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研究石灰岩层时,研究者常常需要解决该地质体属于何种成因类型的问题;是层状碳酸盐沉积层的一部分.还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生物礁?由于地层出露不全和产出的地质构造复杂,使这个问题往往难以解决。 因为礁灰岩是根据特征的沉积岩石学标志来确定的,所以我们对这些标志进行了扼要的研究。 在形成之初即为石化的坚硬骨架是礁体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几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对沉积学的深入研究,首次识别出新疆卡瓦布拉克地区中元古界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第三组碳酸盐台地的形成特征和风暴岩、生物礁的沉积特征。本区卡瓦布拉克群第三组碳酸盐台地沉积以含丰富叠层石、含硅、含镁、含臼齿构造的碳酸盐岩系为特征,出现一大套以角砾生物碎屑灰岩、风暴角砾岩、叠层石生物礁灰岩为组合的沉积相,这代表了本区中元古界晚期碳酸盐台地经历了台地边缘相到台地边缘陡坡相的演化。碳酸盐台地的形成说明,在中元古界东天山是稳定沉积类型的标志。这些岩性特征和生物群面貌与华北板块同期特征相似。本文的新发现对东天山大地构造、古气候、古地理、找矿以及与华北板块亲缘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构筑初滤池并添加灰岩颗粒作为滤料,研究改型生物砂滤池的防堵效果.结果表明,初滤池对污水中悬浮物去除率可达到75%以上,能有效缓解由难降解物质引起的滤料板结与堵塞;在实验初期加强复氧、降低进水有机污染负荷的情况下,含50%灰岩的滤池出水pH值平均为7.58,水力负荷平均为2.05 m/d,稳定运行时间从不含灰岩时的20 ...  相似文献   

4.
淄博深层灰岩裂隙含水层遭受石油污染已有30年,含水层中微生物降解对污染物的去除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深层灰岩裂隙含水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研究区灰岩岩溶裂隙介质表面及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对石油降解菌的种群特征及多样性进行了探讨,并利用RDA对典型石油降解菌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水层中的菌群主要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且地下水比灰岩岩溶裂隙介质表面呈现出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含水层中石油降解细菌主要属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假黄色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等,石油降解真菌主要来自煤炱目(Capnodiales)、座囊菌目(Dothideales)、银耳目(Tremellales)中的菌种;地下水中的石油降解细菌、真菌与总石油烃(TPH)、全磷(TP)和全氮(TN)的相关性比灰岩岩溶裂隙介质更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性灰岩作为除氟材料,通过批实验和柱实验,考察不同条件下的除氟效果,并探讨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FeCl3溶液联合灰岩除氟,可使高氟水中的氟浓度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在含氟水样中加灰岩后,直接加FeCl3会促进灰岩对氟的去除效率。在氟离子浓度为5 mg/L,粒径0.2~0.5 mm的灰岩为1 g的条件下,铁离子含量为0.016 mmol/L时,即可达到去除的最佳效果,除氟率可达95.74%。柱实验说明在FeCl3溶液浓度一定时,除氟率随着总出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填充的灰岩总量不变时,随着FeCl3溶液浓度的增加,除氟效果明显增加,说明本实验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生物礁滩灰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快,在开发前期井少条件下储量不确定性大。通过对地质模型的储量不确定性成因分析,获得了油藏储量的概率分布,评价了储量的不确定性且预测了储量存在的风险和潜力,优选出了后续开发方案研究的基础模型。同时明确了储层构造、地震预测对地质模型的影响程度,储层变差函数及油水界面,有效厚度下限是影响非均质性强的礁滩灰岩油藏地质储量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各不确定性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减小储量不确定性的建议,指出了地震预测对有效储层的识别能力是油田储量的潜力及风险的关键因素。这种储量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可为下一步投资建议、井位部署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江苏省水泥用灰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预测了10个资源潜力区,建议加强水泥用灰岩预测区的勘查规划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大亚湾混凝土鱼礁和铁制鱼礁附着生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人工鱼礁的生物附着状况,于2008年6月和7月,对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中已投放1 a的混凝土礁体和铁制礁体上的附着生物进行了调查。2次调查共采集和鉴定出附着生物94种。其中,混凝土礁体附着生物种类达到73种,总生物量为27903.50 g/m2,多样性指数为4.68,均匀度指数为0.76。铁制礁体种类达到80种,总生物量为23023.00 g/m2,多样性指数为4.53,均匀度指数为0.72。人工鱼礁投放1 a后,礁体表面100%被生物所覆盖,三角藤壶(Balanus trigonus)是人工鱼礁区占据绝对优势的种类,其优势度达到0.1464。  相似文献   

