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受机体哲学的影响,他的创造性理论,是对怀特海创造性概念的运用和发展。他扬弃了怀特海的神学形而上学的原则,吸收了机体哲学的有机联系的原则,并把创造性引入了自然的发生系统。  相似文献   

2.
环境伦理学坚持内在属性的理论,把价值看成是自然价值。自然价值被事物的内在属性所决定。它的存在,乃是自然自身创造性的一种结果。自然价值表现着自然自身的特质关系,它是一种客观价值。与人的评价系统无关。另一方面,环境伦理学又坚持了人的主体性,在罗尔斯顿那里,审美价值是需要人的主体介入才可以形成的,而人们的情感体验又是价值产生的基本条件。这样,环境伦理学也就确定了双重的价值关系,它的理论也就具有了二元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中,首次分析了传统伦理学关于善的那种性质。指出善并不是一种自然之属性。而是一种非自然的属性。在严格的意义上说,善是不可定义的。并认为传统伦理学是犯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谬误。摩尔的理论也波及到环境伦理学,特别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受到了挑战。罗尔斯顿对自然主义的批评作出了回应。他把伦理义务的条件置于科学规律之前,并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指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才是一切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环境伦理之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既包含自然要素又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要素,对之作全方位认识,有必要从哲学层次上加以研究。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源并不在自然本身,确在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环境科学研究应与伦理学研究结盟,把伦理学正当行为观念扩至对环境的关心,把道德上的权利概念扩至整个环境实体和过程。环境伦理学要求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生态化,所选择的发展途径符合环境道德规范,从利己主义的“经济人”桎梏中解脱出来向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  相似文献   

5.
陈也奔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3):192-194,94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矛盾形成与其理论内部。一方面,他把价值形成的关系归属于自然的创造性关系,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了价值判断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些价值本身也需要主体的认知者来确定。这样,他的自然价值的观点便发生了矛盾,双重价值的观点使他陷入了二元论。  相似文献   

6.
环境道德源于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是环境科学与伦理学结合形成的。环境伦理学是调节人与环境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学说。它的基本宗旨是,从尊重爱护生态环境出发,把环境伦理原则作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使经济、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7.
白煜 《环境保护》2013,41(7):67-68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塑造美丽中国的思想,可以从我国传统哲学中找到一定的理论源渊,这些传统理念对于形成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建设美丽中国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一定的生态意味,它对自然的理解从来都离不开整体的、动态的、连续的思维方式,没有像系统哲学那样把自然抽离出来,对象化地去阐述。  相似文献   

8.
第三范畴在哲学的认识论上是一个新颖的概念,它从康德的那种认识论的维度中脱离出来。同时,它也不具有胡塞尔的那种现象学的意象关系的介定。它相当于一个独立的范畴,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一个中介点上。在齐美尔的第三范畴的概念中,环境伦理学的二元论的倾向被排除了。它也为价值关系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9.
<正>小约翰·柯布(John B Cobb Jr.)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过程哲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柯布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过程哲学、后现代文化和生态文明研究,发表著作40余部,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后现代  相似文献   

10.
环境及环境科学的哲学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层次上考察环境和环境科学有关问题,对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环境是一个哲学范畴,是主体活动赖于进行的自然、社会、人文条件的总和。环境哲学承认环境的价值因素,引入环境价值系统,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环境哲学将伦理观引入自然环境之中,倡导人类须规范其行为、尊重自然环境有其存在与发展的权利。环境哲学寻求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自身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顿坚持机体哲学的观点,即价值本身是某种自然资料所形成的。其属性是由自然创造的,而非人所给予的。自然资料所形成的价值是第一性的,属于自然价值。它是人意识判断的基础。由于自然资料被生态系统本身所承载,它也就是一种客观价值。  相似文献   

