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季斌 《劳动保护》2022,(11):44-45
苯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闪点-11℃,爆炸极限1.2%~8.0%(体积比),高度易燃,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吸入高浓度苯可引起急性中毒。生产、使用苯的车间及贮苯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重点储罐等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相似文献   

2.
武深秋 《安全》2004,25(6):35-35
苯是无色透明、有强烈芳香味的易燃液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8%。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会引起回燃。不溶于水,比空气重,比重约为空气的2.7倍,蒸气往往漂浮于地表及下水道、沟渠、厂房死角等处,有潜在的爆炸危险。苯属中等毒类,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大部分以气、蒸汽、烟、雾、尘等形态存在于空气中。它们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3种:即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而呼吸道是毒物进入的主要部位。因此,选择有效的呼吸防护器是防止中毒,保护身体的重要措施。常用的呼吸防护器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过滤式,另一类为隔离式,过滤式有半面具和全面具之分,而隔离式则有生氧式,供氧式和送风式3种。一、呼吸防护器的特点 1.隔离式呼吸防护器 (1)呼吸器官与作业环境空气完全隔绝,它以氧气瓶或氧气发生器供氧。送风式则靠压缩的新鲜空气维持呼吸。 (2)可适用于缺氧和毒物不明的作业环境。 (3)常用于罐内作业,或固定的密闭  相似文献   

4.
蒸汽加热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蒸汽加热,另一种是间接蒸汽加热。这两种加热方式都会产生噪声。治理这两种蒸汽加热噪声的简单方法如下: 直接蒸汽加热(见图1)噪声高达90分贝(A)。如把原蒸汽出口封死,并在加热管上(长60~100厘米)钻出许多直径为3~4毫米的小孔,小孔的总面积大于原蒸汽出口面积(见图2),再用2~3米50目的铁丝网或铜丝网把钻有小孔的加热管包卷起来(见图3)。为便于清洗水垢和保护铁丝网,可在铁丝网外面添加一根带有直径为25~30毫米孔的可拆卸的铁管(如图4)。这样,就可取得较好的消声效果。我地区染化八厂的浴室加热管采…  相似文献   

5.
苯(CeH_6)在工业上由焦炉气(煤气)和煤焦油的轻油部分中提取回收。苯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强烈芳香气味。苯蒸气比空气重。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燃烧时发生光亮而带烟的火焰。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苯在工业上用途很广,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如合成苯的衍生物,制作香料、染料、塑料、农药、医药、炸药、橡  相似文献   

6.
输送易燃易 爆介质的管道, 在化工、石油、 冶金、机械等企 业里广泛地使用 着。根据人们总 结的经验来看, 管道工程的设计 和施工质量的优 劣,对能否防止 管道爆炸有很大 的关系。本文仅 就防止由于化学 反应引起爆炸的 设防范围及方法 谈些浅见。 管道工程之 防爆设防范围 管道工程之 防爆设防范围, 目前国家尚无统一规定,因而各地执行的也不一致。根据笔者意见,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作防爆设防处理: 1.一切可燃气体,如煤气,乙炔,氢气等; 2.一切闪点在60℃和60℃以下之易燃及可燃液体,如汽油,酒精,苯等; 3.遇有机物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的…  相似文献   

7.
李昕哲 《安全》2006,27(6):42-42
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和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可以达到缩小爆炸极限范围和控制火灾蔓延的目的.惰性气体有氮、氦、氖、氩、氪等,除此之外二氧化碳、水蒸汽等不燃气体在化工生产中也常作为安全保护气体.这些保护介质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固体物质的压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粉状物料输送等情况,可以在惰性介质的覆盖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砷化氢(arseni,arseni chydride),又称砷化三氢、砷烷、胂,化学式为AsH3,是一种无色、有蒜味的有毒气体,密度高于空气,可溶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常温下稳定,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遇明火易燃,燃烧呈蓝色火焰生成三氧化二砷;温度高于230℃时便迅速分解。用途及来源砷化氢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与  相似文献   

9.
<正>一氧化碳(CO)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易燃高毒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在空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23年之久。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70余种,如冶金工业中炼焦、  相似文献   

10.
苯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苯(CeH6)在工业上由焦炉气(煤气)和煤焦油的轻油部分中提取回收.苯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强烈芳香气味.苯蒸气比空气重.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燃烧时发生光亮而带烟的火焰.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相似文献   

