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材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最突出的是对大气的污染。加强环保意识、设计、环评、设施使用及监测控制是解决建材行业粉尘污染的有效措施。通过对具体例证的剖析,强调强化除尘设施使用管理的必要性。粉尘治理可以产生明显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集中供热-缓解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现状,重点介绍了集中供热在治理城市大气污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阐明了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以及清洁能源对改善乌鲁木齐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指出在现阶段发展集中供热工程,仍将是缓解和改善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苔藓植物对大气污染指示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苔藓是最敏感的大气污染指示植物之一,利用苔藓植物可以监测指示大气污染,识别污染源,揭示大气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反映大气污染的时空变化格局,进而评价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变化。本文综述了苔藓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减污降碳是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标志,是实现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探究减污降碳政策工具驱动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对于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析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自愿参与型政策工具促进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多元路径组合。结果发现:减污降碳政策工具在提升全国环境规制效率方面呈现4种组合模式,且分别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实施效果相匹配,未来将呈现多元政策工具组合协同发力的态势;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在提升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效率中发挥主导作用,中部地区尤为明显;自愿参与型工具则更多依赖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工具发挥政策组合作用,在西部地区发挥效力较弱。不同的环境规制效率驱动效果会带来差异化的政策工具组合,以此为不同地区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利用中国减污降碳的主要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试点——排污权交易政策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本研究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及嵌套模型,探究减污降碳的政策协同与区域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实施“双权”交易可以对碳排放和PM2.5减排产生政策协同效应,并促进区域间的协同效应;实施单一的环境规制会对非排放清单的排放物减排产生负面效果,且没有形成区域协同效应;实施“双权”交易可以提高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促进区域间的协同效应。本研究的发现可以为中国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国际上近年来通用的危险度评价方法为基础,结合大气污染物每增高一单位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造成的损失,综合定量评价了沈阳市城区大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年沈阳市皇姑区采暖期大气中PN10、SO2和NOx污染造成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病率分别增加0.899%、0.657%和0.536%,儿童气管炎患病率分别增加0.039%、0.047%和0.053%,儿童肺炎患病率分别增加0.069%、0.058%和0.054%。因此,沈阳市采暖期大气PN10、SO2、NOx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导致了其相应疾病患病人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空气质量改善逐渐进入瓶颈期和攻坚期,大气污染治理战略需要从宏观层面系统谋划。本文系统分析了近10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能源、产业、交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结合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的演变,分析了大气污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结合当前区域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经济能源交通结构的内在差别,识别了大气污染的区内差异特征及关键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结构优化、分区施策、深化治理等角度,为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改善大气污染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复合型污染特征突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和实施,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环境保护负重前行困难期和大有作为关键期,也是我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攻坚期,需要系统谋划大气污染防治战略。欧盟和美国在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战略时,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构建了涵盖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多污染物目标体系,规定了环境浓度、排放量、直观感受(能见度)、健康以及管理等约束性指标,并且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分析实施的成本与收益,开发相应的模型工具,基于收益成本比进行科学决策。本文对欧美环境规划和战略中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目标体系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成本效益评估经验进行梳理,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战略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解决"心肺之患"、实现环保"十三五"总体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快改善空气质量、早日对标世界先进水平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总结了美国和加拿大的跨境大气污染防控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经验,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特征下的区域大气污染协同防控需求和不足,从建立区域性权威管理机构和技术支撑机构,联合开展跨界科研、中长期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等方面提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大气污染防控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改善的策略建议,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3—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11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大湾区城际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空间关联均呈现出较典型的网络结构特征。②城际大气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和空间溢出,各城市空间联系越来越密切。③大湾区大气污染空间网络具有稳定性特征,PM2.5和SO2的空间溢出得到有效控制,而PM10和NO2的空间溢出具有长期稳定性。④珠海、佛山、惠州、中山在大湾区城际大气污染空间关联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⑤各城市在大气污染空间网络中存在明显的非均衡地位。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市现有重化工的退路以及新的重化工项目落地的位置选择,总感到勉强。说到底就是不舍得放弃重化工工业。现象反映本质,其思想根源也还是"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在作祟,片面追求GDP。一、全面实行燃煤供热锅炉煤改气和机动车排放达到国Ⅲ标准是重要的治本之策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启动至今已14年了。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要求用一年的时间,投入70亿元进行彻底的燃煤锅炉煤改气,所有进入主城区的机动车一律要达到国Ⅲ环保排放标准在内的"八个一律"硬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污染天气的产生从源头上看主要在于"人为"因素,而工业污染源在其中的作用显而易见。现阶段,工业在全国范围的"大迁移"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对重污染天气的形成产生不容忽视的加剧作用。从作用机理上看,工业"大迁移"容易形成大量的废气排放集聚地,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时成为重污染天气加剧的"发源地",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与自然作用的叠加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基于此,本文以为应从治理的需要出发,除了已有的制度、措施外,还须完善跨区域协同治理,构建产业转移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推进大气环境修复;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城市郊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模式;改善工业企业生存状况,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大气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昌吉州三工镇和榆树沟镇、米泉市古牧地镇和柏杨河乡种植区土壤、空气质量、灌溉水的监测分析与调查研究,对比清洁区蔬菜基地与污灌区蔬菜基地环境现状,探讨了灌溉用水对蔬菜质量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的特征.因而雾霾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突破地理空间、行政约束和法律法规的限制.从传统的命令性管理模式向“政府-企业-公众”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模式转向,而其必然趋势则是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通过2005--2007年数据,选取27家煤炭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效率评价。首先运用DEA方法分析了27家煤炭企业的总体效率状态,结论是效率不理想。分析找出煤炭企业效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煤炭企业人员冗余严重、科研投入不足、煤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和体制改革不够彻底,最后分析了煤炭企业进行技术效率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经济、能源、交通结构三大领域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异同点,探究了结构性特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中,珠三角的空气质量最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差,空气污染程度自南向北呈现阶梯状上升态势;能源规模和结构、工业规模和结构、交通规模和结构同步呈现自南向北逐步偏化石燃料、偏重工业、偏公路运输的结构性特征,与空气污染的阶梯分布在一定程度上相吻合。从时间来看,空气污染呈现历史性发展和累积特征;从空间来看,重工业规模大、比重高,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高,汽车保有量和船舶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高是京津冀和长三角大气污染重于珠三角的内在结构性主因。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分区施策和结构调整两方面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奎屯铁路集中供热站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的运行工况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TL湍流式烟气脱硫除尘设备的性能、特点.客观地评价了该脱硫除尘设备投入运营后,为改善奎屯市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做出的贡献.该设备的选型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