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东港滨海湿地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湿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滨海湿地的功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天然湿地有滨海湿地、江河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三大系统,其中滨海湿地系统的亚系统和类型最多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滨海湿地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习惯上常把下限定在大型海藻的生长区外缘),上限为大潮线之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滨海湿地面积为300~400万公顷。 滨海湿地系统包括潮上带湿地、潮间带滩涂湿地、潮下带近海湿地、河口沙洲湿地和沿岸离岛湿地等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又有一些湿地类型,如从底质和植被区分有淤泥质、沙质、基岩、生物礁及红树林、米草、芦苇等类型。 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存在着许多明显的或潜在的作用,即所谓湿地的功能。这些功能可分为“实物”性和“服务”性两大类。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及提供人类的食物、建材、能源和其他工业原料等称作“实物”性的功能,调控水量(抗洪防涝)、抵御风暴等自然灾害、净化环境等称作“服务”性的功能,这些功能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丧失湿地就失去这些功能,因此,保持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的功能就是确保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是辽宁省第二大湿地,1997年12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环境为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复杂而完备的条件,物种繁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基地。本文概述了滨海湿地的环境特征,生物多样性分布特点与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滨海湿地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阐述广东省滨海湿地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寻找一条新的思路,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广东省滨海湿地。最后提出了六点保护和利用措施,以便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道路寻找一种协调方式。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人类对该地区的开发,但是盲目的开发以及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导致湿地生产力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该地区滨海湿地退化、盐碱化的趋势加剧.本文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详细分析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变化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区域内柽柳灌丛进行每木调查,共计1321丛柽柳植物。获取柽柳植物的高度、分枝数、基径等相关生长因子。选取36丛柽柳作为标准木,分别测定其主干、分枝、叶与根干重,并计算得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结合生长因子与生物量,建立研究区域柽柳植物的生物量模型。用所建立的柽柳灌丛各部分生物量模型对研究区域的柽柳灌丛生物量进行了估算,得到研究区域柽柳灌丛总生物量为14.060 t/hm2,在柽柳灌丛地上各部分中,干的生物量>枝的生物量>叶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的保护:生态环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北方海滨渑地是长江口以北的沿海地带,包括滩涂和一些大河流的入海口,总面积达210万hm^2。滨海湿地拥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和水土资源。湿地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为多种鸟类,蟹类,贝类及其它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湿地又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点在进行大规模石油和荒地资源开发的黄河和辽河三角洲表现尤为明显。但在一定条件下,湿地仍可用作石油污染的土地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2009年联合国发布《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确认了红树林、盐沼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滨海湿地受围垦、港口开发、陆源污染等人为活动干扰,面临湿地面积骤减、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亟须实施一系列对策措施来保护我国珍贵的滨海湿地资源。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滨海湿地面积为524. 5万公顷,相比1975年减少了约28. 7%。本文对我国滨海湿地类型和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对湿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管理与保护我国滨海湿地的对策建议。如下:(1)落实制度方案,制定《滨海湿地管理办法》;(2)完善滨海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分批发布《重要滨海湿地名录》;(3)建立滨海湿地修复制度,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4)健全滨海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建立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站。  相似文献   

9.
辽东湾北岸滨海湿地降解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富集培养法从辽东湾北岸滨海湿地土壤中分离到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细菌9株。经鉴定BJI、BJ2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BJ3,BJ9,BJ8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BJ4,BJ5,BJ6,BJ7属于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考察了菌株的底物特异性。通过比较单菌株和混合菌的降解效果,得出了优势混合菌。其最适降解条件为:pH8.0,温度25℃,时间48h。  相似文献   