9.
<正> 生物礁位子大厂区巴力-龙头山之间,居大厂背斜轴部,地表仅见礁体顶部,长1100米,宽500米,厚120米,大多数隐伏地下,据钻探查明,礁体为一北北西向伸长的椭圆形穹丘,长3550米,宽约2750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左右,生物礁厚度与周围同时沉积物相比,隆起幅度相当大,有900余米,长与高之比约5∶1,宽与高之比为3∶1,因此就其形态来讲,应为  相似文献   

10.
珊瑚礁是一种独特的海洋旅游资源,它集海洋风光、海底风光、珊瑚礁群落、生物系统于一体,为发展潜水、滨海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此外,珊瑚分为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两大类,造礁珊瑚可以形成珊瑚礁,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维护、海岸防护、水产养殖、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互联网Google Earth欧洲卫星图像资料的观察,发现贵州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能力与地层岩性、构造和地貌等密切相关。二叠系生物礁石漠化显著,成土能力差;三叠系大冶组薄层灰岩成土能力高,很少有石漠化;地层倾角大的碳酸盐岩区,石漠化不显著;地层平缓的碳酸盐岩区,石漠化强或中等,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能力中等。另外,大型节理带对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节理带碳酸盐岩溶蚀相对强烈,常形成低洼地形,碳酸盐岩风化成土速率较高,红粘土堆积相对厚,不容易石漠化;而节理带间的区域往往地形较高,是石漠化易发育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5年~2013年对西沙群岛中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监控数据,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及相似性指数等对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隶属于4目25科61属131种,科级多样性平均值为3.03,属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71,标准化的G-F指数平均值为0.13;鲈形目珊瑚礁鱼类种类及相对丰富度均占有绝对优势,永兴岛及七连屿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具种类较多、相似性较低特征,随着珊瑚礁环境质量下降、西沙群岛渔业活动的频繁以及超负荷的捕捞导致鱼类数量及密度减少,珊瑚礁鱼类密度呈下降趋势,平均鱼类密度从2005年的3.10尾/m2,下降到2013年1.23尾/m2,个体较小、游泳能力较强的礁栖鱼类更适合礁区生存,平均体长在6.00~10.00 cm。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珊瑚礁渔业,特别是活礁鱼食品贸易(FT)的生态足迹的分析表明,许多国家目前的消费量超过了估计的可持续的人均全球、地区及地方珊瑚礁生产水平.香港通过其FT需求占有了东南亚年礁鱼生产量135 260~286 560t的25%,超过地区生物生产力8.3倍;礁鱼渔业需求超过印度洋-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可持续产量2.5~6倍.相比之下,大多数太平洋岛屿靠本身的礁渔业手段维持生计,当地的需求小于大洋洲整个能力的20%.FT每年需要多达40%东南亚的估计礁鱼产量以及几乎所有其估计的(鱼旨)科鱼产量.我们的研究分析结果强调了FT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对印度洋-太平洋珊瑚礁渔业加以区域管理和保护的迫切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广东连县水足塘下石炭统六个层位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遗迹大都保留于灰岩、泥灰岩中,共计有九个遗迹属及类型,它们是Zoophycos管状潜穴,Chondrites,Thalassinoides,Teichichnus?枝状潜穴,不规则状潜穴。Planolites和Ancorlchnus。其中刘家塘组下部发现管状潜穴;中上部发现Zoophycos、Thalassinoides、不规则状潜穴Chondrites、Teichichnus?及枝状潜穴,它们形成一遗迹组合;石蹬子组发现Chondrites及Ancourichnus;梓门桥组发现Zoophycos及Planolites.此组合形成于开阔台地相,成员形成于不同时的底质,分属Zoophycos和Glossifungites两个遗迹相。  相似文献   

