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含氟苯酚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主要考察了气水比、水力负荷、进水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氟苯酚和可吸附有机氟去除率随着气水比升高而增大,但气水比达到6∶1后又降低,最佳气水比为6∶1。随着水力负荷增大,有机物去除率减小,确定最佳水力负荷为0.58 m3/(m2.h)。进水pH在5.0~9.0范围内,BAF对氟苯酚的去除率都在90%以上,当pH达到9.5时去除率急剧降低到30%左右。当进水浓度为40 mg/L,气水比为6∶1,水力负荷为0.58m3/(m2.h),pH 6.5,出水效果稳定,出水氟苯酚、可吸附氟代有机物、氟离子含量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氟苯酚生物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以砾石为填料采用生物滤池法和以纤维束为填料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分别预处理沈抚灌渠污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在3.5h,控制气水比分别为5:1和4:1的反应条件下,砾石填料对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9%和53.6%;纤维束软填料对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7%和47.7%。前者对COD和NH3-N的处理效果都达到了预定要求,而后者对NH3-N的处理效果没有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和多介质滤池相串联的中试装置,连续处理某炼油厂污水车间二浮出水,主要考察了中试装置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规律,并确定了适宜的气水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时,除石油类外,其它各项指标都达到《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HG/T3923-2007)要求的水质指标;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气水比分别选用5.6∶1和5∶1为宜;验证了BAF是通过生物氧化和过滤两种作用来去除COD,第一段BAF以去除污水中碳化有机物为主,第二段BAF主要以去除污水中的NH4+-N为主。  相似文献   

4.
生态过滤技术去除城镇污水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健 《四川环境》2002,21(3):14-16
生态过滤工艺是一种利用由微生物和以蚯蚓为代表的微型动物共同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氨氮进行降解和代谢的新型环保技术。该工艺由生物予处理和生态过滤组合而成。当城镇污水采用适当的生物予处理 ,生态滤池的水力负荷为 3 0m3 /m2 d时 ,该工艺处理城镇污水的氨氮去除率达 58%~ 70 % ,氨氮出水浓度为 1 0~ 1 5mg/L ,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还具有比活性污泥法除氮工艺节约 60 %的能耗、 37 5%的造价、管理方便和污泥产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生物填料塔处理餐厅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自行开发的组合型填料和焦炭作生物载体构成的生物填料等塔对餐厅污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污水入塔COD值对塔中DO的影响,观察到的结果表明:长期在高入塔COD下运行对生物膜系统的持久、稳定不利;水力停留时间取3h-4h,COD的容积去除负荷为4kg/m^3.d时,出水既可达标,又可保持较高的处理能力;鼓风曝气时,气水比取8-12可使出水达标,而功耗较低;在相同的微生物系统和操作条件下,布水布气性好的组合填料处理效果高于布水气性差的焦炭。  相似文献   

6.
根据上虞市总干渠微污染原水水质特点,采用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沸石滤池(ZBAF)+活性炭滤池(GAC)组合工艺进行中试研究,考察了运行初期ZBAF的挂膜启动情况和组合工艺整体对此类水体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ZBAF在水温25℃~29℃、气水比1∶2、滤速2.5m/h下运行20天即挂膜成功;挂膜成熟后,组合工艺在5m/h滤速下对浊度、氨氮、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99%、85%、70%和75%,出水水质良好,浊度、氨氮、CODMn分别稳定在0.5NTU、0.1mg/L、1.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型复式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在不同水力负荷、季节、曝气方式等条件下经过小试试验,分析了该湿地对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水力负荷184mm·d。条件下COD、NH,一N去除率最大分别可达87.2%、68.9%。冬季低温条件下对各类污染物去除率仍大于20%。正交试验分析得知,最佳运行条件是气温28.6℃、水力负荷0.184m3·m-2·d-1、水力停留时间2.4d。对比试验表明,采用预曝气方式对湿地净化效果明显优于厌氧处理。  相似文献   

