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SuperMap公司的Objects5组件构建了辽宁省污染源信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原理、数据内容、功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工业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梅 《环境保护科学》2002,28(3):42-43,48
建立工业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 ,对加强工业污染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系统的构成、功能和技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 ,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抚顺市主要工业污染源固体废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时空变化与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3,他引:20  
尚二萍  许尔琪  张红旗  黄彩红 《环境科学》2018,39(10):4670-4683
土壤重金属污染威胁着农田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健康.基于2000年以来中国五大粮食主产区3 006个耕地样点的土壤重金属实测数据和20世纪80年代的土壤重金属历史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估了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并基于地累积指数,结合区位环境污染探讨了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点位超标率为21.49%,整体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比重分别13.97%、2.50%和5.02%.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黄淮海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耕地点位超标率分别为43.55%、30.64%、12.22%、9.35%和1.67%,南方耕地污染重于北方.主要污染物为Cd、Ni、Cu、Zn、Hg,超标率分别为17.39%、8.41%、4.04%、2.84%、2.5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呈增加趋势,整体上点位超标率增加了14.91%,其中Cd、Ni、Cu、Zn和Hg的污染比重分别增加了16.07%、4.56%、3.68%、2.24%和1.96%.除三江平原外,其他4个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点位超标比重增加趋势显著,且南方地区的Cd、Ni和Cu重金属超标比重变化量高于北方,而Hg和Cr增速低于北方.Cd、Hg以人为污染源为主,其他6种重金属以自然污染源为主,但Pb、Zn和Cu约有20.00%的点位受人为活动的影响.矿业、工业、污灌水是主要的污染源,除污灌水来源北方重于南方外,其余污染来源均是南方污染重于北方,污染物种类也多于北方.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要求,辽宁省“一控双达标”工作从1997年开始,经3年多的艰苦努力,截止2000年底已基本实现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为保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工作质量,检查各市签定的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省“一控双达标”验收组技术组,按照《辽宁省“双达标”验收考核工作方案》,从2001年1月至3月对全省13个市组织验收考核。通过对污染源达标排放状况的考核,从达标监测的角度对全省污染源达标排放状况进行分析。1污染源达标验收监测的工作简述 (1)查清有关资料。验收组在听取当地“一控双达标”技术报告后,详细查阅有…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岸线及围填海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省岸线利用和围填海状况,选取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该区域岸线和围填海状况进行了遥感信息提取和变化分析。通过分析辽宁省不同时期岸线变化和围填海状况,得出2014年辽宁省岸线总长度为2446.81km,32年间增加了720.27km,但是自然岸线却减少582.71km,人工岸线增加1302.98km;辽宁32年间围填海总面积为969.82km2,年均围填海面积是30.31km2,大连围填海面积最大,其次是盘锦和锦州,围填海面积分别是417.64km2、176.68km2及175.11km2;围填海主要集中在2010-2014年,年均围填海面积是101.98km2,其次是2000-2005及2005-2010年年均围填海面积是38.23km2,1982-2000年间年度平均的围填海面积最小,为9.98k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天津市工业污染源污染状况,对2010年天津市各区县工业污染源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2010年天津市各区县工业废水入河量共计6556.79万t,COD入河量共计9656.67t,氨氮入河量共计1939.87t。大沽排污河中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排入量最大,分别为5783.56t和1274.87t。滨海新区COD等标污染负荷值和氨氮等标污染负荷比均最高,分别为50.49%和56.34%;东丽区、西青区、蓟县、宁河县的COD和氨氮等标污染负荷比也较高。因此在进行水环境管理时,应对这些区县作为核心管理对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宁省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和对污水排放情况的分析,及时掌握和了解污染源排放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对工业废气污染源的监测工作正在不断完善,但在具体进行监测作业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我们对这些问题不断加以克服,消除影响最终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各种不利因素,才能切实提升环境监测水平。本文对工业废气污染源监测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对相关工作的改善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近12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OMI遥感反演的对流层甲醛柱浓度资料,研究了辽宁省2005—2016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对流层甲醛柱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2年辽宁省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整体上波动较大,2005—2013年逐渐增大,平均增速为0.74×1015molec·cm-2,空间分布上整体表现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辽西山地丘陵地区,高值区分布在沈阳以东大部分地区,浓度在12×1015~13×1015molec·cm-2之间;2005—2008年辽宁省甲醛污染相对较轻,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整体多在3级水平以下;2009—2013年之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的3级分布区域逐渐缩小,4级分布区域不断扩大,并在2010年出现5级水平污染区域且于2013年达到最大.春季各个区域对流层甲醛柱浓度相对于其它季节较低,夏季各个地区对流层甲醛柱浓度值整体上高于其它季节,以4级及5级水平污染为主,秋、冬季各个区域的对流层甲醛柱浓度值分布居于春、夏两季之间.辽宁省对流层甲醛柱浓度的月变化特征大致符合正弦曲线分布特征,即对流层甲醛柱浓度自1月不断上升,于6月达到峰值后又不断下降.