11.
李昕哲 《安全》2003,24(2):18-18
在生产、使用、贮存易燃、可燃液体时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废液,这些废液排入下水道或江河中都是非常危险的,其主要危险性有: 1.对于易燃液体如丙酮、苯、甲苯、汽油、甲醇、乙醇等排入下水道,那么在下水道系统就会充满这种易燃液体的蒸气,随积聚浓度的增多,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火源就可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2.
《江苏劳动保护》2013,(10):41-41
甲醇是无色透明的易挥发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酮类、苯等有机溶剂,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溶剂等。甲醇高度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相似文献   

13.
呼吸器有滤气式和供气式两种基本类型。现将呼吸器在美国工业上的应用介绍如下。呼吸器是以遮盖鼻和嘴来限制污浊空气进入肺部的保护用具,按遮盖形式不同可将其分为5种: (1)一次性用呼吸器; (2)1/4罩式呼吸器; (3)半罩式呼吸器; (4)全罩式呼吸器; (5)保护头盔或服式套装。每种呼吸器都有其优点,但应注意各自使用中的特殊限制。  相似文献   

14.
地上常压储罐内的易燃蒸汽爆炸后.会使罐壁与罐底间的焊缝或侧缝开裂,严重时可导致罐体撕裂.有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甚至会将储罐炸飞。如果储罐设计良好且维护适当.当罐内易燃蒸汽发生爆炸时.会使储罐顺着罐壁到灌顶间的焊缝开裂.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只会在受损的罐内发生着火.罐内物质一般也不会泄漏。为了防止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首先要了解易发事故的储罐类型.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这些储罐的维护。  相似文献   

15.
<正>三氯甲烷是具有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极易挥发,在化工工业上主要作为有机合成原料用来生产氟里昂、染料和药物等,也可可用作抗生素、香料、、树脂、橡胶的溶剂和萃取剂。三氯甲烷有毒,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在生产过程中逸出以蒸汽状态存在于空气中,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目前我周还没有对空气中三氯甲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甲醇,又称“木醇”或“木酒精”,为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纯品略带酒精气味,粗品刺鼻难闻: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类和大多数其他有机溶剂混溶;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相似文献   

17.
锅炉一、锅炉的基本知识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时发出的热量生产蒸汽的设备。蒸汽潜存很大的热能,是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动力及热能的源泉。工业锅炉的结构型式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水管锅炉、火管锅炉、水火管组合式锅炉。汽水锅炉在我们冶金行业中也很多,但总的来说其结构也离不开上述三种形式。为了更好地维护使用锅炉,必须对它的基本性能有足够的了解。锅炉的基本性能一般包括:(1)蒸发量,是指锅炉在每小时内产生的蒸汽重量,单位是吨/小时;(2)  相似文献   

18.
常识     
小美 《安防科技》2013,(9):42-42
Q:维修施工进行电气焊作业时,有什么防火要求?A:电气焊属于明火作业,火灾危险性大,焊接切割作业的熔渣温度很高,也可引燃可燃物,不可忽视。装修施工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现场监护,并做到以下几点:电气焊作业要在安全地点,由专业人员操作,无证人员不得上岗操作。盛装过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和设备应先用蒸汽吹干净后,再进行电气焊作业,以免引起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及化学危险物品爆炸。不准与油漆、喷漆和木工等易燃操作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叉作业。在建筑工地内焊接,焊机应放在安全部位,焊接点下面应设接火盘,附近可燃物应搬走或加以覆盖。Q:引发火灾、爆炸的条件有哪些?采取怎样的措施可以防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市场上酒精消毒液(75%以上乙醇溶液)等消毒产品成为非常紧缺物资。乙醇俗称酒精,由于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酒精蒸汽与空气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酒精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没有明火的前提下,酒精自燃温度在323U超323T以上会自燃。酒精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3.3%-19%,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3.3%以上,遇到火源会发生闪爆;当达到19%,温度等于或大于13T以上时,遇到火源就会闪燃。  相似文献   

20.
《现代职业安全》2006,(3):92-94
人是安全生产主体,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为防止因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进行追踪探讨,以制定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人本安全原理之一动机—行为模式1.动机行为过程动机是行为的本源,有如下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并将此行为继续下去;(2)选择机能选择行为目标,使行为朝着特定方向、目标进行;(3)强化机能动机对行为起着调节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