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云南滇池水污染非常严重,根据水污染相关决策的要求,针对滇池,国家先后批准实施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止的"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的远景规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以及相关的补充报告等等。本文在规划的指导之下,针对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止规划进行研究,尝试性提出云南滇池营养化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滇池湿地公园是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价值、供水价值、生产价值以及可贵的云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科研文化价值,而且为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态多样性和稀有物种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良性生态循环系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滇池周边湿地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可持续环保利用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滇池是云南的高原明珠、是昆明繁衍发展的摇篮,也是维持昆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滇池正面临着严峻的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治理滇池污染,引起了各级领导的极大关注,拯救高原明珠已成为  相似文献   

4.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流域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管理的精细管理理念,而水生态系统结构是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区域生境特征与功能差异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实现更精细化的湖泊流域管理,在滇池流域完成水生态功能二级分区基础上,基于水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一步对滇池流域进行三级区划,进而反映流域水生态功能的空间异质性.以反映水生态系统结构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特征为依据,分别构建了滇池流域陆域与湖体的三级分区指标体系;通过对三级分区单元指标综合值进行聚类分级,最终将滇池流域的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划分为20个陆域区和4个湖体区,并利用底栖与藻类的生物数据对分区进行合理性评价.最后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理论,结合滇池流域自身特点与管理需求,将滇池流域三级分区定义为不同的水生态功能类型.通过对滇池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的划分以及主体功能的确定,不仅为滇池流域水生态健康管理构建了空间管理单元,而且为湖泊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研究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控制小额贷款的建立与管理白爱民(世行贷款云南环保项目办公室昆明650034)滇池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昆明市的经济发展,也引起了国家、云南省和昆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云南省政府决定用18年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滇池流域根本治理的总目标。为实现...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我国天然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阳宗海、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犹如9颗明珠镶嵌在云岭高原,点缀着七彩云南,滋润着万物生灵.  相似文献   

7.
一、自然概况 滇池是滇中高原面上面积最大的淡水高原湖泊,它是断层下陷后受浸蚀冲积而成。在云南多层性山原地貌中,它正处于海拔1600米—1900米的第二级阶梯上。 滇池地区,具有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半年,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控  相似文献   

8.
滇池之于昆明乃至云南,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由于它的面积相当于杭州西湖的50倍,因此它既有湖泊的妩媚韵致,又兼容大海的波澜壮阔。此外,滇池还具有调节气候、涵蓄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优美环境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1 前言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区的南部,滇池流域的下游,是流域内的最大蓄水体。它对昆明人民的生活影响极大。在许多方面滇池对昆明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具有的重要功能有:提供生活用水水源;作为农业灌溉的蓄水调节水库;作为运动和娱乐场所;养殖渔业和其它水生生物;提供工业用水水源。这些功能都离不开滇池水资源,这也足以说明开发和保护滇池水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滇池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开垦湿地和改变用途会引发一系列生态恶果。目前,滇池湿地面积大减,生态功能减弱,应抓紧时机,恢复重建滇池湿地,以维持其整体生态功能,促进整个滇池生态环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高效降解菌处理多菌灵农药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多菌灵农药生产废水的排放口附近土壤中分离得到14株多菌灵生产废水的高效降解菌,其中13号菌能高效降解多菌灵农药。5号菌能高效降解废水中的中间产物邻苯二胺。经鉴定.这2株菌均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将这14株高效菌混合培养后与活性污泥分别投加到SBR反应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各自的量佳工艺条件.同时比较出水的COD去除率。结果表明。采用高效菌处理多菌灵农药废水.COD去除率比活性污泥法高出29.1%。  相似文献   

12.
从啤酒废水处理系统SBR池中取得的水样,分离纯化得到菌株35株,分别以进站原水和水解酸化池出水作为污水培养基,进行COD降解试验,复筛后分别得到3株COD降解率高且降解效果稳定的细菌12#,15#,23#与15#,25#,31#。将高效菌株与SBR池的活性污泥混合,考察其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23#与活性污泥交互作用时在原水污水培养基中摇床培养16h COD降解率达到75.13%;25#与活性污泥交互作用处理水解酸化池出水120h时降解率达到82.40%。对4株高效菌株15#,23#,25#,31#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相近细菌种群的DNA序列对比,得到高度同源性的细菌菌种。  相似文献   

13.
2株苯胺降解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随周  郭俊  曾国驱  岑英华  孙国萍 《环境科学》2006,27(12):2525-2430
从处理印染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2株苯胺降解菌,从菌落、细胞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等方面对2株菌进行了鉴定,并比较分析2株菌在好氧与缺氧条件下的苯胺降解、偶氮染料脱色及苯胺脱氨氧化酶基因tdnQ和黄素还原酶基因(fre)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2株菌属于Pseudomonas属和Shewanella属,分别命名为Pseudomonas sp.AN30和Shewanella sp.DN425.AN30菌株在振荡好氧条件下72h内对250mg/L苯胺的降解率为96.1%,DN425菌株的降解率为13.8%;在静置缺氧条件下AN30菌株的苯胺降解率为39.6%,DN425菌株的降解率仅为8.6%.DN425菌株在静置缺氧条件下4h内可将初始浓度为50 mg/L的偶氮染料酸性大红彻底脱色,而AN30菌株对酸性大红不具有脱色能力.以总DNA为模板,分别用tdnQ基因和fre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2株菌均能扩增出大小分别为380bp和630bp左右的目标条带,显示2菌株均携带有苯胺脱氨氧化酶基因和黄素还原酶基因.  相似文献   