能源消耗及工业生产与大气中甲醛的浓度的变化息息相关,人口数量及生产总值与对流层甲醛柱浓度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温利于甲醛的扩散和挥发,辽宁省独特的地形地理位置对甲醛的扩散与传播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工业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十五”以来,湖北省工业“三废”排放及污染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前景仍旧不容乐观。本文主要从工业排放物、工业污染源、工业污染趋势、工业污染影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工业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工业源治理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如何开展精准治污仍然是目前亟需回答的问题.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对工业企业开展污染物排放绩效定量评价,并深入探究排放绩效评价应用于工业源精细化管控治理的意义、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发现,西青区各行业的排放绩效水平差异较大.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与行...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环保部统一部署,2009年度全面开展了污染源普查数据更新调查工作。作为污染源调查的指导员,全面参加了动态更新调查工作,发现在填报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项目不少,文章总结、归纳了工业源填报易出现问题的项目,可供今后普查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东北三省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针对改革开放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前后的4个典型年份,从工业污染源空间特征出发分析了东北三省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趋势,并详细讨论了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工业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哈大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以及辽宁省中部及沿海地区,且有不断集中的趋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都呈不断减少的趋势;东北三省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CODCr,石油类及汞;有机污染物排放量高于无机污染物,其中挥发酚、石油类的主要排放区域变化很大,污染物排放区域转移趋势明显;CODCr和汞的主要排放区域变化不大,有新污染城市出现; 20年间东北三省废水排放量比例变化不大,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排名却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中国北方某流域不同污染源的污染贡献,结果表明:COD贡献量点源为719.21 t,农业面源污染为7 488.02 t,农业面源污染是该流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面源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总量为8 359.44×106 m3/a.不同污染源污染贡献比例:农田化肥占49.24%、畜禽养殖占35.10%、农村生活占14.69%、农作物秸秆仅占0.97%.污染物贡献量比例.TN占56.46%、TP占39.06%、COD仅占4.48%.  相似文献   

16.
选取浙江省10个主要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主要工业行业经济变量与环境变量间的关联系数,以探究不同工业行业构成对浙江省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主要工业行业与环境污染的综合关联度水平整体较高,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大.主要工业行业中,纺织业的综合环境关联系数最大,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最高.另外,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关系最为紧密的行业是纺织业,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关系最为紧密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关系最为紧密的则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7.
徐晨曦  陈军辉  李媛  何敏  冯小琼  韩丽  刘政  钱骏 《环境科学》2020,41(10):4482-4494
本研究根据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四川省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其中工业源活动水平来自四川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涵盖11 020台锅炉信息、 60 078家工业企业信息,成都市收集了19152家工业企业数据,占四川省企业总数的32%.各污染源选取合理的排放因子并结合GIS技术,构建了该地区2017年9 km×9 km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 2017年四川省SO2、 NOx、 CO、 PM10、 PM2.5、 BC、 OC、 VOCs和NH3排放总量分别为308.6×103、 725.7×103、 3 131.2×103、 927.6×103、 422.4×103、 30.2×103、 72.0×103、 600.9×103和887.1×103t.固定燃烧源和工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山东省近10年来工业主要污染物的统计数据,结合山东省经济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山东省主要污染物排放区域、排放行业时空变化规律及原因,为"十二五"山东省工业污染治理形势和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污染源识别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聚类分析、季节性Kendall法分析了漳卫南运河流域的水质时空演变特征及水质变化趋势,采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定性识别了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并对其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空间聚类和站点因子得分计算后发现,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质空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位于流域西北部漳河中上游区域,该区域水质优良;第二类为卫河流域及漳卫南运河东部平原区,该区域水体受污染严重,水质较差,且沿途接纳点源排放口排入的污染物,水质空间变化较大.时间聚类和季节性Kendall趋势分析表明:流域水质在2002~2009年间可分为3个阶段2种变化趋势,2002~2003年为水质恶化阶段,卫河及漳卫南运河东部平原区干流水质严重污染,漳河上游及中游岳城水库水质也呈恶化趋势,但总体水质良好;2004~2006年为水质好转期,2007~2009年为第三阶段,水质进一步好转期.在2004~2009年间,流域整体水质虽然好转,但西南部的卫河流域及漳卫南运河东部平原干流区水环境状况依然堪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质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市政污水、重工业废水、化学工业废水、天然污染源和采矿活动,汛期农业生产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排放以及暴雨径流引起的非点源排放也占相当比例.采用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评价了各种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可以为漳卫南运河流域水污染控制战略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