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邮市应急管理局在努力抓好安全生产基本面基本盘的同时,积极履行应急管理职能,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针对地区特点和监管需求,初步建立应急管理六大体系,即应急指挥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应急物资体系、应急动员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八闽动态     
《安全与健康》2005,(9):14-16
丰泽区建立六大体系确保安全生产为改变在安全生产监管上总是忙于应付、疲于奔命的传统工作模式,力求在源头上、从机制上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减少事故发生,丰泽区建立了六大工作体系。六大工作体系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工作制度体系、预警监控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督查考评体系,每个体系都由若干制度和实施细则组成。领导体系包括:区安委会、区直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安委会、社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包括:区政府领导成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区公共聚集场所、危险化学品、建设施工、交通运输、非煤矿山、学校安全、渔业  相似文献   

3.
构建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现状和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在应急联动机制、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和应急指挥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4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包括: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强化应急救援法律体系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研究结果对完善我国应急救援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提高公安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很不完善,针对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思路,给出了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架,并对该救援体系各要素、构建和运行中的关键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从应急救援体系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出了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构建和运行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周宜  崔佳慧 《安全》2021,42(5):71-75
为了解双重预防体系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本文从双重预防体系的来源和背景出发,深入阐述和分析双重预防体系的内涵、理论价值和必要性,调研探索山东省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落实过程中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3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结果表明:双重预防体系是基于现场经验和管理实践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事故预防体系,只要有效解决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思想认识和实践应用问题,就可以切实提升企业乃至社会的总体风险防御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大跨度钢结构人行悬索桥的安全性能,以某实际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整体空间模型,分析单缆体系和双缆体系在人群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以及自振频率特性。结果表明:人群荷载作用下,双缆体系的底缆承担更多荷载,主梁挠度相比单缆体系减小约15%;风荷载作用下,两种结构体系主梁弯矩和挠度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双缆体系的弯矩和挠度均小于单缆体系;双缆体系的侧弯频率、竖弯频率、竖振频率以及侧振频率相比单缆体系均有所增加。双缆体系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提高了工程安全性,并为类似工程的桥型选择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超 《安全》2019,40(1):7-13
安全学科体系对引领我国安全学科发展和保持其应有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科学学的高度,运用安全科学学的思想,系统综述基于哲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分类的安全学科体系、基于上中下游三层次学科构成的安全学科体系等多种已形成的典型安全学科体系及其内涵,并提出建议和展望,以呼吁大家更加关注安全学科体系的协同发展。结果表明,安全学科体系的构建,应该尽量着眼于基于安全学科相对独立的基本概念群、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范围,侧重于能够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安全科学理论、方法、模型、原理等;我国安全学科体系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基于科学层面构建和完善的安全学科体系,可引导安全学科快速发展,并使之成为世界范围认同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全面化、科学化、规范化,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笔者借鉴安全评价的事故树分析方法和安全检查表法,根据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众多因素,提出安全监管"体系树",计算出资金保障、法律法规、机构建设、监管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自身修养等在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排序。用"重要度比例计算"方法进行验证,获得相似的结果。安全监管"体系树"为各地区的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地勘单位属地化以后,企业化改革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尝试,地勘行业逐渐向城市建设地质勘探、旅游开发地质勘探等民用商业化地勘方向拓展,地质行业从业人数稳步上升。地质勘探活动的增加,地勘一线作业人员将更多的暴露在风险威胁的面前。本文就阐述地勘行业特点,分析事故风险的基础上,提出要趋利避害,构建地勘行业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化体系至关重要。地勘行业劳动防护标准化体系包括对应的监管体系、技术体系、组织体系和标准体系,为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力求最优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是企业建立事故应急体系的基础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本文简要介绍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控制体系要素和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体系建设的要求,论述了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是企业建立事故应急体系和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预案编制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武钢是中南地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地域跨度大,十里钢城,百里矿山,涉及到采矿、冶金、化工、建筑、城市燃气等众多行业,生产工艺复杂,危险因素多。近年来,武钢有组织、系统化推进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3个体系:应急预案体系(由4个层次组成: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重点部位(岗位)应急预案);应急工作的运行、管理和考核体系;专家和应急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网络质量已成为企业赢得市场和用户的最重要手段,而电信运行维护体系是电信公司提高网络质量和电信网络运行效益的基本保证。传统的电信运行维护体系的诸多弊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惟有改革创新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出路。电信运行维护体系改革目标就是要消除原有的弊端,建立面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安全、可靠的运行维护体系。改革、创新应从体系的主要基本要素着手,包括组织结构、运作流程、考核机制、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理念、支撑系统等。变革后形成的新型维护体系为企业赢得了优势,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利润收益。  相似文献   

13.
