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险源辨识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一步。为提高煤矿危险源辨识的准 确性和效率,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源能够及时处理,提出了基于三维可视化 危险源和危险源反馈闭环处理的解决思路,应用Java 技术,MySQL 数据库和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构建了基于C/S架构的三维可视化危险源风险预控智能手机管理系统 。通过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使煤矿危险源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减 少或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这种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为提高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的效率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向科学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查找和弥补现有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漏洞,预防化工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提升国家能源集团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将国际安全评级系统(ISRS)的管理要素融入到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充分吸收ISRS的优秀做法,并对融合后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使现有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结果表明:通过ISRS的部分管理要素融入到现有的ISRS中,可增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完备性,使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更好地发挥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龙岩红炭山七O八化工有限公司,于2003年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004年2月通过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中心的认证,并取得证书。公司自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以来,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危险源,特别是对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实现的重大危险源,按照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有效控制,达到了降低、直至消除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目的。一、重大危险源的确定1、在组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辨识危险源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编制风险评价表(如下表实例)。根据风险评价表,对3级以上风险的危险源确定为本企业重大危险源。…  相似文献   

4.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风险预控原理,指出煤矿企业应当正确区分隐患和危险源,遵循危险源辨识-监测-控制的基本思路,建立了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并界定了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监测和危险源控制的内容。在风险预控理论的基础上,从制度保证和体制支撑两个方面设计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分析认为:为保障煤矿的长治久安,应从理顺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实施危险源闭环管理;加强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管理人员准入制度;健全安全考核制度,实行奖惩激励四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龙岩红炭山七○八化工有限公司,于2003年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004年2月通过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中心的认证,并取得证书.公司自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以来,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危险源,特别是对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实现的重大危险源,按照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有效控制,达到了降低、直至消除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安全风险预控的水平和有效性,探讨危险源的事故致因机理及其两极化管理思路。将危险源划分为3类,即根源危险源、理论状态危险源和实际状态危险源,其中理论状态危险源又可细分为已辨识状态危险源和未辨识状态危险源。构建危险源的事故致因机理模型,模型表明:控制失效的实际状态危险源和未辨识状态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2个主要致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危险源的两极化管理思路,构建危险源两极化管理的实施流程。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应从两方面实施安全风险预控,即加强对实际状态危险源的控制,使其演变为事故致因的概率极小化;加强对根源危险源和理论状态危险源的辨识,做到辨识极大化。  相似文献   

7.
以风险预控为基础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煤矿现阶段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国际煤矿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立以风险预控管理为基础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的思路,即通过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分析,建立针对管理层的管理标准、管理流程和操作层的安全工作程序及工作标准的管理体系,建立系统化、结构化和规范化的自我管理机制,并针对重大危险源,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制定方案。最后,提出了建立并实施本质安全化管理应注意事项。该管理思路目前已经在"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课题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神东煤炭集团从自身的安全管理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形成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冰山理论"为基础,以危险源辨识和切断事故因果链为手段,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PDCA持续改进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开发建设3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23亿吨,百万吨死亡率始终控制在0.003以下,曾经3年度实现亿吨零死亡。  相似文献   

9.
陈蔷  边兆鹏  冯俊亭 《安全》2007,28(6):60-64
在企业建立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其进行目标管理,以降低组织整体风险.依据体系要求,应急响应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应急响应为风险控制的最后关口.针对厂区危险源的区域进行应急响应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危险源失控造成的损失,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天发射场危险源管理现状,借鉴一般安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发射场内的危险源特性,建立适宜的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提出危险源辨识评价分析过程可按照"发射场系统分析、危险源确认、危险源评估、风险表征"4个步骤进行,讨论了发射场危险源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确定了发射场内重大危险源推进剂贮存库和高压气瓶库的评定标准,并进行了危险源的量化表征。发射场风险评估方法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科学评价发射场危险源、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任珊亭  杨红梅  张雪雄 《安全》2008,29(11):12-15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物流企业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重点阐述了充分辨识组织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业的危险源风险等级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即GB/T28001:2001)、《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均对危险源的检测、评价、分级与消除或控制作了相关的规定,本文拟对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深入分析其他矿井发生事故的原因,注重消除"安全与生产两张皮现象",从安全意识培育、风险分级管控、风险预控6大系统建设、安全应急管理等4个方面深化"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树立"生产安全风险可防可控,生产安全事故可以避免"的安全生产理念,扎实推进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OSHM)的要求,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对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部分)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及其相互作用、影响的分析,建立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模式及其问卷,针对现场的运行、维修和试验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应用工业风险评价的定性及量化分析方法,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对各种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度进行评价,从安全管理和安全工程两方面提出对不可接受的危险源的预控措施。危险源的有效预测和控制,对火电厂职业安全健康水平的提高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安全管理理论、组织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对多家煤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第三类危险源是造成组织失误的根本原因,预防第三类危险源的根本方法是编制风险管理计划;实例分析了陈家山矿某巷道实施风险管理整个过程,通过风险管理计划实施与运用,检查危险源是否在可接受风险水平下得到控制。风险管理可以对危险源的风险状态持续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危险源的风险状态降级,以便消除危险源。根据风险管理计划进行煤矿安全组织风险预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管理组织活动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并预测、监控、纠正各种不安全行为。陈家山矿风险管理研究对预防组织失误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中的GIS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在重大危险源信息描述、数据管理、风险评价和风险绘制、事故预警以及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应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描述和管理重大危险源,方便地表示和查询城市各重大危险源的地理位置;利用GIS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地图绘制,评估和表示出城市不同区域和地段的相对风险大小,便于城市发展规划;利用GIS进行事故预警,可及时发现和确定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位置,并通过采取措施消除事故在萌芽状态;利用GIS辅助应急救援,有助于分析事故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和寻求事故救援的最佳路径等其他重大救援决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航空维修单位风险管理工作中普遍遇到的如何全面、规范、准确地识别危险源,如何科学计算和评价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危险源识别方法和风险分析方法.首先,设计维修系统的危险源引导词,并给出危险源描述方法和识别流程,以规范识别危险源;然后,设计危险源导致潜在不良后果引导词,在引导词的指引下确定危险源的所有潜在不良后果;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危险源导致潜在不良后果的风险.以某维修单位新增设备为例进行了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计算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全面、规范地找到危险源和危险源潜在不良后果,能够更为科学地计算风险,为进一步风险控制奠定基础.本方法力图使风险管理工作规范有效,并为行业内风险数据积累和分享、数据分析与预测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油气生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油气生产危险源的种种特性和规律,运用HSE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和管理原则,对生产场所从高能量物质的性质和状态进行分类和确定,记录其所在地点、数量、性质、流向或扩散方向和周围环境,形成一个危险源集合;组织相关专家和机构,对该集合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削减措施并记录在案,适时实施以求风险最小。该方法的一些作法已在大庆油田等诸多油气生产企业使用且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9.
区域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基于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针对有多个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区域,在对单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叠加原理得到描述该区域整体风险状况的定量评价结果。同时考虑了消防部门和医疗机构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其量化为区域风险的补偿系数。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不仅能够反映区域风险的分布状况,而且对区域重大危险源的规划和布局具有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系统宏观安全及事故预防的微观要素两方面,深入剖析我国在事故预防法规标准、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治理、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科研、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五个转变"的理念,并从健全事故预防法规标准、严格安全设备及人员准入、构建多级事故风险预警机制、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重大事故预防控制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重大危险源监管实用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突出强调了风险预控和依靠安全科技,建议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预防控制工作的系统思考和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