14.
嗜盐菌降解三聚氯氰废水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某地盐场及三聚氯氰工厂采集的水样和泥样中分离得到嗜盐菌10株,细胞呈杆状、球状和弧状. 根据嗜盐菌在废水中的生长状况,选取4株长势良好的嗜盐菌组成复合嗜盐菌,用于三聚氯氰废水动态模拟试验. 对这4株嗜盐菌进行了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并与Sherlock微生物鉴定系统(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MIS)的结果进行比对,得出这4株嗜盐菌分别属于盐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 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如温度,pH和盐度),得出复合嗜盐菌的最佳生长条件:在37 ℃下其最适pH为7~9,ρ(盐)为70~170 g/L,属于中度嗜盐菌. 在复合嗜盐菌最佳生长条件下,动态模拟装置经过72 h的生物降解,系统中氨氮、氰化物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0.47%,97.62%和97.06%.   相似文献   

15.
降解含酚工业废水微生物的筛选及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含酚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62株细菌和2株酵母菌,经过不同酚浓度的筛选,得到了9株抗高浓度酚的优良菌株.在人工模拟控制的条件下,对曝气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微生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pH 为5—6的条件下,这些微生物降解酚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焦化废水中酚降解菌及其降解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酚类化合物是焦化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在废水处理中起着主要作用.为获得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主要降解菌,本研究通过富集与平板涂布对某焦化公司的2个活性污泥中的降解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BOX-PCR和16S rDNA序列分析去除重复菌株后,共获得分属于20个属的28个种的28株细菌,它们主要为变形菌纲βγ亚群,其中4株菌可能是潜在的新种.间甲酚富集后筛选得到2株高效降解菌株Pseudomonas monteilii GCS-AE-J-1 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 GCS-AN-J-3;前者在48 h内对791 mg/L间甲酚的降解率达到94.6%,而后者对763mg/L间甲酚的降解率也达到了92.2%.通过PCR从菌株GCS-AE-14、 GCS-AE-J-1、GCS-AN-J-3和GCS-AN-3得到了苯酚羟化酶基因序列.本研究所获得的降解菌新颖多样,在工业焦化废水的处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厌氧-好氧投菌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本文比较了投加(高效脱色菌、聚乙烯醇(PVA)降解菌)法和活性污泥接种于厌氧-好氧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前者在成膜过程中生物膜形成快、去除CODcr和PVA活性高。厌氧反应器出水色度去除率亦比用活性污泥接种的高12.5%;好氧反应器出水的PVA、CODcr、BOD_5、前者比后者分别高20.5%,9.27%和9.34%。菌群的分布研究表明,生物膜中各类细菌数量较多,生长正常。在高效菌接种的处理系统中染料脱色菌、PVA降解菌等主要功能细菌的数量亦较多。从反应器中分离出的细菌,大部分与接入的菌属类同,并占有优势,其脱色效率亦相似。  相似文献   

18.
A2O工艺活性污泥中可培养丝状细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但是由于丝状菌过度繁殖而引发的污泥膨胀是制约其发展的重大难题.本研究从A2O工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膨胀期活性污泥中分离培养出17株丝状细菌.对各菌株进行了16S rDNA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分离的可培养丝状细菌均属于链霉菌属;利用rep-PCR指纹图谱技术进一步分析了所得菌种属内多样性,显示出活性污泥中链霉菌存在丰富的多样性.由于这些可培养丝状细菌与引起污泥膨胀的优势丝状菌(微丝菌)生理特征差别较大,不会在污水处理系统中过度繁殖,本研究向活性污泥中投加一定量的链霉菌分离菌株,发现部分菌株对污泥的沉降性能有明显改善作用,为污泥膨胀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效菌活性污泥法处理分散染料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丽  贺启环 《环境工程》2002,20(1):77-79
针对复合微生物的筛选和分离进行了研究 ,分离出处理分散染料废水起高效降解作用的 2株菌种。结果表明 ,2株高效菌对分散染料废水降解能力很强 ,与普通菌结果对比CODCr去除率提高 17% ,并且高效菌对废水浓度的耐受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对苯二甲酸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处理对苯二甲酸(PTA)生产废水的上流式厌氧生物滤床(UASB)底部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降解活性较高的细菌T_6.当PTA为唯一碳源时,降解率可达98%,菌体接种量的大小对降解速度有一定影响.该菌可以分别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降解PTA.试验表明,降解PTA的酶为胞内酶,经鉴定,T_6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其某些特性与已知种有差异,尚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