10.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环境保护及其资源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鸭绿江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主要类型及其动植物资源现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提出了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环境保护及其资源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刘绮  梁松筠 《广州环境科学》2002,17(4):40-42,46
阐明了北黄海口滨海湿地这一由芦苇沼泽、海口湾、湖沼和近海水域等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特点,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今后该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盐城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比研究盐城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含量及其时空分布,揭示不同季节,不同植被覆盖对滨海湿地TOC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城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TOC含量为0.69~10.34 g/kg,平均值4.55 g/kg。TOC含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光滩呈单峰型分布,最高值出现在秋季(0.86±0.11 g/kg),除光滩外,TOC含量峰值均出现在冬季,即植被非生长季。TOC含量的空间变化表现为:互花米草滩(10.34±2.42 g/kg)>芦苇滩(3.90±1.11 g/kg)>盐蒿滩(3.28±1.86 g/kg)>光滩(0.69±0.16 g/kg);不同生态带内TOC 含量差异显著,光滩空间变异性最小(0.06),芦苇滩最大(0.14)。此外,湿地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与总氮(TN, g/kg)、含水量(WFPS,%)、平均粒径(Φ)、分选系数以及C/N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研究发现,互花米草相对于其他植被类型由于其对有机碳很好的富集能力,可以有效增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的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新生滨海湿地土壤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根据植被分布状况,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新生湿地内由黄河岸边至海滩方向布设两条平行样带,研究土壤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滨海湿地表层土壤中TN、NH4+-N、NO3--N、TOC、TS和TP平均含量分别为419.37mg·kg-1、3.27mg·kg-1、0.87mg·kg-1、3.43g·kg-1、381.27mg·kg-1和500.86mg·kg-1.从黄河岸边至近海光滩区,土壤中TN、NO3--N、TOC和TS含量逐渐升高.TOC、TN、NH4+-N和NO3--N含量在剖面上均表现为由表向下逐渐降低的规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TS、NO3--N、TN含量与TOC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含盐量和pH是影响土壤中TOC、TS、NO3--N、TN含量和碳氮比大小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滨海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开展滨海湿地类型分布监测,对滨海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中的学习率为人工设置的固定值,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学习率的CNN模型,以代价函数为目标函数自动计算学习率的优化值,从而使CNN模型具有自适应性。应用黄河口滨海湿地的CHRIS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开展本文提出的CNN模型分类方法验证与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学习率搜索区间,自适应学习率CNN模型在[0,1]区间的整体分类精度最高,说明在学习率优化过程中只需在小区间[0,1]内进行微调就能保证较好的分类精度;对于不同的学习率初值,自适应学习率CNN模型的分类精度和稳定性都高于传统CNN模型,说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对初值敏感性较低;在训练样本数目减少的情况下,两模型分类精度的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在保证训练样本占全部样本1.35%以上的条件下,自适应学习率CNN模型稳定性高,说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对小样本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盘锦湿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辽河三角洲是我国和亚洲最大的暖温带滨海湿地,盘锦湿地即位于辽河三角洲的核心地带。通过对不同时期卫星遥感资料的对比解译和分类提取,定量分析了近20年盘锦湿地的变化特征;同时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角度分析了盘锦湿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过去20年来盘锦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自然湿地正逐渐被农田等人工用地取代,呈现自然湿地面积锐减、人工湿地面积逐渐增多的趋势,变化幅度较大的依次为水体(65.2%)>滩涂(21.1%)>水田(20.1%)。湿地水域面积与年降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气候暖干化、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自然、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是盘锦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湿地与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本对南大港农场滨海湿地的建立和发展做了简要介绍,并针对目前湿地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湿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黄河口碱蓬湿地、九龙江口桐花树湿地、东寨港木榄湿地为研究样地,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这3个典型滨海湿地转变为养殖塘前、后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天然湿地转变为养殖塘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均有所下降;②天然湿地转变为养殖塘未显著改变细菌门水平群落组成,湿地优势细菌门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③天然湿地转变为养殖塘改变了土壤优势细菌属,九龙江口和东寨港湿地转变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相对丰度均有所升高,东寨港湿地转变后土壤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相对丰度也有所增加,并新增了气单胞菌属(Aeromonas);4环境因子对湿地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有显著影响,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容重和pH呈显著正相关(p<0.01);SulfurimonasWoeseia等细菌属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可见,湿地围垦养殖对土壤微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养殖户在进行养殖作业时需格外注重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探究滨海湿地围垦养殖后各形态铁的分布以及铁氧化菌的群落特征,对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研究选择九龙江口桐花树湿地、东寨港木榄湿地、黄河口碱蓬湿地为研究样地.分别对样地土壤中的各形态铁及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借助高通量测序对土壤铁氧化菌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1)九龙江口与东寨港围垦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一致,土壤含水量、盐度降低,土壤容重、pH值上升,但黄河口土壤含水量、容重、pH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2)围垦后Fe(Ⅲ)/Fe(Ⅱ)比值在九龙江口有所降低、在东寨港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黄河口却显著降低(p<0.05).(3)围垦后无定形态铁(Feo)与络合态铁(Fep)在九龙江口、东寨港均显著降低(p<0.05),在黄河口则显著上升(p<0.05).(4)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微生物分类学分析,九龙江口桐花树湿地海小杆菌(Marinobacterium)、九龙江养殖塘海杆菌(Marinobacter)、海南木榄湿地与养殖塘绿脓杆菌(Pseudomonas)、黄河口碱蓬湿地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黄河口养殖...  相似文献   

20.
磷是滨海湿地生产力的关键限制因素之一,有机磷的矿化分解是湿地活性磷的重要补充途径。本文以滨海荣成天鹅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不同季节、不同点位的表层水样,利用酶水解技术研究了天鹅湖水体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天鹅湖已经出现轻度富营养化。有机磷是天鹅湖水体总磷(TP)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溶解态有机磷(DOP)的含量为0.039~0.123 mg/L,占水体TP的29%~74%,颗粒态有机磷(POP)的含量为0.011~0.073mg/L,占水体TP的11%~25%。(2)在有机磷中,24%~31%的DOP和41%~82%的POP是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3)天鹅湖DOP遵循春夏高而秋冬含量低的特点。有机磷空间分布非均一性,DOP主要分布在湖中区和入河口区。POP集中分布在北部入河口和湖心区及其北部沙滩区域。另外,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磷与水环境因子关系密切,DOP和溶解态酶水解有机磷(DEHP)的含量可以指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总之,水体有机磷循环供磷可能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富营养化的防治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有机磷的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