8.
悬浮填料滤池固液分离新技术的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采用悬浮填料滤池对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的新技术。该技术所采用的悬浮填料滤池可直接设置在生化反应池末端,取消原工艺中的二沉池。中试试验对悬浮填料滤池的固液分离效果,滤池的运行周期及冲洗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证明,悬浮填料滤池运行稳定,在进水表面负荷高达2.0~3.0 m3/m2.h的情况下出水SS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GB18918-2002),工作周期可达到5天以上。悬浮填料滤池可采用曝气方法进行冲洗,操作管理简单,冲洗效果良好,便于实现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危机问题日益严峻,再生水回用已经成为解决水资源担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北某电厂采用“顸处理-悬挂链曝气生物移动床-深度过滤-臭氧消毒”工艺对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处理后再生水用作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经过填料挂膜及联机试运行,再生水水质指标为:CODcr=11.8mg/L,BOD5=3、8mg/L,SS=6mg/L,pH=7.67,大肠杆菌群≤3个/L,水质符合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国家标准。该工艺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再生处理回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的人工湿地污染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水力负荷对抚仙湖北岸典型人工湿地净化河道污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TN、TP及SS去除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而下降,COD去除率受水力负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综合考虑水力负荷对氮磷、有机物及悬浮物等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从系统处理效果的角度选择水力负荷,人工湿地系统的最佳水力负荷为0.5 m3/m2·d以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陶粒、沸石为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对生物处理系统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气水体积比对污染物COD和NH3-N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气水体积比为3∶1的工况下,处理效果较好。稳定运行后,出水COD、BOD5、SS、NH3-N、TP和色度平均值分别为15.6 mg/L、3.2 mg/L、8.5 mg/L、1.24 mg/L、0.40mg/L和8度,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出水可用于道路清扫、绿化等。  相似文献   

12.
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三厂中水回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水回用是企业普遍采用的节水减排方式之一。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三厂中水回用装置采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工艺,中水主要经过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生化系统、臭氧尾气回收处理——预臭氧化系统、二氧化氯发生系统等单元的处理得以回用。装置投用后满负荷生产每年可减排污水约80多万吨,减排COD约80t。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曝气生物滤池在石化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生物滤池可以用于石化污水的二段生化处理,是一种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和抗冲击能力强的好氧生物处理新工艺。它与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对于低基质污水二段生化工况,其有机物容积负荷高,污水停留时间短,其后不须设置二次沉淀池。与普通生物滤池相比,其占地面积小,不宜堵塞。与生物接触氧化方法相比,生物活性较高,处理效果好。曝气生物滤池集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和滤池的功能于一身,其出水水质指标可以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港东联合站外排污水2010年前达标排放的问题,需在现有氧化塘生化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和深度处理。通过对港东联合站外排污水的分析,发现现有处理系统的问题,并结合水质特性和现有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以兼性塘进水为水源,流量150L/h,BAF对CODCr的去除率为68.1%;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水力负荷不超过2.1m3/(m2.h)情况下,活性炭出水CODCr平均值为27.3~37.4mg/L,对CODCr的去除率在60%以上;曝气生物滤池与活性炭吸附工艺对CODCr、石油类、悬浮物的处理指标都达到了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碳五加氢石油树脂化工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应用新型曝气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碳五加氢石油树脂化工废水的工程实例。运行表明,通过调节水的pH值,改善铝的去除率。新型曝气沉淀池能有效地去除SS、CODCr、石油类和部分有机物,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新型挂膜方式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能稳定高效地去除SS、CODCr、硫化物、苯等,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生物滴滤池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其存在氮、磷去除能力有限,稳定性不高等缺点。为提高新型分层生物滴滤池的氮磷去除效率,探索最佳工艺条件,本文采用新型分层生物滴滤池为试验装置,考察了滤料种类、水力负荷、回流比等对装置去除污水中氮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滤料为炉渣、水力负荷为4 m3·m-2·d-1、回流比为2:1时滤池去除氮磷的效果最好,对NH4+-N、T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7.08%、57.37%、66.04%、80.78%;采用较高的回流比是滴滤池提高脱氮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DB 12/356-2008《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ODCr≤60mg/L)要求,大港油田对原有的废水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优选生物活性炭曝气滤池工艺作为工程改造的主体技术方案。现场实施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天津市标准的要求,对大港油田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化工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曝气生物滤池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它采用了一种新型粒状填料,综合了过滤、吸附和生物代谢等多种净化作用,具有占地小、出水质量好、流程简单、对环境影响小等诸多优点。文章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膜的形成及净化机理,并取某石化公司化工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出水进行了实验,主要对水中COD、BOD、SS去除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运转方便、设备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