15.
下扬子区石炭系老虎洞白云岩的形成认为是被蒸发泵吸作用稍加改变的浅淡含水层与海水混合白云岩化的结果,并特别强调准同生期灰泥潮坪受蒸发泵吸作用形成的白云石籽晶在混合白云岩化中的动力学作用;其上“粗晶灰岩”的形成则是经历了白云化——溶解——菱面体孔隙形成及其相互连接——地下缝洞层的形成——粗晶方解石在缝洞空间自由生长——垮塌——再胶结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安徽铜陵地区的大隆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隆组属岩石地层单位,系指一套灰黑色硅质层、硅质泥岩、页岩夹灰岩的海相沉积。按岩性特征其顶界划在三叠系殷坑组底部黄绿色泥岩或灰白色粘土层之下:其底界以“压煤灰岩”之底为宜。 大隆组上部生物群组合为Pseudotirolites,下部为Anderssonoceras组合,其时代应为吴家坪期至长兴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煤矿灰岩水铁含量高,较难复用的问题,进行了接触过滤氧化法处理模拟含铁原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石英砂滤料的接触过滤氧化工艺处理铁含量为2.0mg/L的模拟原水除铁效果明显,当气水比为2.0,pH值为7.5~8.0,停留时间小于2~3min,滤速为12.0m/h时,除铁率可达90%以上,滤后水满足铁含量0.3mg/L的井下复用水质要求,且过滤周期长达36h;同时分析得出最大平均催化氧化速率系数为KFe2+=1.50×1011L3mg-3s-1和除铁拟合曲线方程-Ln(Ct/Co)=-0.0011x2+0.0517x+1.748。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黄龙灰岩自1930年李四光等创立以来,一向包括白云岩段在内,其时代为中石炭世经多年的详细研究,建立了生物化石带。但1964年以前,在白云岩段内一直未获生物化石,对白云岩的时代也无争议。64年以后,先后在不同地区白云岩段内采获了不少生物化石,据化石门类,属种之异同,对白云岩段时代归属则产生了争论。 笔者在皖南及浙北工作二十多年,于64年即已发现白云岩段内所夹薄层纯灰岩中含(竹蜓)。74年讨论了花石山白云岩时代,定为中石炭世早期,相当欧洲纳缪尔阶B、C两期。  相似文献   

19.
2005~2006年三亚鹿回头珊瑚礁现状调查共记录石珊瑚13科24属69种,礁坪以滨珊瑚占绝对优势(重要值百分比>50%),礁坡以鹿角珊瑚最占优势(28.33%).Pielou、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均高于礁坪.对比历史资料发现近50 a来该岸段珊瑚礁呈衰退趋势:七世纪五六十年代该岸段珊瑚种类繁多、群落垂直分带,生物多样性较高;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礁坪已不见成片的活珊瑚,礁坡繁茂程度降低;20世纪90年代珊瑚种类虽仍比较丰富,但总体多样性下降;本次研究显示澄黄滨珊瑚已成为礁坪优势种,鹿角珊瑚在礁坡的优势度降低,物种多样性继续缩减.过度捕捞、大规模挖礁、海上和沿岸养殖等人类活动是造成该岸段珊瑚礁现有衰退的主要原凶,三亚河和近海上程建设带来的泥沙和污染物以及正向鹿回头扩展的潜水旅游可能是影响其发展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峡库区水域的底质、水深、流速、鱼类体型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礁体材料的使用寿命等综合因素考虑,设计了全钢制六边台型的江河鱼类资源增殖(保护)性鱼礁体,同时类比于鱼礁体在海洋中的诱鱼效果和环境功能,对该鱼礁体在小江生境改善的效果上进行预测,主要体现在鱼礁体将会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对仔稚鱼也有很好的庇护效果,最终会导致渔获量的大大增加;同时,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极大可能会高于投礁前;礁区内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生物量也会逐年递增,密度明显高于投礁前;最后,投礁数年后,礁区内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也会比投礁前有大幅度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