新成果,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套与气体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联机在线分析大气甲烷碳同位素的制样技术,该方法具有精度较高(±0.4×10-3)、用样量少(200mL)、耗时短(45min)和操作相对较为简便的优点.利用该系统对新疆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凝析气田上方大气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做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其大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平均值为-45.0×10-3,相对全球大气甲烷碳同位素平均值明显偏重1.2×10-3~2.0×10-3,显示了其甲烷主要来源为深部凝析气藏中的甲烷等气体的渗漏和扩散.并且由于白天日照强,温度高,气田渗漏和扩散到地表的甲烷部分被氧化,因此白天大气甲烷的浓度略低于夜晚,且13CCH4较夜晚偏轻.  相似文献   

5.
同位素方法在大气甲烷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气甲烷研究的同位素方法理论基础及其研究进展的综述,概括介绍了现有的大气甲烷同位素研究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讨论分析了在中国开展该项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湿地甲烷释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近年来大气甲烷浓度显著增加,湿地甲烷释放量约占全球总释放量的21%,因而是大气甲烷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综述了湿地甲烷产生,释放和氧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以便为国内湿地甲烷排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气中甲烷增长的速度已大为减少甲烷是温室气体的重要组分之一,它在大气中的浓度已从过去150年中的800ppb增加到170ppb,并超过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增长速度。最近,美国和新西兰科学家对大气中甲烷的增长速度进行了研究。美国科罗拉多州Boulder...  相似文献   

8.
甲烷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此前对全球甲烷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模拟研究,但在源汇关系和通量的认识上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近期研究发现,广泛分布的喀斯特地下空间(洞穴和裂隙等)是大气甲烷重要的汇;其作用机制主要有微生物氧化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但对二者的影响大小认识不足;喀斯特洞穴甲烷碳库大小及其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影响认识尚不清楚。下一步工作应该加强洞穴甲烷的系统研究,分析甲烷的碳汇机制以及估算碳库大小;同时,加强喀斯特生态系统大气、土壤和洞穴甲烷通量的研究,以揭示喀斯特地下空间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提出,测定12C和13C甲烷的氛取代模式的分析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获得更好的有关各主要甲烷源类型源强度分布的约束条件。测定甲烷同位素组成的传统方法,要求将甲烷分子燃烧成CO2供做δ13C分析,将伴生的水还原为H2供做δD分析。当只利用δ13C-CH4和δD-CH4(甚至还有δC-CH4)时,甲烷源的归属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源类型比每种源类型的独特示踪剂要多。如果同位素分析不用经过燃烧步骤就能完成,那么有10种可用来获得大气甲烷源鉴定指纹的甲烷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对甲烷的氛含量也有必要进行精细的检测,以作为有关生物成因和化石甲烷分布的另一个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0.
湿地是大气中甲烷最大的自然来泊。科研人员采用密闭室技术,在一年的时间内对马德拉斯市被污染的热带海岸湿地的甲烷排放进行了测量。由于污染程度的差异,使得被观测湿地在甲烷排放上表现出了各自的时空变化特性。硫酸盐和盐度对甲烷产生的抑制作用也是本研究项目的内容。研究发现,土壤温度、沉积物含水量、盐度及硫酸盐是影响甲烷排放率的关键自然因素。研究表明,由于Adyar河口生态系统受到伙扰动,使得该地区平均甲排放水  相似文献   

11.
对浙西北丘陵地区夏季水稻田的大气甲烷进行浓度监测,结果表明,甲烷浓度的日变化十分明显,中午较低,早晚较高。甲烷浓度的梯度变化比较大。在不同时段及不同气象条件下甲烷的排放通量变化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2.
大气中甲烷的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甲烷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化学行为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稻田排放、牲畜排放和沼泽排放等是大气甲烷重要的源;与OH自由基的反应是其主要的汇。甲烷在大气中的浓度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其不仅影响气候的变化,而且引起大气中OH,O3等浓度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化学物种。   相似文献   

