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揭示石油资源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大庆市为例,以SPSS17.0为分析工具,对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工业排放、经济发展、能源消耗、污染防治和气象等众多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证明:大庆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3个因子:污染排放和工业生产影响因子、对大气环境质量有利的(在特定时期内)GDP增长及气象影响因子和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有益的环境生产影响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模型,经显著性检验,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和可信性。本文的研究对促进大庆市大气环境改善和大气环境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其他城市大气环境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居民生活与第三产业污染源是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居民生活与第三产业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其对成都市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为成都市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比较同类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找出一个城市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差距,总结经验,为今后工作指出努力方向具有实践意义。国家环保局在评定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时,采用了总悬浮微粒(T.s.P)和二氧化硫两个指标;国务院环委会《关于32个重点城市防治烟尘污染的决定》中指出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的指标是“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因此在进行大气环境质量比较时,作者依然使用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两指标,在进行影响因素比较时,针对对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予以比较。  相似文献   

4.
基于污染物排放和环境保护视角,构建包含水、空气、固体废物、声环境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降维,再采用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12—2016年的环境质量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6年徐州、苏州的环境质量状况最差,环境污染最严重,南京、盐城其次,其他城市环境质量较乐观稳定;江苏省环境质量整体不均衡,呈现区域性特征。根据因子分析和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结果,分析了江苏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认为该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密切。根据江苏经济发展特点,对该省的环境治理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民涛  韩昀峰  宋凌艳 《四川环境》2010,29(2):61-65,69
为了解上海市大气环境的状况,为进一步制定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提出相关的参考建议,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了上海市自2000年至2007年共8年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统计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相关环保措施、政府政策等方面资料的引用和分析,讨论了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连续三轮的"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逐渐好转,大气污染情况逐步减轻,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大气环境压力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的压力,使得上海市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任务仍然艰巨。酸雨已经成为上海市大气环境的突出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南海西沙试验站开展三种有机硅电子灌封材料为期24个月户外、棚下大气暴露试验。通过周期性能测试,分析其各性能劣化规律,用主成分法综合评价其环境适应性,以研究灌封材料南海海洋大气环境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试验样品西沙棚下海洋大气环境耐候性明显优于西沙户外,西沙海洋大气环境中环境适应性顺序是:C3C1C2。  相似文献   

7.
A值法研究大气总量控制的环境质量达标保证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总量控制区用A值法实行总量控制后,总量控制区在符合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时,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和小时平均浓度不一定能达到国家或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了反映总量控制区环境质量达标情况,本文提出了A值法研究大气总量控制的环境质量达标保证率的概念,通过总量控制A值法的基本原理,给出小时/日环境质量达标保征率的量化公式,经过分析得到;环境质量达标保证率与污染物种类有关,同一污染物的保证率与A值的年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利用长江下游某地的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A值的变化趋势,求得该地区SO2和N02的小时保征率分别为97.4%、90.2%,日保征率分别为90.2%、79.5%。  相似文献   

8.
浅谈防治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标志之一。但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带来享受,给社会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带来了“麻烦”,特别是对大中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在对伊宁市农村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伊宁市农村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对比分析伊宁市城市市区、远郊、近郊农村大气环境质量,冬季、夏季污染物变化情况,以期为伊宁市城市规划和今后的环保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十四五"是衔接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的大气环境管理需要指向新的目标,同时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2013年以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效果,分析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的差距,从推进中长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视角,研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关于大气环境管理的定位和相关工作目标,并从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对"十四五"大气环境管理重点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考虑以低碳转型推动区域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充分现实意义。本文以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9年中国272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影响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低碳试点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较非试点城市得到提升,经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2)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地级市和非资源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效应更为显著;相较于特大城市和小城市,大中城市更有利于放大低碳试点的政策效应。(3)机制分析发现,低碳试点政策通过减排溢出效应、绿色创新效应和外资限流效应促进试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提升。(4)低碳试点城市的大气环境改善效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试点邻近城市的大气环境因此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12.
煤层气勘探开发和利用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层气是煤层中自生自储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主要是甲烷。与煤和石油比较,煤层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因此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能改善能源结构,缓和能源紧张状况,减少环境污染。根据煤层气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其对于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土壤、植物的影响因素后指出:开发利用煤层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而对水体、土壤、农作物等则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梳理北京市1998~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气环境改善情况及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研究数据表明,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问题仍然突出,对此提出了北京市大气环境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苏州近十年的大气环境数据的分析,描述出其发展趋势,并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的完善和促进苏州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与途径,即以"城市布局、产业能源结构、交通设施与工具、区域合作"为改善与建设主架,各层次、多方位有机协调提升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从而推动苏州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升苏州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曦 《环境技术》2003,21(5):43-46
城市热岛不但影响城市气候,而且严重影响城市的大气环境,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决定了城市热岛的复杂性、研究模型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对城市热岛常用的研究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城市热岛研究模型的选择和进一步研究城市热岛的机理以及城市热岛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对伊宁市1990—1992年大气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及与对照点大气环境质量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了伊宁市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和趋势,为今后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关键污染因子及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系统原理,对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原始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关键因子并判断污染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乌鲁木齐市2009年、2015年大气环境质量中关键因子及污染趋势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超效率SBM和GML指数研究方法,利用京津冀13个城市的数据测度了京津冀城市群2006—2016年大气环境效率,结合全局莫兰指数考察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格局,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大气环境效率总体不高,呈下降趋势,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大气环境效率表现突出。②大气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小幅下滑,技术落后是其主要原因。③大气环境效率的空间格局表现出由高—高集聚区逐渐向低—高集聚区迁移的趋势。④经济水平、开放程度和新能源普及率对大气环境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大气环境效率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取干旱区典型的绿洲城市新疆奎屯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其宜居程度;并选取经济、环境、社会三大类25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2006-2012年的宜居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从环境怡人性、生活便宜性、居住安全感、居住归属感四个方面21个指标,对城市居民宜居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社会生活环境质量、自然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奎屯市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宜居程度不高,但呈增长态势;在人居环境满意度因子中,城市生态环境等指标,居民的满意率不高.  相似文献   

20.
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利用1997—2008年辽宁沿海各城市的城市化和气候指标,运用线性拟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盘锦和大连的气温在城市化影响下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外,其他各地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合理水平、下垫面变化和城市环境共同构成葫芦岛、锦州、营口和大连城市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在盘锦和丹东,城市规模和城市环境是第一主成分,产业结构合理水平和下垫面变化是第二主成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应控制人口数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加绿地面积,从而协调城市化发展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