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里木河下游的卡拉到罗布庄(台特马湖口),河道长度491kin,塔河中、上游大规模水土开发,使其下游的水量不断减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西海子水库就成了塔里木河最终归宿地,两大沙漠在绿色走廊的多处合拢。绿色走廊生态危机已越来越显露出来,遏制塔河下游生态恶化趋势刻不容缓,重新构筑绿色长城不能在延误了。笔者于2002-10月和2004—05月先后两次对塔河中、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和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整治塔河上、中游,恢复和重建下游绿色走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为了维护下游日益劣变的生态环境,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积极实施了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治理抢救工程,以增加向塔里木河下游的输水量,改善塔里木河流域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环境状况。自干流中游沙子河-乌斯满河-阿其克河口段河道整治工程竣工后,塔里木河干流向下游输水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胡杨林生境特性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概述了塔里木河绿色走廊-胡杨林的分布、植物学、生物生态学特性,分析了塔河流域生境恶化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治理和改善塔河生态环境,保护绿色走廊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塔河下游胡杨和红柳自然恢复的土壤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中段,随塔里木河下游应急放水,河滩地的胡杨和红柳种子出苗与根系吸水后重新发芽生长等自然恢复措施的同时,分析了河床自然淹水条件下林灌草甸土的水分,盐分和肥力变化状况及其对胡杨和红柳乔灌木植被种子出苗和地下水位的升高对升灌木根系重新发芽生长的效果。根据对塔河下游定点观测取样分析结果来看,淹水林灌草甸土不但是自然恢复保护塔河下游绿色走廓的根本基础,而且是恢复与保护绿色走廓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疆孔雀河流域生态退化问题与保护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孔雀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对阻挡库木塔格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维系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孔雀河流域生态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提出孔雀河流域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已经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农业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强烈挤占了生态用水。产生这些问题与流域生态水权管理体制缺失,监管体系不健全有关。针对此,提出要改变以往完全依赖扩大种植面积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控制流域灌溉面积;实现地表水、地下水两水统管;以水定地,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实施差别水价,建立生产用水的市场调节机制;加快孔雀河沿岸胡杨林区的"退耕、封井、还水"行动,构建孔雀河流域生态管护与合作机制,明晰孔雀河流域胡杨林生态管护的权责。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是南疆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人类活动对塔河干流区生境干扰,在该区域表现得也较为突出,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南疆地区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塔河中下游的整治是基础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塔河中下游整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塔河下游缺水严重 生态环境令人堪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救救塔河下游,救救绿色走廊”这是日前“1998天山环保世纪行”南疆考察团在塔里木河中下游考察后发出的疾呼。八月中旬,由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许鹏率领的“1998天山环保世纪行”南疆考察团一行48人对塔河中下游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考察团听取了35团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专题汇报后现场采访了当地农民。在阿拉干地区和台特玛湖考察时注意到阿拉干地区水井已干枯,胡杨长势较差,前往台特玛湖的路上,胡杨成片的死亡,台特玛湖仅成为地名,不见一滴水,附近连一棵胡杨树也看不到。考察团在34团听取了气象站关于当地气候情况的汇报。据介绍,1…  相似文献   

8.
《绿叶》2004,(2)
全长1321公里的塔里木河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它沿中国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自西向东流淌,注入罗布泊地区的台特玛湖。20世纪5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人口不断增加,垦殖活动日益频繁,而补给到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减少,流域生态遭到极大破坏。1972年,塔里木河从大西海子水库以东至台特玛湖的300多公里下游河段开始断流、干涸,下游两岸被誉为"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问题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军事和生态三个角度分析了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必要性,概括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即河水矿化度升高、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导致植被的退化和沙漠化加剧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以水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和中心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水资源现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以及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管理、优化配置认识不足,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大面积开荒等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及可持续利用。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现有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对策,对进一步完善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维护塔河干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河干流区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措施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退耕还林(草),再造山川秀美的历史机遇面前,针对塔里木河干流区尤其是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阐明在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的前提下,退耕还林(草)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草)对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意义,论述退耕还林(草)应掌握和处理好改善生态与经济发展、改善生态与农业结构调整、现代技术应用与传统方式的关系,探讨退耕还林(草)中合理的林草比例及科学的林草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试论塔里木河流域绿色走廊的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绿色走廊的兴旺与衰退直接影响着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绿色走廊历史与现状的综合评估,总结出影响绿色走廊衰退的成因,并对它的恢复和发展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孔雀河流域及其沿河荒漠河岸林是塔里木河流域及其下游"绿色走廊"的重要组成,在区域生态安全保障与绿洲经济稳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十年,在人类活动为主的扰动下,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显著,基于流域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具体特征,实施孔雀河流域分区生态综合治理具有实际的意义。这项工作基于多年研究认识,结合孔雀河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与途径,将其分为三个生态保育治理分区:1博斯腾湖湖泊-湿地生态保育区;2孔雀河上、中游胡杨林生态恢复治理区;3孔雀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生态保育恢复区。针对每个分区各自特征制定相应的生态保育对策,旨在因地制宜地对孔雀河流域实施有效的生态修复与保育。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过去50a来由于大规模的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导致塔里木河在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大强度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作用下,流域自然生态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下降对绿洲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保障该地区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消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艾灿   《新疆环境保护》1994,16(2):20-23
通过论述纵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河下游的天然绿色走廊地区几千年来的兴衰过程,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因人类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巨变。剖析人类对大自然无情的索取和破坏,对该地区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阐明该干旱地区在今后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地提出沱江水污染防治的建议,系统地对前期水质情况进行梳理十分必要。根据“十三五”期间沱江流域断面的水质例行监测数据,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2016~2020年沱江干流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阐述了2020年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16~2018年,干流断面中三皇庙水质相对较差,2019~2020年沱江干流沿程水质变化不大;“十三五”期间,整体上沱江流域水质变好,其中沱江干流大多数断面水质转好显著;2020年,沱江干流水质相对较好,水质较差断面位于支流,9~11月水质相对较好,3~5月水质相对较差。系统的对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和变化趋势开展分析评价,可为沱江水环境改善及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切实做好"十二五"期间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使干流及主要支流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确保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如期实现,加大该流域下游太子河水体的污染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概述了海城境内地表水污染现状,指出应加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综合研究,并据此提出有效治理地表水污染的措施与建议,确保"大浑太"流域治理落到实处,为"十三五"水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乱砍滥伐等人为因素导致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失衡,影响了南疆,甚至整个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综述,探讨了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并对它的保护和改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崔培毅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112-115
随着时间的推移,塔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造成塔河中下游森林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目前塔河流域森林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成为沙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第二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掠夺式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第三耕地的增加,满足不了人口发展的需求,大面积的无序开荒,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塔河中下游林地植被恢复、建设及防止退化的策略有:塔河中下游生态工程治理的原则;塔河中下游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塔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对策,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生产、生态建设并重,确保生态用水;要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正确处理林业和农业、林业和牧业以及林业和工业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薪材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大力保护、恢复、发展荒漠林草植被,大力发展绿洲林业,建立荒漠生态环境和绿洲共同支撑的稳定的生态体系;积极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和林果工程,建立较为完备和发达的生态和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河的断流与治理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瑞符 《新疆环境保护》1995,17(1):11-15,22
塔里木河的断流与治理规划饶瑞符(新疆生产建兵团农二师勘测设计院库尔勒市841000)塔里木河西源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渭干河东注罗布泊纵穿整个塔里木盆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内陆河流。当今的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全长1338Km(上游三河口至哈得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