13.
城市固废(生活垃圾)中甲烷排放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在环境中已成为公害,加上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发酵分解,向大气扩散恶息,排出甲烷等温室气体,因此,有必要调查,考察我国主要典型城市垃圾填埋场及处理厂等的概况,了解,掌握对来自生活垃圾中甲烷的排放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填埋场是一个巨大的人为甲烷释放源,它对全球的温室效应的贡献非常巨大。生物滤池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大气甲烷减排的方法,它能经济有效地对小型填埋场和封场后的填埋场进行甲烷减排。本文论述了生物滤床的甲烷氧化过程,同时还论述了影响生物滤床甲烷氧化性能的因素,通过对比研究各大因素对生物滤床甲烷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出甲烷氧化性能最佳的生物滤床。  相似文献   

15.
拉萨地区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排放特征和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拉萨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监测数据。在1998年6月和9月,对拉萨地区大气样品进行了采集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的分析测定,并讨论了拉萨地区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和排放特征。共检测出69种烃类,其中以9个碳以上的芳烃类为主,约占45%-49%,总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平均浓度水平在60-166ppbC范围。结果表明,拉萨地区特有的生物体燃烧及植物排放当地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法观测本底大气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WMO/GAW)开展全球温室气体监测的要求,建立了气相色谱(GC)法甲烷和二氧化碳(CH4/CO2)连续观测系统,概述了该系统厍拿大大气环境局(AES)5个月的组装调试,以及在中国大气本底基准台(CGAWBO_一年多时间里的业务运行和标定情况,且装调试和运动标定,与红餐吸收(NDIR)法,气瓶采样-实验室分析(FLASK)法数据,以及与上其它台站观测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大气CH4的源     
宗敬阳 《环境与开发》1994,9(1):237-238
大气CH_4的源甲烷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它能高效的吸收红外辐射,其温室效应是CO_2的二十倍。虽然大气中CH_4的浓度很低(仅为CO_2浓度的1/200),但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平流层和对流层中,甲烷还可参与一系列的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其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大气受到了人为污染物的严重影响,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碳组分是海洋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碳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采样困难,有关偏远海域海洋气溶胶中总碳(TC)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污染来源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于2014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搭载西北太平洋观测航次收集海洋大气气溶胶样品,并测定总碳(T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结果表明,海洋大气气溶胶TC平均浓度为(4.0±4.4)μg·m-3δ13C平均值为-26.6‰±0.8‰.近岸与远海的TC平均浓度分别为(6.0±6.8)、(3.1±2.7)μg·m-3δ13C平均值分别为-26.0‰±1.1‰、-26.9‰±0.4‰.根据后向轨迹分析结果可知,近岸与远海TC浓度和同位素的差异可能是由不同气团的来源导致,近岸总悬浮颗粒物(TSP)中TC主要来源于大陆的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而远海可能与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形成比例相对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逆向轨迹反演模式估算北京地区甲烷源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连续监测的大气甲烷浓度数据和拉格朗日逆向轨迹反演模式估算出北京甲烷源排放强度,并与根据最新调查数据建立的北京地区甲烷源排放清单进行了比较。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甲烷排放总量为296.4Gg/a,其中,最主要的甲烷排放源为城市垃圾和化石燃料,反映了北京作为一特大城市甲烷排放以人为源为主的特点。利用2000年6月至12月连续观测的有湿合层代表性的北京大气甲烷浓度,通过奇异值分解法(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反演出模拟区域的甲烷排放源强度和分布。模式计算与排放清单在甲烷源定性分布上对应较好,定量结果也是合理的。但由于可输入的气象数据有限,轨迹在整个模拟区域内覆盖不均匀,反演出的源块位置有偏差,其中偏差最大的为煤矿的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20.
沼泽和水稻田是甲烷的主要排放源,它们具有一种缺氧的环境,能通过细菌的作用产生甲烷.最近设在德国海德尔堡的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的Frank Keppler和他的同事发现有一大批植物品种能在有氧的情况下,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排放甲烷(Nature2006,439,187).研究人员估计每天进入地球大气圈的甲烷来自活着的植物和缺氧环境中枯朽的植物材料.设在新西兰惠灵顿的国立水和大气研究所的David C Lowe在一份相关的意见中认为,这项新的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从空间观察到热带森林上空会有大量甲烷.”快速砍伐森林也可能是近年来观察到大气中甲烷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