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经济带开发构想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开发轴线,近年来已经上升为新一轮的国家战略,肩负着参与国际竞争、协调东中西3大区域、推进双向开放、建设生态文明的使命。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以流域经济发展为视角,从长江经济带提出的背景出发,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构想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历程,从经济地位、产业集聚、航运建设、岸线开发、沿江交通等5个方面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态势,并重点分析了长江经济带重化工业发展与布局、生态环境影响、港口建设与发展、城市群培育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改革考核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强化流域协调机构与建立流域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思路,以期为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建设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长江沿江地区从建国初的农业区域,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综合工业基地和初具规模的产业带,主要经历了工业化起步和第一次大调整,“三线”建设和第二次大调整,80年代改革开放、90年代全面开发的四修建设时期,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沿江地区工业化进程及区域建设重点的转移轨迹与全国的工业化进程和总体战略部署的演变基本上是吻合的,中央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在沿江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中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长江产业带开发区处于超常规发展期,以工业开发为主导,开发水平不断提高,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开发区总方向应坚持以工业、外贸、出口为主的方针,以浦东为龙头,发挥地区优势,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长江产业带经济发展。开发区大体划分为六种类型:工业加工型、高新技术产业型、贸易型、工业港口型、综合型和度假型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藏开发中的"长江战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西藏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和西藏开发的关系及西藏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问题的分析,认为长江经济带有能力,也有必要支持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根据西藏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来看,长江经济带有必要在新的背景条件下,寻求更好的战略模式促进西藏开发,即同西藏两地通过文化交流促进经济融合,以改变观念为出发点,拓展潜在市场为目标,达到促进西藏开发和长江经济带进一步的双重目的。长江战略的实施要点包括:(1)推广双语学习,以文化交流促进经济融合。(2)提高藏语教学的师资质量,改善劳动力整本素质;(3)让一部分藏民先富起来,成为西藏开发的中坚力量;(4)合作协助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交流手段;(5)帮助扶植西藏地区的起步产业,逐步培养自立发展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长江产业带开发区处于超常规发展期,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开发水平不断提高,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开发区总方向应坚持以工业、外贸,出口为主的方针,以浦东为龙头,发挥地区优势,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长江产业带经济发展。开发区大体划分为六种类型:工业加工型,高新技术产业型,贸易型、工业港口型,综合型和度假型。  相似文献   

6.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作为国家资源安全保障的战略核心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内页岩气、锰、钒、钛、钨、锡、锑、稀土、锂、磷等矿产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但受长期以来高强度开发影响,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目前面临着开发布局结构不尽合理,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总体不高,以及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较大等问题。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下,亟需优化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空间格局,推动矿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功能区划角度出发,在分析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特征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考虑了矿产资源本底、生态环境重要程度、交通优势度、缺水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等要素,构建了以矿业空间格局优化为目标的功能区划指标体系,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采用判别分析法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重点避让区、扶贫开发区、矿业疏解区、限制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等五类功能区,分别以生态保护、资源扶贫、高端引领、统筹协调和绿色转型为主导任务统筹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空间格局优化,并针对各功能区特点提出了分区引导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湖南东线是目前该省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本文在分析大量现状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东线建设的重要性及其与长江开放开发的内在联系,提出湖南省现阶段应重点开发东线,以岳阳为门户,以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核心,以衡阳为砥柱,采取点一轴开发方式建好湘江中下游经济走廊,积极参与长江流域开放开发。  相似文献   