12.
Biosemiotic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lif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iosemiotics is the idea that life is based on semiosis, i.e., on signs and codes. This idea has been strongly suggested by the discovery of the genetic code, but so far it has made little impact in the scientific world and is largely regarded as a philosophy rather than a science.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modern biology assumes that signs and meanings do not exist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that the genetic code was not followed by any other organic code for almost four billion years, which implies that it was an utterly isolated exception in the history of life. These ideas have effectively ruled out the existence of semiosis in the organic world, and yet there are experimental facts against all of them. If we look at the evidence of life without the preconditions of the present paradigm, we discover that semiosis is there, in every single cell, and that it has been there since the very beginning. This is what biosemiotics is really about. It is not a philosophy. It is a new scientific paradigm that is rigorously based on experimental facts. Biosemiotics claims that the genetic code (1) is a real code and (2) has been the first of a long series of organic codes that have shaped the history of life on our planet. The reality of the genetic code and the existence of other organic codes imply that life is based on two fundamental processes--copying and coding--and this in turn implies that evolution took place by two distinct mechanisms, i.e., by natural selection (based on copying) and by natural conventions (based on coding). It also implies that the copying of genes works on individual molecules, whereas the coding of proteins operates on collections of molecules, which means that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evolution exist at different levels of organization. This review intends to underlin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biosemiotics, and to this purpose, it aims to prove (1) that the cell is a real semiotic system, (2) that the genetic code is a real code, (3) that evolution took place by natural selection and by natural conventions, and (4) that it was natural conventions, i.e., organic codes, that gave origin to the great novelties of macroevolution. Biological semiosis, in other words, is a scientific reality because the codes of life are experimental realities. The time has come, therefore, to acknowledge this fact of life, even if that means abandoning the present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favor of a more general one where biology and semiotics finally come together and become biosemiotics.  相似文献   

13.
高效农业技术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粮食产量增长,但同时也带来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传统农业文化逐渐消失等负面效应。哈尼梯田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具有生态价值、农业生产价值和景观价值等多重价值,保护哈尼梯田农业系统意义重大。通过有机生产提高稻谷价格的方式,推动农民继续种植水稻,可以达到保护哈尼梯田农业系统的目的。然而,从非有机到有机生产有一个转换期,这期间稻谷无法以有机产品的价格出售,所以,政府须给予一定的价格补偿才可保证农民利益和生产的持续性。论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获取哈尼梯田地区农户有机转换期种植投入产出状况和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状况,以及现代规模生产方式下的投入产出状况,通过分析对比和核算,得到结果如下:1哈尼梯田地区有机转换期水稻种植直接投入高于现代水稻种植方式,总投入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比最大,而单产低于现代水稻种植方式;2哈尼梯田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偏向于在城市生活和务工,外出务工收入明显高于常规农业收入,使农业机会成本较高;3有机转换期的稻谷价格补偿至少2.84元/kg才可保证有机转换期农民收入稳定,从而达到保护哈尼梯田景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改变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土地生态风险的进一步加剧和风险来源的多样化。论文根据风险来源、风险受体和风险效应的作用关系,提出了基于多源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受体的抵御和自我恢复能力及其暴露于风险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损失的土地生态风险表征方法。选取适当的指标计算得出风险来源指数、自然系统损失度和恢复力、社会系统损失度和恢复力、自然风险指数、社会风险指数和综合风险指数。论文以江苏射阳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射阳县城所在地社会风险指数最高,东部沿海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自然风险指数最高,需要加强对这些地区的限制建设和生态保护。县城周边以及中东部大片区域综合风险指数较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城镇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论文提出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可为土地利用的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参考,研究结论可为射阳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背景下,“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我国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提出了系列要求。福建省正在进行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泰宁县是全省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以泰宁县为例,基于实地调研和专家意见,构建了三个优化整合的情景规划方案:(1)维持现状,不整合;(2)以泰宁国家地质公园为主体的整合;(3)以泰宁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整合。基于对方案的成本效益比较,结果显示:方案3的存在和使用价值最高,成本持中;方案1的价值保护持中,成本最低;方案2价值最低,成本最高。研究为福建省县市尺度开展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持,亦为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的边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微区有机质激光热解GC/MS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分析技术。它利用激光的高相干性和高平行性准确地聚焦于有机质表面某个微小区域内 ,使之发生热降解而产生能反映有机质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分子级产物 ,借助GC/MS系统进行分离和鉴定。这一新技术为生油岩和煤中单个显微有机组分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途径 ,在生油岩评价、油气源对比和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