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及关键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加强特种设备风险管理,在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和可发展性4个原则的基础上,应用安全系统工程、风险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提出并构建包含风险监管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事后处置体系在内的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从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法律规章、关键技术4个方面对特种设备风险管理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符合事物发生的内部规律和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具有层次分明、目的明确等特点,为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三体系整合动运作是必然的趋势,本文分析三体系整合的模式和要素构成,提出三体系整合的详细步骤.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废旧锂电池回收现状,从政策、技术标准、回收流程和回收模式等方面探讨建立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结果表明: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可由政府监管部门、回收利用溯源公共平台和产业联盟构成;政府部门组成监管体系,维持回收利用体系的运转;回收利用溯源公共平台实现体系内数据信息的畅通;产业联盟作为回收主体,保证回收链条完整性,降低回收利用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分析了建立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必要性,查阅并整理了国际组织和国外先进国家的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构成,阐述了国内安全生产标准现状和安全标准体系研究状况.通过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个科学、合理和先进的安全标准体系应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的现状,探讨了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和思路,通过资料搜集、行业调研、体系框架构建等过程,建立了具有标准类型、体系层次、专业分类三维界面结构的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划分为基础通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3个子体系、5个级别层次3、5个专用分支。同时,设计了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明细表,纳入了200余项相关标准和建议制修订行业标准,分析了建议制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下一阶段首先需要制订的航标重点项目。该体系体现了我国航空工业安全生产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对于工业领域尤其是国防军工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发展以及标准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自制TiO2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研究甲基橙(MO)-Cr(Ⅵ)复合体系的光催化反应.讨论了复合体系MO和Cr(Ⅵ)的质量配比、体系pH值、入射光波长、TiO2用量、焙烧温度以及改性TiO2对MO-Cr(Ⅵ)复合体系光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光催化受MO-Cr(Ⅵ)质量配比、入射光波长、体系pH值和TiO2焙烧温度影响较大.Cr(Ⅵ)-MO质量配比在2/3~2/5时二者光催化协同作用效果最好.复合体系下MO和Cr(Ⅵ)的光催化效果比单一体系有较大提高.可见光下,单一体系基本无反应,而复合体系可以顺利进行.体系pH=1,40 mg/L MO和20 mg/L Cr(Ⅵ)组成的50 mL混合液,采用80 mg (1.6g/L) 550℃焙烧的TiO2,λ≥420 nm可见光催化下,MO 40 min完全脱色,Cr(Ⅵ) 70 min完全被光催化还原.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解决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应急预案体系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不强的问题,增强应急预案制式、格式、内容的统一性、合规性,从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目前实际运行的预案体系中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入手,在业务层面提出兼具针对性以及通用性的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应急预案体系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基于结构化与数字化技术特点,在技术层面提出高效、可行的应急预案体系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构建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同类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的设计、构建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到2010年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法部门的生产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从法律法规体系主干法的制定、各法制环节的机体机制建立、生产安全卫生各方面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等方面,论述了我国生产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的标志,说明了我国生产安全卫生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