8.
川滇黔接壤地区总体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滇黔接壤地区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综合开发潜力巨大,应遵循“立足资源,突出重点,对外开放,有偿开发,综合优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着眼于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结构有序化、开发时空布局有序化和战略实施步骤的时间有序化,加快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的步伐,发挥该区对大西南开发的核心枢纽作用,使之成为长江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域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关系和含义的探讨,对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潜力与有利条件,以此探索实现上海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有效途径。认为,尽管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限制因素,但出众地具有经济作与协调发展的诸多潜力与有利条件:(1)两地具有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的强大政策优势;(2)长江中上游地区自然资源富集,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3)产业互补性强,有深远的合作前景;(4)各具区位优势,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制度创新:依托武汉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过上千年的发育和发展,我国长江中游流域已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以武汉为中心、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落的雏形。通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分析以及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区域的比较,阐明了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和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深层次制度性障碍,提供了诸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跨行政地界的区域协调机构,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和促进区域内小城镇发展等一系列以区域整体协调和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圈层梯度推进、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为实现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推进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点,从而促进全国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过六年多的研究,笔者认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对不利影响只要认真对待,采取措施,可以减少到最小程度,所以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三峡工程决策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汉江流域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刍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汉江流域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与过渡地带,经济地理位置重要,是我国重要的待开发区域之一,也是需以资源市场导向开发先行的区域。其资源开发型产业的发展,宜突出优势资源利用,进行系统综合开发,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实施集约规模经营,原料商品生产相对分散以物尽其用和加快山区农村脱贫致富,资源加工工业发展适度集中以构筑起规模经济效益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发展对长江口水域功能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口水域是上海市重要水源地,同时兼具工农业取水、通航、纳污、围垦等多种功能,长江口已成为上海市建设世界级城市的重要支撑之一,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重点分析了随着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水旱灾害、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对长江口水域功能的影响,提出长江口现状过境水资源量为9335×108m3/a,上海市最大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量约在3680×108m3/a;长江口水域水质基本符合II类标准,但近岸水域的污染不容忽视;长江口咸潮入侵成为长江口水资源利用的最大障碍,每年长江口的氯化物超标天数在45d;长江流域的来沙量有减少的趋势,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35×108t。最后,就河口水域功能开发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游矿产资源跨世纪开发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分相布对集中,配套程度较好。主要矿产资源绝大部分可保证跨世纪供需,作者提出利用三峡枢纽工程跨世纪建设,发挥中心枢纽地位和区内外资源及水运优势,依托现有磷矿开发及磷化工和钢铁,盐,磷化工和石油化工基地及建材工业基地,并指出了矿产资源开发的一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大河流域开发实践构想长江开发模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分析世界大河流域开发的多种模式,研究可遵循的客观规律和存在问题。借鉴其经验教训,探讨充分有效开发长江流域的模式。提出“突出重点,综合利用,高效运作,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力争把长江流域建成我国的一级经济轴线和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沿江产业带。  相似文献   

16.
试论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资源危机已经深重,占世界人口20%以下的富国,通过不等价交换,轻易获取各种资源,消耗掉世界80%以上的资源,乃是世界资源危机的主因。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蓄水对香溪河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监测论证三峡建库后形成香溪河回水库湾水环境条件改变特征,评价表明水质由轻污染至重污染趋势发展。确定库湾周边的工业、生活污染点源、磷矿面源是构成水污染的主要负荷。指出溶解氧沿河道下游沿程逐渐减小,复氧系数降低,是引起水质恶化,破坏库湾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磷浓度过高将引起三峡水库局部水域富营养化,预测了总磷浓度沿程变化趋势。针对已发生和潜在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加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实施总量控制、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立项建设污染治理工程、开展河湖水域接触氧化直接净化技术的科研究和实践、制定《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法》地方法规、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项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江源和黄河源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于2009年8月和2010年7月对黄河源和长江源的大型底栖动物开展了系统调查。调查期间两区域共鉴定底栖动物66种,隶属于28科57属。其中,环节动物2科5属8种,软体动物2科2属5种,节肢动物23科49属52种,其它动物1科1属1种。长江源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分别为29种、59 ind./m2、00 307 g dry mass/m2;黄河源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分别为48种、369 ind./m2、04 520 g dry mass/m2。长江源动物资源量较低归因于泥沙含量较高和湿地退化。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设河源区生态屏障尤为重要,这需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乔灌草植被建设,防止草地退化和沙化,减缓土壤侵蚀速率,减少河流输沙量,维系河流生态健康。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游沿江地区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其产业带建设又面临上海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两大契机。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产业带;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长江产业带整体效益的提高;必须协调资源、环境与产业带建设的关系,加强基础产业,调整加工制造业,合理布局生产,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跨界河流生态受益者补偿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界河流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各沿岸国的切身利益。在国际水法中确立跨界河流生态受益者补偿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着深刻的法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的理论渊源和丰富的国际、国内跨区域河流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实践经验。沿岸各国在公平分享跨界河流生态利益的同时,负有分摊跨界河流生态保护成本的义务。跨界河流生态受益者补偿原则应当通过一系列具体制度加以落实,包括基础调查制度、效益评估制度、成本分摊制度、受益补偿制度和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